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是同一國家,但分裂成兩個政權的兩部分,都要面對這兩個問題:一、對方是什麼?二、其他國家把我們當成什麼?
二戰後分裂為東西兩部分的德國,自然也不例外。
直到1990年統一,整部德國的分裂史,隨著兩德實力的變化,就是一部圍繞這兩個問題反覆博弈的歷史。
東京奧運期間,我們這個號寫了東德體育的往事。有網友評論說,想了解德國這個歐洲強國曾經的分裂歷史。今天我們就以獨到的視角理清德國分裂期間“兩個德國”的關係。
1.“有他沒我”
西德:我們絕不是兩國,你們也不能把我們當成兩國。
西德建國時,在總理阿登納和外交部長哈爾斯坦的力主下,堅決奉行一個德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政府是德國唯一合法政府,與西德建交就必須與東德斷交,誰敢跟東德建交,那西德就跟他們斷交。這個政策被稱為“哈爾斯坦主義”。
▲康拉德·阿登納
不過,蘇聯例外,因為對德國而言,蘇聯是四大戰勝國之一,所以蘇聯與西德建交時,跟東德保持外交關係,東西德都沒反對。
而拳頭沒蘇聯硬的國家,就沒這麼好命了。比如1957年南斯拉夫、1963年古巴在跟還西德保持外交關係時,就跟東德建交,西德立刻跟他們斷交。
這是西德建國前二十年、尤其是阿登納時代的主要外交政策。為了彰顯自己是德國唯一合法政府,西德甚至拿錢買地位,主動承擔全部德國戰爭賠償。
▲瓦爾特·哈爾斯坦
東德:實力不如你,我想離開你
而東德,1949年頒佈實施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憲法》(即東德憲法)第1條規定:
“德國是由德國各州組建的一個不可分割的共和國……世界上只有一個德國國籍”。
民主德國(東德)總統威廉·皮克,在1949年的就職演說中稱:
“德國分裂是絕對不能被承認的……我們要努力將民主德國和尚處在軍事佔領下的西部德國統一成為一個民主的德國。”
這就是漢賊不兩立的格局,東西兩德都在爭取獲得正統。
到了60年代,因為雙方經濟差距越來越大,大量東德人跑到西德,東德不光建了有名的柏林牆,並且開始有了在名份上跟西德徹底“分家”的念頭。
1967年,東德不再承認西德人是本國國籍。西德居民去東德,要跟其他國家的人一樣用護照和簽證,完全按照外國人來對待。
1968年東德修改憲法,在第1條將“德國是由德國各州組建的一個不可分割的共和國”修改為“民主德國是一個德意志民族的……國家”,並且刪去了“世界上只有一個德國國籍”的規定。
並且,本來在1954年時,當時的東德領導人烏布利希在統一社會黨黨代會上還宣稱:“我們要捍衛德國的統一......因為我們深知國家統一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瓦爾特·烏布利希《時代》封面,背景上紅色部分為東德領土
但是,還是這位烏布利希,到了1968年修憲時,他的態度就曖昧多了:
“當前工作的出發點是讓西德承認民主德國存在的事實,反對西德唯一代表德國的主張……唯有西德完成民主和社會主義的轉型,才可以討論兩德統一的問題”
2.勃蘭特的“新東方政策”
到了70年代,因為蘇聯的強勢以及美國深陷越戰,美蘇關係緩和過一陣子。而為了向對方表示善意,這兩位大哥慷他人之慨,拿自己手下小弟示好,都希望兩德“正常化”。
還有,1969年勃蘭特成為西德總理,放棄了哈爾斯坦主義,實行“新東方政策”,在與美國陣營同盟關係不變的前提下,希望與蘇聯陣營改善關係。
▲威利·勃蘭特:華沙之跪
