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南山經》有云:又東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青雘。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山海經·海外東經》有云:青丘國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一曰在朝陽北。
《山海經·大荒東經》有云:有青丘之國,有狐,九尾。
《山海經·南山經》記載,青丘山乃是南山經的第七座山,山中有一種奇獸,形狀想狐狸,卻長著九條尾巴,聲音如同嬰兒啼哭,吃人,人若吃了九尾狐的肉,不被妖邪蠱惑,能避邪氣。
據傳大禹時期,塗山氏居住在此地,大禹年過三十而不娶,直到有一次途經青丘之國,遇到一隻九尾狐,並且聽到當地人說在此成家立業,會使子孫興旺,這才娶了塗山氏的女子。而這種說法,可能代表著九尾狐是塗山氏的圖騰,大禹出於某種原因,選擇與塗山氏聯姻,所以後世才有將塗山氏與九尾狐畫等號的說法。
在漢代以前,九尾狐的形象只是異獸,暫時沒有什麼正邪之分,從漢代開始,九尾狐開始具有興王氣,多子多福等吉祥寓意,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瑞獸,而隨著時代變遷,到了唐宋時期,可能是由於理學的興起,狐狸漸漸成為放蕩,奸邪的代名詞,直到現代多種文化交融,才漸漸有了好轉。
而九尾狐的形象變遷,就像上面所言,更多是出於統治者的意識形態需要,所以唐宋開始,狐妖也從最初由天命思想所生,代表多子多福和聖君出現的瑞獸,開始成為人人唾棄的妖獸,並且漸漸與妲己等歷史上著名的“紅顏禍水”聯絡起來(其實這也夠冤枉的,一個后妃哪能影響帝王的決策,有能力影響帝王決策的,其實是后妃背後的外戚和貴族勢力)。而直接把九尾狐等同於妲己的集中體現,則是明代小說《封神演義》,《封神演義》在元代話本《武王伐紂書》基礎上發揚光大,最終徹底奠定了此後數百年直到現在大多數人心目中“狐媚子”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