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皇位歷來血腥無比,既有父子之爭,也有兄弟之爭,反正只要當皇帝便君臨天下,大權在握。但在古代王朝中,皇帝的皇后妃嬪們也爭,為自己兒子能當上皇帝而母憑子貴。但卻有一個王朝很奇葩,兩個兒子同為皇后親生,手心手背都是肉,卻有親疏遠近,令人不解。
這個王朝就是中國歷史上的遼國。說起遼國的歷史,很多人認為遼國是北方遊牧部落,但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個組成部分,在中國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遼國的開國皇帝是耶律阿保機,他在成就霸業時,多虧了自己的老婆述律平(當時遼國皇后還未改成“蕭姓”)。述律平本是阿保機姑姑的孩子,算起來兩人是表兄妹。
在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一生征戰創立遼國的過程中,述律平都緊緊跟在老公後面,為他出謀劃策,還親自率兵征戰,可見述律平是一位馬上皇后。
遼太祖打下天下後,述律平當仁不讓成為開國皇后。但作為一代王朝,總要有繼承之說。因為遼國大量借鑑中原王朝制度,但在皇位繼承上也與中原王朝不同。阿保機和述律平在皇位繼承上,並沒有讓長子來繼承。
當時述律平共為阿保機生了三個兒子:長子耶律倍,次子耶律德光,小兒子耶律李胡。由於耶律倍酷愛漢學,是一個文人,不符合阿保機選皇儲的標準。而次子耶律德光則從小就跟著父親征戰,是一位能征慣戰的皇子,阿保機很喜歡。而述律平則喜歡小兒子耶律李胡。
阿保機臨終時,就決定把皇位給次子耶律德光,但為了平衡,阿保機把大兒子耶律倍封為東丹國的皇王。這種安排也符合述律平的意見。
但耶律德光繼位後,害怕哥哥耶律倍謀反,派人監視他,還把耶律倍的封國撤銷,耶律倍怕弟弟謀殺,就跑到後唐去了。這就為後來皇位變化埋下伏筆。
遼太宗耶律德光也是一位有能力的皇帝,但並不長壽,可能與近親結婚的基因有關。耶律德光在征戰回國的路上病死了。遼國不能一日沒皇帝,於是隨軍的將臣們就擁立耶律德光的侄子也就是耶律倍的兒子耶律阮,在耶律德光的靈柩前繼位,這就是史上遼世宗。
為什麼耶律阮能順利繼位。在耶律阮心裡,自己老爸本應是皇帝,卻被奶奶給改了。他現在繼承皇位理所應當。
耶律阮繼位後,當時述律平並不知道,但等到耶律阮率軍快到都城時,述律平才得到訊息。當時述律平肺都氣炸了。因為繼位這事,未經她允許就“生米煮成熟飯”,簡直沒把她這個奶奶放在眼裡。(古代皇帝繼位,突發情況下在上任皇帝靈柩前繼位,就視為正統)。
當耶律阮帶著叔叔靈柩和大軍快到遼國都城後,述律平派小兒子耶律李胡在路上與耶律阮打了起來。叔侄兩人打仗,雖屬內鬥,但耶律阮可不像他爹,他久經沙場,小叔耶律李胡根本不是對手,很快大敗而回。
等耶律阮到遼國都城時,述律平已在城門前擺開陣式,不讓耶律阮進城,並聲稱孫子繼位無效,要讓小兒子耶律李胡當皇帝。眼看孫子與奶奶要大幹一場。當時遼國大臣耶律屋質認為,這種內鬥只能是內耗,不僅不利於遼國,還很有可能被鄰國偷襲。於是就到述律平那裡當說客,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反正就讓述律平承認孫子當皇帝這個現實,不要再鬥了。
公元947年,述律平和孫子耶律阮達成“橫渡之約”,無奈承認孫子的帝位。但述律平後來做的事就有點不地道。她怎麼也忍不下這口氣,居然又唆使小兒子耶律李胡謀反,想把帝位再搶過來。但娘倆的策劃早被孫子知道,還沒等謀反就被耶律阮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