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通鑑(3)魏國為何能率先強盛
1、豫讓的忠義
趙韓魏三家共分了智氏所擁有的土地。趙襄子對智瑤特別痛恨,把智瑤的頭骨上漆,做成飲酒的器具。
智伯家裡有一個叫豫讓的臣子,聽說這件事,特別憤怒,發誓言人要為智瑤報仇。
第一次,他假裝成太監,混進趙家後宮。帶了一把刀躲在廁所裡等趙襄子上廁所的時候動手。趙襄子上廁所的時候,突然感到有危險,就下令搜尋廁所,抓獲了帶刀的豫讓。下面的人準備殺之,趙襄子說:"智伯死了,沒有後人,而此人不過是個智伯的臣子,卻要為其主報仇,是真義士!我怎麼能殺義士呢,大不了我讓著他吧。"
命人將豫讓給放了。
注:趙魏韓三家得天下都不義,相當於犯上作亂而得國,所以這個地方雖然不排除趙襄子有發自內心敬佩豫讓,但他放豫讓也有無奈的一面,他要給天下人看,給其部下看,這是求仁不得而取義以治國!
第二次,豫讓又燒給的炭漆身為癩,再吞炭讓自己聲音變啞,行乞在集市上,其妻子都不識他。
路上遇見一個友人,其友認出他來,見他將自己弄成這個樣子,眼淚都流下來,勸他說:"以先生之才,臣事趙孟,必得親近。先生能為所欲為,回頭再殺趙主不是更容易嗎?何必自苦如此!這種情況求為智家報仇,不亦難乎?"
豫讓說:"不可!既已委質為趙家臣,而又求殺人家主,這是二心。讓我做這樣的行為,極難。然所以要現在這樣做,將(用這個行為)以愧天下後世的為人臣懷二心的人。"
趙襄子外出,豫讓埋伏於橋下。趙襄子至橋邊,馬驚,命人搜尋,抓到豫讓,於是殺了他。
解讀:豫讓說的這段話,說清了一種上下級關係,大家活著都不易,一旦投奔別人,相當於就簽了生死協定,互相之間都是以生死相托的。
他不使詐而假裝投降再行殺人,這實際上就是中國古代文化最令人動容的“忠義”,現在的人說起自己的領導或者主管,都是一臉的抱怨和嫌棄,有的人恨不得咬牙切齒,說那個人是個騙了我!
站在豫讓的角度,他給智家打工,拼過命,智家的衰敗也不是他的造成的,他盡力了,不說智家壞話,懷念智家。然而他要為智伯報仇,明知不可為,他還是把自己一切都拿出來去踐行了自己對知遇之恩的報答,這就是忠恕之道。
做忠心赤膽的人,這非常難!因為忠和恕不是說話帶之乎者也,更不是會唐詩宋詞,而是真正的赤膽忠心,一片赤誠,就如同王陽明所說的,我心光明!
2、趙家立後
趙襄子一直認為自己繼承人之位應該是哥哥伯魯的,雖然自己有5個兒子,卻一個不立。而封哥哥伯魯的作子於代,叫代成君,代成君死得早,襄子又立代成君的兒子趙浣為趙氏繼承人。趙襄子卒,趙襄子的弟弟趙恆子把趙浣趕走,自己當國君,一年後死了。趙家人一起商量:“趙桓子是自己搶的位,並非趙襄子生前的意思。"於是大家殺趙恆子的後代,重新迎趙浣而立為繼承人,是為趙獻子。
趙獻子生趙籍,就是趙烈侯。
3、魏文侯尊師重文
魏斯是魏桓子的孫子,這時為魏文侯。
韓康子生韓武子,韓武子生韓虔,這時為韓景侯。
魏文侯任命卜子夏(儒家子弟)、田子方為國師,每過段幹木之廬必下車。四方賢士多歸附他。魏文侯與群臣飲酒,特別興奮,這時候天上開始下雨,魏文侯命令起駕準備去城外打獵。
左右都很奇怪,對他說:"今日大家飲酒很快樂,天又下雨,我君為何要出去?"
魏文侯說:"我與虞人約好一起打獵,今天雖然很快樂,但怎麼能失信於人!一定去見一下吧!"
去了之後,雖然沒有打獵,但守信之名卻立起來了。
韓國向魏國借軍隊準備攻趙國。魏文侯說:"寡人與趙國,兄弟之國,不敢聞命。"
趙國也向魏國借軍隊以討伐韓國,魏文侯回應是一樣的。二國皆帶著怒氣而去。後來知道魏文侯的理由,都覺得魏文侯有大哥的擔當,於是都把魏文侯當老大。魏國從此主持三晉的事務,諸侯都能與他相爭。
4、魏文侯的仁君之名
使樂羊伐中山,克之,將中山封給其兒子魏擊。
魏文侯問於群臣說:"我算是哪種君王?"
