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是新中國的立國之戰。
關於入朝
抗美援朝老兵張錦華:
入朝之前,我們先開展生死教育,每個人發了一個胸牌,在胸牌背面寫上姓名、性別、籍貫,以及部隊、血型,一旦受傷就知道給你輸什麼血。再一個就是留言,每個人都做好了犧牲的準備,沒有一人害怕,因為我們如果不打這一仗,我們的後代就得打,為了他們不再打仗,我們必須打贏這一仗。
抗美援朝老兵周文江:
為了搶時間,我們只能攜帶儘量少的東西,有兩件衣服的只能留一件,有兩雙襪子的只能留一雙,因為是倉促入朝,我們穿的都是南方的薄棉衣解放鞋,然後趁晚上悄悄就入了朝,並不像歌裡描述的那樣: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抗美援朝老兵周有春:
我們從中國出發的時候,有147個戰友,1956年回來的時候,只剩下3個。一個胳膊沒了,一個腿沒了,只有我腿部中彈幸運負了輕傷。
關於氣溫
抗美援朝老兵劉順:
太冷了,零下三十度的氣溫,把我們的腳都凍壞了。為了伏擊敵人,腳壞了也得急行軍,最後我的腳後跟都磨爛了,磨得都露出骨頭了,腳都露著筋。
抗美援朝老兵柳炳祥:
零下30多度,我們衣衫單薄,冷得渾身直打哆嗦,腳一伸出來就會被凍住,提不起來了。有的戰士,耳朵鼻子一摸就會掉下來。雪地反光,好些士兵都得了雪盲症,有的還雙目失明瞭。
抗美援朝老兵周漢寶:
沒地方睡覺,就只好睡在雪地裡。睡覺的時候,我們把棉被攤在雪地上,十多個人互相摟抱取暖,冷得牙齒都要咬碎了。身體素質差一點的,過夜時就凍死了。
關於食物
抗美援朝老兵鄒世勇:
我們入朝時,每人背了個乾糧袋,大約有五六斤高粱米,到了戰場就吃完了。沒有吃的,就只好吃土豆,送到陣地的土豆全凍了,硬得沒法吃,我們就把土豆夾在腋下化,化一層啃一點,再化、再啃。
抗美援朝老兵姜永民:
前線生不了火,也不敢生火,要被敵機轟炸。為了活命,我們只好隨身攜帶炒麵。當後勤被切斷的時候,我們餓得實在不行了,就抓一把炒麵塞在嘴裡,再吃上幾口雪。“一口炒麵一口雪”,就成了志願軍的代名詞。
抗美援朝老張錦華:
敵機持續不斷地轟炸,物資糧食都上不來,土豆和炒麵都吃光了,沒有果腹的食物,我們只有上山剝樹皮、挖草根。
關於執行
抗美援朝老兵周全弟:
剛剛抵達朝鮮,我們就奉命在長津湖一帶阻擊美軍。為了不打草驚蛇,我們一動不動趴在雪地裡,趴了三天三夜,屎尿都只能拉在褲子裡。等美軍到來,衝鋒號響起的時候,我發現手腳已經完全無法動了,不久就昏了過去,後來我被送到後方醫院,兩隻手兩隻腳都截了肢。
抗美援朝老兵劉文昌:
長津湖戰役,第九兵團三個連隊,奉命堅守死鷹嶺,為了避免引起美軍注意,他們在零下30多度的雪地裡,趴了一晚上。第二天戰鬥打響後,我們發現這三個連隊竟然沒有開火,於是趕緊派人去打探,一打探才知道,他們都被凍死了。一個叫宋阿毛計程車兵,寫下了一封絕筆信:“我愛親人和祖國,更愛我的榮譽。我是一名光榮的志願軍戰士,冰雪啊!我決不屈服於你,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地聳立在我的陣地上。”
抗美援朝老兵鎖德成:
上甘嶺戰役打響後,我們奉命拿下391高地。怎樣拿下這個高地,我們決定分為兩步,第一天夜晚隱蔽接近敵人,第二天夜裡發起進攻。第一天晚上,我們隱蔽潛伏時,敵人對我們潛伏之地產生了懷疑,於是投擲了燃燒彈。一枚燃燒彈在我面前爆炸,我很幸運,只是臉上濺了幾點火星。但離我幾米遠的邱少雲,身上卻著火了。他後邊就是一條水溝,只要翻個身,就能撲滅火苗,但他怕暴露目標,便強忍著火燒之痛,一動不動趴在那裡。火燒了三十多分鐘,他沒有移動一寸。
關於勇敢
抗美援朝老兵周文江:
敵軍一個加強營,由坦克開路,衝向我們陣地。副班長劉培山一揮手:“反坦克小組跟我上!”機槍手龔振華,為了掩護反坦克小組,直著身子端起機槍,瞄準坦克觀察鏡射擊,一梭子彈打進去,坦克不動了,但龔振華身中5彈犧牲了。
