第二屆貴陽工業博覽會近日落下帷幕。短短3天時間,500多家參展企業的多項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集中亮相,貴州工業化的成果得到了充分展現,智慧製造、雲計算、大資料等科技名詞成為可觸控、可互動、可體驗的新產品。
“目前,我們已形成了工程機械電子監控、自動化儀表及低壓電器成套和專用智慧控制儀為主導的產品生產體系,得到了市場充分認可。”貴陽永青儀電科技有限公司銷售部部長助理湯海江告訴記者,公司是貴陽軌道交通的供應商,為正在執行的軌道交通線路站點提供了高效的電力系統、通風環境控制服務,滿足了安全舒適執行的要求。
鍛造長板,增強發展主動性。近年來,貴州著力完善產供銷整體配套,加速產業鏈協同,發揮好龍頭企業的“頭雁”作用,推動基礎能源、新型建材、現代化工、先進裝備製造等十大工業產業提質增效,培育形成了一批千億元級工業產業叢集。比如,在貴州磷化集團示範帶動下,黔希煤化工、紅星發展、川恆化工、金正大等一批優強企業不斷轉型升級,在六盤水、畢節、黔西南、開陽、福泉等地聚集了一批煤化工、磷化工和特色化工企業,現代化工產業基礎不斷夯實。今年前8月,貴州十大工業產業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4.3%,增加值同比增長12.7%,成為工業經濟的“壓艙石”和“穩定器”。
產業園區是貴州推進工業化的主戰場。位於畢節市金海湖新區的貴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開發、設計、生產鋰二次電池的高新技術企業,其製造鋰電池的四大主材之一電解液,來自“鄰居”光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有效降低了成本。金海湖新區圍繞儲能產業(鋰電池)招商選商,打通上下游,著力補齊產業鏈短板和薄弱環節,鋰電池產業呈鏈式壯大。
截至目前,貴州省千億元級開發區已達2個,200億元級以上開發區19個,100億元級以上開發區38個。此外,貴州還成功建立了14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在新型工業化的引領下,貴州傳統產業正逐步擺脫“傻大黑粗”形象。作為我國首個國家大資料綜合試驗區,貴州發揮先行先試優勢,大力實施“千企改造”“萬企融合”,推動大資料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借“數”轉型、乘“雲”升級,傳統產業加速網路化、數字化、智慧化。
近日,從事刺梨深加工的貴州山王果健康實業有限公司投資1億元建設的“5G+”智慧工廠正式投產。“智慧工廠建成後,刺梨種植與管護、刺梨產品生產流程、市場銷售等環節可實現全程視覺化,結果可溯源。”公司董事長黃訓才表示,公司將對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應用場景進行分析,繼而研發新的產品,適時改進營銷戰略。
截至目前,貴州有2.3萬餘戶企業實現上“雲”,7400多戶企業與大資料深度融合。
縱向看,自身進步明顯;橫向比,與周邊地區還有很大差距。總體而言,貴州目前尚處於工業化中期的前半段,工業規模小、產品層次低、企業實力弱、產業鏈條短的問題還比較突出,亟需破解。“沒有新型工業化,就沒有高質量發展。”貴州省委書記諶貽琴表示,“十四五”時期,貴州將把加速推動新型工業化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奮力推進“工業大突破”,提升工業經濟發展水平。
“十四五”時期,貴州將奮力推動工業經濟在規模總量、結構最佳化、技術創新、平臺支撐等六方面實現大突破,力爭到2025年全省工業總產值突破2.8萬億元,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佔工業總產值比重提升到22%。(經濟日報記者 吳秉澤 王新偉)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