大家都說:"仁君。"
任座說:"君得中山,不把中山封給自己的弟弟而以封給自己的兒子,怎麼能叫仁君?"魏文侯大怒,任座馬上出門。
魏文侯又問翟璜,翟璜對答說:"仁君。"
魏文侯說:"何以知之?"
翟璜說:"臣聽說君仁則臣直。剛才任座說話這麼剛直,臣從這件事才知道的。"文侯轉怒為喜,讓翟璜召任座而回來,親自下堂迎接,以為上客。
注:魏文侯身邊人才濟濟,核心原因,還是他胸懷寬大,以仁者為師而得。三晉中第一個實施政治體制改革並取得相當大的成效。為魏國戰略培養了大量的人才,秦國後來重用的很多厲害的人物都出自魏國。
魏文侯是第一個用實力獲得地位的戰國國君!
5、田子方的國師之名不虛
魏文侯與田子方正在飲酒,魏文侯說:"鐘聲不對啊?左高。"田子方笑。
魏文侯知道是笑自己,擔心說錯了音符,問:"為何笑?"
田子方說:"我聽說,當國君的只要知道怎麼用人,不必知道音符是否準。今天看到君侯對音符非常精通,我擔心會不再把心思放在選人用人之上。"
魏文侯馬上讚道:"說得好。"
太子魏擊外出,在路上遭遇田子方,下車伏謁。田子方不答理他,也不還禮。太子魏擊大怒,攔著田子方問:"富貴的人值得驕傲?還是貧賤的人驕人?"
田子方答:"當然是貧賤的驕人,富貴的人怎麼敢驕人?國君而驕人則失其國,大夫而驕人則失其家。失其國的人未聞有以國等待他的,失其家的人未聽聞有以家等待給他的。而士貧賤的人,言不用,行不合,則納履而去,去哪裡而不得貧賤!"
太子魏擊馬上拜謝。
6、魏文侯選相
魏文侯找到李克說:"先生曾有言說:'家貧思良妻,國亂思良相。'現在我要選一個國相,要在魏成和翟璜二人中選一個,該選誰呢?"
李克說:"卑不謀尊,疏不謀戚。臣在宮門之外,不敢當命。"
魏文侯說:"先生臨事勿推讓。"
李克說:"君不考察其過去。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五個方面可以把一個人才能德行全都看透,其實不需要問我李克!"
魏文侯說:"先生請回去休息,我選定了國相了。"
李克出來正好碰到翟璜。翟璜說:"今天聽聞君召先生而卜相,結果誰當到了國相?"
李克說:"魏成。"
翟璜臉色變了,忿然作色說:"西河太守吳起,臣所引進;君內以鄴縣為憂,臣進西門豹;君打算伐中山,臣進樂羊;中山已拔,無重臣守衛,臣進先生;君的兒子無師傅,臣進屈侯鮒。以耳目之所睹記,臣何怎麼比魏成差了?"
李克說:"先生之言李克應該認為先生優先推薦給國君的原因,豈將比周以求大官哉?國君問誰能當國相於李克,李克是這樣對答的。所以知國君必然選魏成當國相,魏成食祿千鍾,十分之九在外,一成在內,是以東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幹木。此三人,國君皆以為國師;先生所進五人,君皆任為臣子。先生怎麼得與魏成比呢!"
翟璜逡巡再拜說:"翟璜,粗鄙之人,失對,願到死為先生弟子。"
注:智伯因為自負而德不勝才而導致智氏滅宗,司馬光因此對用人問題提出德才兼備的觀念,但一個人德才怎麼才看出來,這是一個大問題。
這段李克說了五個方面,也是儒家做人的標準。
居視其所親,平時看這個人有哪些朋友,在家裡是打遊戲,混日子,還是在讀書奮進!
富視其所與,富而不驕。
達視其所舉,達則兼濟天下,是指其不擔心舉賢而使自己的位子不保,能讓賢。
窮視其所不為,窮則獨善其身,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這個窮是指困境中,遇到問題能不能擔當。比如王夫之在清軍入關,明亡而無力迴天的時候,既不能委曲求全去當個漢奸,又不能無所作為而在家等死,他為保中華道統,而奮發寫下《船山文集》。
貧視其所不取,這裡是貧困,不吃嗟來之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