接著,第二輛坦克又來了,劉培山拿著反坦克手雷,想衝過去扔到坦克履帶上,可剛一舉手,就被密集的子彈打中。身中數彈後的劉培山,竟然屹立著沒有倒下。他高舉著手雷,昂首挺立在坦克面前,敵人被他的英雄氣概所嚇倒,調轉坦克就逃跑了。
抗美援朝老兵伍淦生:
地面結冰了,比水泥地還硬,用鎬都刨不了,我們沒法把大炮安穩當。班長就把肩膀墊在炮座下面。我們說:“班長,你這樣子扛不住的,後坐力太大的,你會死的。”班長說:“消滅敵人要緊,我的命不要緊,你們只管打就是了,不要顧我。”打完三發炮彈,把前面火力點消滅後,班長就死了。
抗美援朝老兵杜德奎:
敵軍攻上陣地後,我們怎麼辦呢?我們就從坑道出來,出來幹什麼呢?跟敵人同歸於盡。上來的敵人少,我們就拉手榴彈,上來的敵人多,我們就拉爆破筒。爆破筒一拉,就衝過去,大家一起死掉。
關於慘烈
抗美援朝老兵周文江:
我們在下碣隅裡高地,堅守了七天七夜,打退了敵人28次進攻,我們一個營,死了一大半。這個山上本來是一片白雪,七天七夜下來,就變成了一片焦土。山頂被削平了,白雪已被鮮血染紅。山上佈滿彈坑,兩米就是一個。原來山上都是樹,幾天仗打下來,樹都被打光了。
抗美援朝老兵馬發泉:
我是機槍手,任務就是封鎖那條路,戰鬥有多慘烈呢?我一天打了十幾萬發子彈,打到最後,我兩隻手都不能動了,槍管換了三根,那個冷水倒上去,馬上就成了開水。
抗美援朝老兵王有水:
我們到上甘嶺以後,是晚上摸上去的。天一亮,我嚇了一大跳,那景象真的是太慘烈了,地上全是血,全是頭,全是胳膊,全是腿。上頭光禿禿的,什麼東西都沒有,滿山都是石子彈片。石頭什麼的,都已經被炮彈炸成粉了。
抗美援朝老兵王發祥:
上甘嶺戰役,我們守的是597.9高地。戰鬥太慘烈了,我們124人上去,打了一天,就只剩下8個。打到最後,機槍、衝鋒槍、步槍全部沒用了,為什麼沒用?塵土太多了,把槍栓給塞滿了,拉都拉不動。所以打到最後,只能用三種武器,手榴彈,爆破筒,還有高階手雷。
關於救護
抗美援朝老兵薛英傑:
一個士兵,下巴被打沒了,牙還在,喉嚨露在外面,餵飯的時候,沒有一個護士能單獨能喂,都得兩個人輪著來,因為太慘不忍睹了,餵飯的時候,能看見他的喉嚨口。
抗美援朝老兵張錦華:
一車一車的傷員抬下來,還沒等他們坐下,身上流的血就結冰了,人眼看著就沒了,我們急得哇哇哭,輸血都輸不過來。一個年輕戰士,雙腿被嚴重炸傷,在那種醫療條件下,只能截肢。當他得知自己要被截去雙腿時,嚎啕大哭:“我要腿,我要腿啊!”撕心裂肺的哭喊,我至今還記得真真切切。
抗美援朝老兵王月松:
我們救人,一般先救輕傷,再救重傷,重的救好再救死的,把死的拖回來。先救近的,再救遠的,傷員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我們只能這樣。好些同志,都是因為來不及搶救而死的。如果我先救他,他不會死,晚點去救,流血過多了,就死了。我們急得哇哇哭,但是也沒有辦法。
關於水
抗美援朝老兵馬發泉:
當時我們住在坑道里,最困難的就是水了。你們可能都想象不到缺水有多嚴重,有時候渴得實在沒辦法了,就喝同志的小便,真是沒辦法了,嘴腫起來都不能講話了。晚上在洞裡,就把舌頭貼在巖壁上,沾一點溼氣。
抗美援朝老兵任紅舉:
缺水的不僅是我軍,敵軍也很缺。在我們兩軍陣地之間,有一個水坑,我們雙方都想去取水喝。起初,雙方只要有一方去打水,就會被子彈掃射,弄得大家都喝不到水。為了生存,後來雙方就默契地達成共識,敵方去打水時,我們不掃射,我方去打水時,敵方也不掃射。就是這樣一灘汙濁的水,支撐著我們活了下來。那年春節,我們還用這汙水,煮了一頓餃子。
抗美援朝老兵王德君:
實在是太渴了,嘴唇都乾裂了,我們就希望下雨。下雨了,我們就用碗去巖邊接水喝。晚上喝的時候,總覺得不對,味道不對。到第二天早晨,我們才知道是怎麼回事,因為上面死的人太多,都是屍體,所以雨落到地上就變成了血水,用碗一接,血水裡邊還有蛆蟲。
