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讀特
士成為士農工商之首,是因為其擔當了不同於其他階層的使命,那就是孔子所說的“士志於道”。
中國傳統文化中,讀書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們既是傳統文化的創造者,也是傳統文化的傳播者與守望者。
讀書人在古代也稱為“士”,西周的時候,士是古代貴族中最低的一級,後來分封制解體,他們一方面失去了固定的職位保障,士無定主,一方面又打破以往的體制束縛,思想更加無拘無束,這才有了春秋戰國著名的百家爭鳴時代。
從春秋時期起,士的性質發生了重要的變化,從古代文武不分轉變為研究“詩、書、禮、樂”的文士,到戰國時期,士作為一個社會階層登上中國歷史舞臺。士成為士農工商之首,是因為其擔當了不同於其他階層的使命,那就是孔子所說的“士志於道”。
道最初是古人認識自然的一個名詞,是萬事萬物的執行軌道或軌跡 ,一切事物不約而同,統一遵循某種東西,無有例外。它即變化之本,不生不滅,無形無象,無始無終,無所不包,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過而變之,亙古不變。其始無名,故古人將其名曰“道”。這也是古人對宇宙的探索和認識。
對道的不同理解,形成了不同的學派。老子所說的道,是根本性的大道,《道德經》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裡的“道”是創生萬物的過程與規律。
如果說老子所說的是天道,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強調的則是人道,也是仁道。仁涵括家族、社會、政治等領域,對於個人來說是“德”,是做人的大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即自己想自立,就要幫助別人自立,自己想通達,就要幫助別人通達;“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強加於別人。這裡強調的是做人的基本之道。
對於治理國家來說,“仁政”乃為政之“道”,孔子把政治倫理化,同時把國家人格化。孔子的“仁政”思想是在前人思想基礎上創立的政治觀,基本內涵是愛人和富民,“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意思是:百姓需要仁德,更急於需要水火。往水火裡去,我看見因而死了的,卻從沒有看見踐履仁德因而死了的。在這裡,孔子已經明確提出了用仁來治國理政,使“仁”變成了政治思想。
那麼,如何實現“仁政”?孔子主張“禮”就是實現“仁政”的方式。孔子的最高社會理想則是“天下歸仁”。子曰:“克已復禮以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意思是說,一個人若能做到約束自己,使自己符合禮的原則,就是“仁”。仁是禮的內在精神,禮是仁的表現形式。孔子的思想體系中,注重仁和禮的結合,實質上是注重了人道與政治的結合。在孔子看來,仁與禮的結合,才是完善的政治。由此,孔子將關於“仁”的倫理道德概念上升到“仁政”的治國思想,成為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仁政”的目的就是實現大同理想,即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幾千年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為這個大同世界而接續奮鬥,這也是士志於道的理想目標。
因此,道可以從表面上理解地上的路,也可引申為為了實現某一目標而設計的路徑,或是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是道理,也是道路,是個人的道德,也是治國的仁政,是具象,也是抽象,是讀書人運用一系列符號來思考和探尋世間萬事萬物的潛在法則,而這些讀書人超越世俗雜念,成為一個國家仰望星空的人,是“國家之珍,社稷之佐”。
(作者系文化學者)
(原標題《士志於道》)
(作者:定 國)
本文來自【讀特】,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