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盧玉
蛋殼能做什麼?大多數人的答案是作為廢物丟棄。可是田吉文卻把它作為手心裡的寶貝,手握刻刀在蛋殼上信手遊走,蛋殼便成為一件精妙絕倫的藝術品。
看似不可能,最後變奇蹟。在平常人的眼中,不要說是在蛋殼上雕刻,就是拿到手裡也會不經意將它捏碎。沒有高超的技藝和足夠的細心耐心很難完成作品。
可誰能想到,在0.3毫米輕薄易碎的蛋殼上卻雕刻出了日月山川、人物肖像、文字景物、花鳥蟲魚……小小的蛋殼竟然變成了承載大千世界的神器。
2003年,17歲的田吉文從老家金塔縣到新疆哈密,在一家酒店當學徒,跟隨師傅學果蔬雕刻。由於勤學苦練,他的雕刻技術長進很快,並連續兩年獲得哈密瓜節雕刻大賽團體二等獎。有一次,他偶然在網上看到藝人在又薄又脆的蛋殼上刀起刀落,最後創作出精美的藝術品,真是魅力十足,讓他十分著迷,於是就萌生了學習蛋雕技藝的想法。
說幹就幹。為了鑽研蛋雕技藝,他經常在網路上觀看影片,下班後基本上都呆在宿舍雕蛋殼,練手感,練力度,慢慢的他落刀的力度有些分寸了才心中有數。
處理蛋殼、構思、繪圖、雕刻、修整……經過一系列精細的步驟後才能完成蛋雕創作,每一個環節都不能馬虎。整個過程可謂刀刀充滿驚險,手勁兒大了,蛋殼容易破,手勁兒小了,層次感很難體現出來,是一項很考驗人的事情。
“一開始練習的時候總是把握不好力度,眼看作品就要完工了,卻一不小心弄破了蛋殼,沒辦法只能從頭再來。”田吉文說。
“因為雞蛋殼非常薄,且自己是新手,只能在上面做浮雕,‘犧牲’三四十個雞蛋完成一件完整的作品是家常便飯。”初學時薄薄的蛋殼常常破碎,但他從不灰心。
近年來,田吉文嘗試採用鴕鳥蛋殼等作為材質,綜合運用陰刻、陽刻、浮雕、鏤空雕等多種手法,以便創作出更精美的作品。3年雕出了幾百件作品,精品有六七十件。
大膽創新,創作現代思維的作品是田吉文現在主攻的方向。網路、書籍、生活……他的靈感來源多元。作品《人的一生》創作靈感源於同名的網路漫畫,共用10個蛋雕講述了一對男女從相識、戀愛、結婚、生子等一生的幸福生活,把這個故事“搬到”蛋殼上花費了他5個月的時間,運用了多種雕刻技法,整體佈局合理協調,人物表情生動自然,表現元素一應俱全。
“手一抖刻錯了,那就前功盡棄了。”對於雕刻的難度,田吉文如是說。但不論刻過多少個雞蛋,每次拿起刻刀,田吉文都如履薄冰,按他的話說“創作每件作品都要用雕刻第一顆蛋的心來完成”。
經過刻苦努力,田吉文的技藝日漸成熟,2019年田吉文獲得中央電視臺《群英匯》欄目冠軍,2020年田吉文被酒泉市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金塔蛋雕傳承人。
一件件蛋雕作品和惟妙惟肖的圖案,寄託著田吉文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與追求。談起田吉文的願望,他說他希望能夠把蛋雕技藝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學習蛋雕,把蛋雕非遺傳承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