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最可愛的人?
烽火硝煙的戰爭年代,人民子弟兵衝鋒在前,奮勇殺敵,開闢一個新世界!風調雨順的和平年代,一場疫情來襲,人民子弟兵服從命令,雷霆出擊,奔赴沒有硝煙的戰場!基層防控一線,還有很多退役軍人奉獻忙碌的身影。今年“七一勳章”獲得者中不乏退役軍人,如深入學校、部隊、少管所、企事業單位等,開展英模事蹟和革命傳統教育、傾心傳播紅色革命基因的王佔山;如退伍後回到家鄉,投身建設,栽下13萬棵松樹和板栗樹的孫景坤。
無論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年代,人民子弟兵都是最可愛的人!他們中的很多人為了國家,犧牲了,被評為烈士。如戍邊英烈肖思遠、王焯冉,他們雖然走了,但他們的精神永遠留在中華大地上!在我的家鄉,有一位英烈,說起他的名字都會令人肅然起敬,他就是飛奪瀘定橋的勇士劉梓華!
劉梓華1912年出生於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水江鎮上洞村。1929年6月,劉梓華正式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1934年10月,偉大的長征開始了,當時劉梓華是紅四團三營二連的排長。1935年5月初,紅軍強渡天險金沙江後,風馳電掣地繼續北上。當時的情形十分危機,前有“猛虎”(國民黨四川軍閥劉文輝、劉湘、楊森的部隊),後有“追兵”(國民黨中央軍薛嶽部隊),他們“前後夾擊”,企圖一舉消滅中央紅軍。紅軍如果不能迅速渡過大渡河,就可能陷入更危險的境地。而要迅速渡過大渡河,必須拿下瀘定橋。就在這十萬火急的情況下,紅四團接受了奪取瀘定橋的任務。
1935年5月27日清晨,紅四團從安順場出發,沿大渡河西岸,向瀘定橋奔襲。劉梓華和紅四團全體官兵以堅忍不拔的革命毅力,一晝夜急行軍240華里,按軍委預定的時間,於5月29日凌晨到達瀘定橋西橋頭,佔領了西橋頭堡,但狡猾的敵人把橋板拆走了,只剩下13根光禿禿的鐵索。“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在如此艱險的情況下,紅軍沒有退縮,而是勇往直前!劉梓華所在的二連被指定為突擊隊,因劉梓華求戰心切,為人機敏,身材矮小,被批准擔任“突擊隊先鋒”。
5月29日下午4時,全團司號員集中在一起吹起衝鋒號,楊成武慷慨激昂地對戰士們說:“衝過去的我嘉獎,死了的我給你娘當孝子!”隨著一聲令下,所有武器一起向對岸開火,槍炮聲震撼山谷。在強大火力掩護下,劉梓華和勇士們手持衝鋒槍,背插馬刀,腰纏手榴彈,冒著槍林彈雨,爬著光溜溜的鐵索向對岸敵人衝去。敵人驚恐萬狀,萬萬沒想到這種情況下,紅軍還敢衝過來,急忙下令放火燒橋。霎時,東面橋頭上濃煙滾滾,火光沖天。面對熊熊大火,勇士們衝過火海,殺入瀘定縣城,取得了紅軍長征中具有戰略意義的偉大勝利。劉梓華等22名勇士立下了卓越功勳,受到了中央軍委的特別嘉獎。飛奪瀘定橋的成功,粉碎了蔣介石“南追北堵”,欲借大渡河天險將紅軍變成第二個石達開的“黃粱美夢”!為實現紅軍戰略轉移,最終北上陝北結束長征奠定了堅實基礎!
劉梓華戎馬一生,身經百戰,五次榮立戰功,九次負重傷。1951年因患惡性淋疤腫瘤病逝。劉梓華逝世後,華北軍區授予他革命烈士稱號。
和平年代,劉梓華這種大無畏的精神同樣值得我們學習,我國已經順利完成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正在朝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將更多,更艱險,這需要我們有大無畏的精神,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一步一步往前走,最終達到成功!
作者:陳元平
網編: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