關於無法回家
抗美援朝老兵薛英傑:
上戰場前,我跟戰友互相許諾,誰要是在戰場上犧牲了,另一個就要帶他的骨灰回家。可是直到如今,我也沒能實現承諾,我去了丹東、瀋陽的烈士陵園,一遍又一遍地找,但都沒有找到他的名字:“我答應了他,我沒做到啊,我現在倒活著,我晃晃蕩蕩的。”
抗美援朝老兵馬發泉:
我參加的第一次戰鬥,是打541高地。那場戰鬥太激烈了,團長犧牲了,七八個營長也犧牲了。200多號人上去,下來時只剩30來個。我一個同鄉小夥伴,上去之前跟我說:“我一定會死的,我死了之後,你把我的骨頭找回來,給我家裡捎一塊做紀念。”結果他真的犧牲了,被一發炮彈打中,全身都爆炸了,別說骨頭,連肉都找不到了。
抗美援朝老兵任紅舉:
在一場戰鬥中,我遇到了指導員李振唐。我問他怎麼不動,他掀開衣服,露出一肚子白花花的腸子。他比了一個拿槍打自己腦袋的姿勢,意思是讓我結束他的生命,可我實在是不忍心。指導員從口袋裡拿出一個銀元,說“妹妹”,他要寄回去給他妹妹。我就問他地址,他將胸口標籤撕下,後面就寫著他老家地址,我就跟他說:“你睡吧,我保證給你送到。”指導員死後,我把他就地埋了,割了一塊樹皮,在上面寫上他的名字,做了個簡陋的墓碑。“你說樹皮有什麼用啊,我知道沒有用啊,可這是我的良心,他沒法回家了,但應該有名有姓。”
關於戰爭
後記:
在一次採訪中,
英國記者問金一南將軍:
“你們中國在抗美援朝中,
傷亡了那麼多人,
你們覺得值得嗎?”
面對記者的刁難,
金一南沒有直接回答,
而是反問記者,
“當年中國是兩個國家打16個國家,
讓16個國家的聯合國軍簽了停戰協議,
如果這都不算打贏,
那麼以美國的性格,
怎麼會乖乖退回三八線以南呢?”
一個才成立一年的新中國,
一支剛打完八年抗日戰爭、三年解放戰爭的軍隊,
為什麼還要向美國亮劍?
電影《長津湖》中,
有這樣一句話: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剛剛才成立的新中國,
用妥協是換不來和平的。
只有打贏這一仗,
才能換來長時間的和平。
中國為什麼要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是新中國的立國之戰,
打得一拳開,才能免得百拳來。
“這個仗如果打到咱們國家,那就完了。”
“我們如果不打這一仗,我們的後代就得打,為了他們不再打仗,我們必須打贏這一仗!”
“到了戰場一看全是坦克,這要是讓他們開到東北,那全是平原啊……”
為了保家衛國,
240萬志願軍先後入朝,
其中197653名志願軍,
就這樣把生命留在了朝鮮,
包括毛澤東的兒子毛岸英。
1953年7月27日,
聯合國軍在板門店簽了停戰協定。
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在報告中說:
“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
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
就可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197653名志願軍士兵,
用血肉之軀鍛造了新中國國威,
用生命換來了立國之戰的勝利。
可以這麼說,
我們今天能有這麼安定的生活,
都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
所以我們每個人,
都應該銘記197653這個數字,
永遠銘記這些“最可愛的人”。
來源:拾遺
【宣告:本號是為服務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決策的官方公益賬號,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