勃蘭特的“新東方政策”給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1970年的“華沙之跪”。自然,我們絕不能否認這一跪對於德國悔罪以及二戰後形象改善的意義。但對德國而言,勃蘭特實際影響最深遠的措施,是與東德關係的轉變。
勃蘭特:我不想承認你是國家,但不反對其他國家承認你
二戰之後,關於兩德關係的定位,德國有的學者提出了“屋頂理論”,並被勃蘭特用來作為“新東方政策”處理兩德關係的原則。
“屋頂理論”是說,我同意我們各自當各自的小家,但我們絕對是一家人,彼此絕不是外人。
▲中國與西德建交談判
本來,勃蘭特盤算,與東德改善關係,就先做到“屋頂理論”:我不再主張國際上只能我是德國唯一合法政府,允許其他國家同時跟兩德建交,恢復跟南斯拉夫這些國家的外交關係。
但西德仍堅持,我們彼此絕不是外國,彼此公民絕不是外國人。
勃蘭特認為,先跟東德改善關係,哪怕做一些妥協讓步,對統一肯定還是更有利。
東德:堅持分家
可是正如前面所說,東德已經露出獨立的傾向,因此堅決不同意“屋頂理論”。
勃蘭特和時任東德總理斯托夫於1970年3月在東德的埃爾福特市進行了歷史性的會面,雙方在同年5月19日在西德的卡塞爾市再次會面。
在第二次會面中,勃蘭特明確提出,願意與東德政府締結和平條約,不過條約應兼具國際法與國內法的特徵。
而斯托夫表示,應讓兩德之間形成平等的國際法關係,民主德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儘管兩人沒談出什麼實質性成果,但是兩德的和平條約談判還是開始了。而西德只是想改善關係,東德堅決要獨立,這種談判註定得鬧很多彆扭。
談判中雙方僵持不下,而雙方的大哥,美國和蘇聯又在催他們趕緊把條約談好籤了。
▲尼克松訪問蘇聯,與勃列日涅夫
3.民間友好?推動獨立?
於是,西德談判代表提了個折中方案,條約的文字在字面上看上去一致,但是都可以解釋成雙方各自的主張。東德談判代表同意了,也就是說,“同一條約,各自表述”。
1972年,兩德簽署了《兩德條約》。
條約規定,兩德問題的本質是民族問題。兩德之間是權利平等的友鄰關係。兩德應堅持國家之間主權對等的原則,尊重彼此的互不隸屬性、獨立性、領土完整和自決權,並且均不得在國際上代表對方或以對方的名義活動。
《兩德條約》:國內和平還是分家獨立?
但是,前面說了,兩德籤這個本來就是“同一條約,各自表述”,因此這個《兩德條約》到底意味著什麼,東西德各執一詞。
西德認為,這個條約只是讓兩德之間不再敵對,是讓我們之間更加親密友好,東西德是“兩個德國,一個民族”,我們只是現在暫時尊重對方的主權,尊重對方被其他國家承認為獨立國家;可長遠的、最終的目的還是要統一,是為了未來的統一創造更有利環境的。
可是東德認為,這個條約的意思,就是我們彼此已經獨立了,我們是完全獨立的兩個主權國家。我們是“兩個國家,兩個民族”,一個是資產階級的德意志民族,一個是無產階級的德意志民族。既然已經徹底分開,就像正常的國與國那樣,不存在什麼統一不統一的問題。
“德意志內部關係部”
正常情況下,兩個主權國家,是用外交部來打交道。但是堅持“特殊國與國關係”的西德,一直拒絕用外交部跟東德來往,在政府中設了一個部門,叫“德意志內部關係部”,專門來處理跟東德的交往。
不過,東德只願意用一般國家的方式跟西德打交道,堅決不承認什麼“德意志內部關係部”,要求西德,有事兒讓外交部來談,這個部門我不認。
可是西德決不妥協,就是不把東德當成一般國家。於是乎,與東德打交道的事,事實上是由總理府直接負責,具體工作,由總理府第二司,也就是“外交和德意志內部關係、外部安全司”負責。
而且,由於西德堅持,兩德一直沒在對方那兒設立大使與大使館,而只弄了個聯絡處與代表。
4.民間友好?推動獨立?
