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庶使西園英哲,用資羽蓋之歡,南國嬋娟,休唱蓮舟之引”——婉約詞的源起
詞之源起,原只是在隋唐間配合當時流行的音樂而演唱的歌詞。當時流行的樂曲叫做宴樂(也可寫作燕樂),是結合了中原六朝時的清樂、隋唐間傳入的胡樂和民間宗教的法曲而形成的一種新的流行樂曲,早期只流行於市井之間。因為歌詞的文字不夠典雅,不被士大夫所重視,也沒有人為之刊刻流傳,所以這些歌曲的曲詞大多已湮沒無傳。直到晚清時,有一位王道士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穴中發現了大批手寫的卷子,人們才知道原來隋唐間早有這些歌曲的曲子詞。至於五代以來被士大夫所喜愛的一冊最早的詞集,則是後蜀趙崇祚所編的《花間集》。在這本詞集前有一篇序文,是當日一位詞人歐陽炯所撰寫的。他說這冊詞集編寫的目的,只不過是為了“庶使西園英哲,用資羽蓋之歡,南國嬋娟,休唱蓮舟之引”而已,可見這冊詞集原只不過是供給詩人文這種語言環境,所以《花間集》中所選錄的大多是一些敘寫美女與愛情的相思怨別之詞,也就是後來被稱為婉約之作的一些小詞。
二、“佇倚危樓風細細”與“大江東去”——婉約與豪放之別
將詞分為婉約與豪放二種風格,蓋始於明代張絕之之《詩餘圖譜》。婉約派詞側重表現男女私情、個人哀樂等陰柔情感和柔美景物,範圍較窄,更具私人色彩 。如: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踏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 ——《蝶戀花》柳永。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貼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溫庭筠《菩薩蠻》。
豪放派詞側重表現詞家的社會活動和思想抱負之類陽剛題材,範圍較寬,更多社會意義。前者的貢獻更多在創體,創調和詞藝的發明與積累上。如: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蘇東坡《赤壁懷古》。但社會鉅變也使部分婉約詞家把視域擴充套件至社會現實,偶取豪放詞家常寫的題材。豪放派的貢獻主要是把久困綺羅香澤的詞體解放出來,應用於豐富多變的社會生活,既諳兒女私情,更顯風雲氣概。如: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風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
三、“豔歌小詞可罷之”到“意盡而情不盡”——婉約詞的發展
在中國儒家思想所形成的文學傳統中,則以為詩應該是言志的,文應該是載道的,像這些只寫美女與愛情的小詞,當然不合於傳統衡量詩文之標準。傳統的文學觀念中,詩旨和詞旨是不同的,詩重“言志”,詞講“言情”,由此出發,詩境和詞境、詩言和詞言也都表現出明顯的不同,詩境闊,它著眼於寫自然之境,而詞境幽,它側重於寫內心之境;詩言重煉字,講究詩眼的錘鍊,而詞言重煉句,講究句子的精微描繪。因此宋代的一些筆記中,就記載了不少當時士大夫們對於應不應該寫作這種小詞的困惑。
如魏泰的《東軒筆錄》就曾記載說:“王荊公初為參知政事,間日因閱讀元獻公(晏殊)小詞而笑曰:‘為宰相而作小詞,可乎?”釋惠洪《冷齋夜話》也曾記載著法雲秀勸黃庭堅的話,說:“詩多作無害,豔歌小詞可罷之。”可見當時士大夫對於這種小詞的意義與價值原是存在著不少困惑的。但奇妙的是,後來的一些讀者卻在這些小詞中體會出了不少深遠幽微的意蘊。早在北宋時代的李之儀,在其《跋吳思道小詞》一文中,便曾提出說小詞之佳者“自有一種妙處”,往往“語盡而意不盡”,“意盡而情不盡”,這種“妙處”,逐浙被後世詞學家所認知。
最著名的就是乾嘉時代的學者張惠言在他所編的《詞選·序》中所說的一段話:“其緣情造端,興在他所編的《詞選·序》中所說的一段話:“其緣情造端,興於微言,以相感動。極命風謠里巷男女哀樂,以道賢人君子幽約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蓋詩之比興,變風之義,騷人之歌,則近之矣。”但張惠言用比興來解說小詞的做法,卻受到了後人不少譏評。
晚清的王國維在其《人間詞話》中,便曾以為張氏的比興之說是“深文羅織”。但小詞中確實有一種深隱幽微的意蘊,可以引起讀者許多豐富的言外之聯想。王國維自己就也曾以為南唐中主李璟的《攤破浣溪沙》詞之開端的“菡萏香銷翠葉殘”數句,有《離騷》的““眾芳蕪穢’‘美人遲暮’之感”。於是王國維就提出了“境界”之說,以為“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宋代婉約詞的發展是一個曲終奏雅的過程,它以脫離社會教化為始點,幾經曲折變化,最終又回到儒家正統的“詩教說”的軌道上。在此過程中,詞也便由一種生動活潑、充實飽滿、真率質樸的頗具民間風味的文學樣式演化為一種典雅靜謐、高遠綿邈、雋淡脫俗的純文人吟唱的文體。於是,詞由外放而趨內斂,由追求抒情上的淋漓盡致而變為崇尚思深味厚、曲折幽深的境界,事實上,正是理學的介入與詞學自身發展的趨勢造就了真正的“文人雅詞”。然而,在宋婉約詞日趨精美的同時,隨著創作上的約束日趨增多,其表現天地也日益縮小。這種曲高和寡的發展趨勢必然使後來者難以為繼,於是,宋詞便在元人的鐵蹄聲中,帶著它那美麗的風姿向盡頭走去。
參考資料:
1、葉嘉瑩先生講座 《談婉約詞的欣賞》;
2、《甘肅社會科學》2006第四期;
3、《中國文學研究》2005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