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學習筆記之10(第三十一章~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一章 貴左
夫兵者 不祥之器也 物或惡之 故有欲者弗居
君子居則貴左 用兵則貴右
故兵者 非君子之器也 兵者 不祥之器也 不得已而用之 銛(xian)龐為上
勿美也 若美之 是樂殺人也
夫樂殺人 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
是以吉事尚左 喪事尚右
是以偏將軍居左 上將軍居右 言以喪禮居之也
殺人眾 以悲依立之 戰勝 以喪禮處之
兵者,是不祥之器,人人都厭惡它,求道之人不依靠它。
和平時期君子所處的左邊貴,戰爭時期右邊貴。
所以,兵不是君子所能依賴之器。
兵是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時以有適度為上。
不能美化暴力戰爭,美化就等於樂於殺人。殺人當成樂事的人,決不可能得志於天下。
所以吉事尚左,喪事尚右。
所以偏將軍在左邊,上將軍在右邊,這說明喪禮的位置。
殺人眾多,以悲哀的態度對待;戰勝,以喪禮的方式處置。
老子對戰爭態度非常明確,就是反對,真的迫不得已也要儘量控制。
第三十二章 知止
道恆無名
唯小 而天下弗敢臣
侯王若能守之 萬物將自賓 天地相合 以俞(yú)甘洛 民莫之令而自均焉
始制有名 名亦既有 夫亦將知止 知止可以不殆
俾道之在天下也 猶小浴之與江海也
道恆無名,無名萬物之始。
楃很小,但天下沒有敢臣服它。
諸侯君王若能守道,萬物將自會賓服,天地相合,普施甘露,百姓無令而自發均分。
開始制定法規政令要有依據(名),這樣政令的名稱也就有了,百姓也就知道哪些是禁止的,如此做才能確保百姓不會有危險。
官吏這樣做才能使道運行於全天下,就如溪水河川都歸流於江海一樣。
老子對政令的制定有要求,必須是要有依據,其依據應該就是道,所以老子的道無所不包,無所不能。
第三十三章 盡己
知人者 智也 自知者 明也
勝人者 有力也 自勝者 強也
知足者 富也 強行者 有志也
不失其所者 久也 死不忘者 壽也
這章完全沒有必要解釋,行多此一舉。
能夠知他人是有智慧;
能夠知自己是真明白。
能夠戰勝他人叫有力;
能夠戰勝自己叫強大。
知足者,是真富有;
努力不懈的人,是有志氣。
不失去其所擁有的,叫做久;
身死而讓人不忘,叫做活的長久。
最後一句,感覺有點不同,甚至不像出自老子。這表明老子的理念絕不是出世,非常強的入世精神,要有所作為,當然前提是道法自然。它反對戰爭,對政令也有要求,對治理國家有完整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