《兩德條約》簽署之後,兩德加入聯合國,被國際社會普遍正式認可為兩個國家。
《兩德條約》對民眾往來的利好
當然,我們得看到,《兩德條約》簽訂之後,在經貿作用上對兩德的作用非常積極。
因為堅持不把東德當成外國,西德對東德進口商品一律免關稅,甚至自1975年起,允許民主德國向聯邦德國銀行申請無息貸款,以償付貿易賒賬。
而在締約之前,兩德之間別說郵政聯絡,東西柏林之間甚至連電話都沒通;但是在條約締結後,這些不光實現了,而且巨幅增加。
還有,東德在締約後對西德放開旅遊業,西德赴東德的旅行人數在1978年激增至300萬人次;同時東德也放寬本地人入境西德的條件,允許他們基於“緊急的家庭事務”前往西德。
▲少數獲得准許的東德居民可以去西德(來自電影《間諜之橋》)
漸行漸遠的兩德
可是,我們也得看到,在《兩德條約》之後,儘管西德政府還是在拼命地爭取統一,但是西德人對統一的信心,的確越來越弱。
1979年,在西德國家法學者大會上,學者伯恩哈德公然宣稱,“屋頂理論”已經過時,東德毫無疑問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東德人已經是外國人,西德不應該再把他們當成本國公民。而這番言論居然得到了參會絕大多數學者的支援。
1987年,在聯邦德國的民調顯示,只有8%的人認為國家統一有可能實現。
至於東德,就像前面說的,獨立就是他們的心願。
1971年昂納克成為東德領導人,1972年他在對東德人民軍的講話中就說:“聯邦德國就是外國,而且是帝國主義性質的外國。”
更重要的是,作為對西德“兩個德國,一個民族”的回應,1974年東德又修改憲法,原憲法條文裡所有包含“德意志民族”和“統一”的內容,都在這次修憲中被刪乾淨了。
比如把原憲法第1條中的“民主德國是一個德意志民族的……國家”改成“民主德國是工農的……國家”,“德意志民族”被“工農”取代。
這次修憲,事實上就是東德正式宣佈獨立。
1987年,昂納克訪問西德,西德按照國際法上對國家元首的禮儀接待他。
不過,儘管感到希望渺茫,西德總理科爾還是爭取了一下,向昂納克表示,西德願意以全體德意志民族自決的方式完成兩德統一。
東德的昂納克說:“兩德之間國與國的關係已經被國際社會所公認……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水火不容,不可能實現統一”。
5.形式終比人強
當代人站在上帝視角,自然可以盡情地評說,前面兩德的各種“統獨問題”是如何如何諷刺;但是,我們得明白,在這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無論是東德西德政府,還是蘇聯和西方國家,都是被大潮裹挾著,走一步看一步。
兩德統一,是一個相當機緣巧合的產物。
“戈爾巴喬夫不能失敗”
首先就是蘇聯的妥協。假如美國對西德撒手,西德也不會崩,西德已經是歐共體的老大、西歐GDP第一的國家;但是蘇聯撒手,東德就要亂了。
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政策,不僅包括國內的西化,也包括蘇聯勢力開始撤出東歐。
科爾甚至這麼說:德國統一的第一個條件,就是“戈爾巴喬夫不能失敗”。
▲戈爾巴喬夫與昂納克
▲推倒柏林牆
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倒塌後,大批東德居民開始湧進西德。
因為擔憂局勢,正在波蘭訪問的西德總理科爾,在11月10日動身回國。但是在這時候,他仍然不認為德國會統一。
直到11月28日,科爾才向聯邦議會提出《實現兩德統一的十點計劃》,主張先向西德提供全面經濟援助,然後再跟東德組成邦聯制的“德國同盟”,再像美國建國十三州那樣,逐漸過渡成聯邦制,以此來實現國家統一。他估計,這起碼得需要5到10年的時間,甚至大部分西德領導人覺得,在21世紀以前統一就已經很不錯了。
▲赫爾穆特·科爾
到了12月19日,東西德政府展開談判,雙方一致同意,大家先確定一個小目標:在1990年4月以前建立同盟,5月進行首輪自由選舉。
可是,隨著東德政府的醜聞大批爆出,人心進一步浮動,湧入西德的居民越來越多,沒去西德的東德人也開始越來越躁動。這時候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如果要迅速擺脫當下的困境,最一勞永逸的辦法,就是用最快速度完成統一。東德總理莫德羅已經開始控制不住局面了。
直到1990年1月14日莫德羅仍然對外堅稱:“兩德統一絕對不會列入議程。”
