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作者吳承恩給頭號主角取名“悟空”,一定經過深思熟慮,別有深意,我想也許“悟空”就是作者對禪宗佛法的理解。要想理解或者參悟何為悟空,不妨回顧一下那樁禪宗的著名公案。
禪宗始於菩提達摩,盛於六祖慧能,慧能在被師父弘忍法師傳授衣缽前,在碓房舂米。有一天,五祖弘忍法師為了考驗弟子的修行境界,讓諸弟子各作一偈,稱誰的偈能深得佛法精髓就將衣缽傳給誰。作為上座弟子的神秀智慧過人,被眾弟子私下認為是當然的衣缽傳人,於是當仁不讓地在寺院南牆上題下一首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雖未署名,但眾人皆知為神秀所寫。這首偈很快傳遍全寺,弘忍法師未置可否。在碓房舂米的慧能聽到此偈後也自吟一偈: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因不識字,託人寫於牆上。當兩首偈語都傳到弘忍法師耳朵時,以法師之慧,兩者高下立判,於是對神秀之偈作了“只到門前,尚未得入”的評判,而最終將衣缽傳給慧能。
神秀與慧能的兩首偈語到底各自到達了怎樣的境界?作為對中華歷史和傳統文化有興趣的廣大讀者,也不妨來品評一下。筆者以為,神秀的“身為菩提樹,心如明鏡臺。”表明:他已經到達了能夠排除雜念,心靜如水,潛心向佛的境界;但“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又表明:他還未能到達明心見性的境界,還需要時時警醒自己要“勤拂拭”才能避免雜念復侵,淨心染塵。而慧能的偈語表明:他已經悟到了萬法皆空,不再執著於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只要明心見性,哪裡皆可悟道成佛。能夠悟到“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又何需“時時勤拂拭”方能“勿使惹塵埃”,悟到一切皆空,萬法皆空就能明心見性,心隨意轉,看穿“本來無一物”那又“何處惹塵埃”呢?所以,神秀與慧能佛法境界之高下,實有云泥之別。
剖析完這段公案,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西遊記》,主人公孫悟空從石猴到美猴王再到成為鬥戰勝佛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悟道參佛的過程。禪宗有“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又有“眾生皆佛”之說,何謂“見性成佛”?因為佛家認為眾生生來皆有佛性,而眾生的佛性又在塵世的紛紛擾擾中迷失,當與佛有緣之人覺悟時,他的佛性又將重現,這就是“見性成佛”。《西遊記》中石猴吸天地精華孕育而生,本就道心深厚,與佛有緣,再經無數坎坷劫難終於佛性重現,悟得一切皆空,萬法皆空。所以,悟空成佛的歷程就是“悟空”的過程。
以上是個人觀點,可論可噴,但不要上綱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