不過,迫於國內壓力,東德進行改革,統一社會黨在隨後的大選中失利,3月18日,東德民選產生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新政府。
儘管這個政府是由原來東德的反對派組成,但“屁股決定腦袋”,即使此時,新政府也認為,不能把東德就這樣拱手讓給資本主義的西德,而是應該走“第三條道路”,即追求一個民主社會主義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東德此時的總理在此前就曾經表示,德國的統一併非“此時的話題”,它要等到“我們的孩子或者孫輩”考慮。
時勢造英雄:被大潮裹挾的西德領導層
可是,形勢終究比人強。蘇聯最終抽了東德的梯子。
儘管說戈爾巴喬夫徹底放手不是那麼準確,比如戈爾巴喬夫本來一再強調,不同意統一後的德國加入北約;但是,隨著東歐劇變如山倒,只要蘇聯開始撤出自己的勢力,局面的發展也由不得他了。
本來,在1990年2月10日,在科爾的會談中,戈爾巴喬夫仍然堅持:“我仍然願意看到統一後的德國置身於各種軍事組織之外,而又擁有國防必須的武裝力量。”也就是成為一個“不結盟”國家。
▲戈爾巴喬夫與科爾
不到半年之後,7月19日,戈爾巴喬夫被迫表示,不反對統一後的德國繼續留在北約,拆除了自己的最後一道防線。
▲貌合神離的撒切爾夫人與科爾
歐洲強國中,英國法國對德國統一防備心極重,尤其是英國,撒切爾夫人可以說是兩德統一最強硬的反對者。
但是關鍵在於美國支援,兩德統一之後,北約勢力就會向蘇聯的勢力範圍擴充套件,美國簡直求之不得。因為美國支援,並且在兩德與美蘇英法四大戰勝國的2+4會議中,同意做出巨大讓步,英法才勉強同意德國統一。
1990年一共舉行了四次2+4會議,在9月12日的最後一次會議之中,六方簽署了條約:
美蘇英法四國放棄在德國的特權;到1991年3月15日,統一的德國將擁有完全主權;蘇軍在1994年底撤出德國;德國也承諾不擁有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學武器;東德將成為一個無核區域;德國確認和波蘭的國際邊界,以及1945年戰敗後所被割讓的領土。
▲《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的簽訂
德國也同意與波蘭單獨籤個條約,以確定他們之間的現有邊界。德波邊界條約於1990年11月14日簽署。
而同意之後,德國修改基本法,宣告在已統一的領土以外,沒有任何德國領土尚未加入德國。以這種方式讓其他國家對德國放心。
其餘的事情,就是如何安排統一的具體工作了。
8月,東德人民議院透過決議,東德併入西德。8月31日,雙方在柏林簽署了1100頁的兩德統一條約。
9月24日,東德國家人民軍正式退出華約。
10月3日東德政府解散、憲法失效,原東德的14個專區為適應聯邦德國建制改為5個州,以各自加入的方式併入聯邦德國。兩德統一完成。
▲10月3日成了德國統一日
縱觀整個兩德關係史,實力更強的西德一直是更追求統一的一方;而實力更弱的東德,從消極統一到追求獨立。
西德從來沒有承認過兩德是兩個獨立國家;而東德,從1967年修改國籍法開始,到1972年《兩德條約》正式宣佈獨立。
▲兩德統一
兩德之間,從“有他沒我”,到一個追求友好、一個追求獨立。這個轉折的加速,就是西德總理勃蘭特的“新東方政策”,尤其是簽訂了《兩德條約》。
那麼,勃蘭特到底在兩德統一中起了什麼作用?這是個很值得爭議的問題。
有相當多的學者認為,勃蘭特是兩德統一的功臣,在統一近20年前就做到了,讓兩德不再絕對敵對,與對方正常交往。儘管不是完全自由交往,但雙方通貿易、通郵政、通旅遊,讓雙方人民比原來更自由往來、更相互瞭解。
▲康拉德·阿登納與威利·勃蘭特,後者修改了前者的對外政策
可是,這個說法未免有點事後諸葛亮,有些過於上帝視角。
因為事實上,放任其他國家承認東德、允許兩德同時加入聯合國、以及簽訂《兩德條約》,勃蘭特的這些措施,在蘇東劇變以前,效果明明就是讓東德可以更堂而皇之地搞獨立、讓西德人對統一越來越失去信心。
而兩德最後的統一,就像前面說的,其實是相當機緣巧合的。
兩德統一主要是被外因推動的,是東歐劇變的大環境,以及蘇聯自己內部一團亂麻,對西方步步退讓;最後帶來了東德的崩潰。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蘇聯一直強盛,有能力全力支援東德,勃蘭特的政策會意味著什麼?這種在國家統一問題上的“政治縱容”,還會讓他成為“統一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