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假期的尾巴,明天就要上班了,跟大家簡單聊聊。
今天剛好看到一組資料,是脈脈資料研究院針對目前國內大型網際網路企業,比如位元組、美團、阿里、騰訊等網際網路企業員工的平均年齡進行了統計排序的一項調查,調查顯示,這些公司員工平均年齡均不超過 35 歲。
說白了,意思就是大型網際網路企業員工裡,35 歲之後的很少。
雖然這份資料僅是脈脈使用者的資料分析,但在這裡面,依舊繞不開 35 歲「中年危機」的話題。
我們身處網際網路行業,會有種錯覺,是不是隻有網際網路行業才有35 歲「中年危機」?但實際不是這樣的,我認識的不少其他行業,甚至從事傳統行業的朋友們也都有「中年危機」的擔憂。
關於中年危機這個話題,我以前說過,但架不住依舊有多數人頻繁擔憂這件事情。假期最後一天,再跟大家說幾點:
第一,網際網路年齡這個話題,經久不衰少,不論什麼時候,都有人會提起它。其中被頻繁 cue 到的是 35 歲「中年危機」。
實際上,35 歲只是一個關鍵性的階段,但是不是危機,對每個人而言還是要具體看待的。我們所討論的 35 歲「中年危機」話題,是放在普遍的角度去看待。
沒有政策限制 35 歲,也沒有公司明確表明不招 35 歲,如果有,說明這家公司不成熟,你也可以不用考慮,因為你自己也有 35 歲的時候,為什麼要把這個硬性、普適的年齡作為一個硬性的考核指標呢?不是不成熟,就是蠢和壞。
說句直白的,不論個人還是企業,其實都有「中年危機」。很多人可能不解,公司怎麼會有「中年危機」,公司都不想招我們這年齡的員工了,難道不是我更慘嗎?
你還別說,企業真的也存在「中年危機」。別看現在不少企業執行得風生水起,誰能保證哪天不會因為內在或者外在的因素倒下呢?
大部分公司沒辦法在中國維持 10 多年的發展,這也就導致公司職工年紀還沒增大,公司就先垮了,也就是我說的,人都還沒老,行業集中老死了。而企業一旦倒下,那些沒做好準備的員工,不就自然而然面臨 35 歲的「中年危機」了嗎?
第二,以前講了那麼多關於我們個人的「中年危機」,那你知道企業為什麼會有「中年危機」嗎?其實跟我們個人很相似。
對企業來說,慣性、惰性、行業習俗等成為企業運營和成長的主要動力時,在此之前積累的大量問題就會在這段時間集中爆發出來。
主要表現在,能抓住的機會越來越少,即便看到新機會,也會因為固守原先的保守思維,對新機會意願不強,最終還是退回到自己早已習慣的思維方式當中,用固有的舊思維方法來解決新問題。
這就是大多企業「中年危機」的基本特徵,這些企業因為滯留在「中年危機」當中會逐漸地萎縮,即使不會馬上消失,也會慢慢變得無關緊要。
舉個例子,在中國的網際網路、傳統 IT 行業當中,百度不就是一個典型的陷入「中年危機」的例子嗎?
曾號稱網際網路 BAT 三巨頭的百度,如今不復當年勇。
百度曾引以為傲的搜尋領域,如今被微信公眾號、知乎等分去巨大的流量,本身自建的百家號內容,在微信、知乎等面前失去優勢。自己的搜尋內容裡夾雜著大量廣告,讓篩選優質內容變得更加困難,很多優質的百度貼吧樓主也都紛紛流失。
即便百度現在想努力地想從這種危機當中脫身出來,做了不少動作,換了不少員工,但也不見起效。押寶的人工智慧領域,也未見多大起色,能否成功還是個未知數。所以,至少從目前來看,百度尚未有扭轉下滑的趨勢,換言之,百度依然沒有擺脫「中年危機」。
第三,以前我說過,應對「中年危機」,最好的方法就是讓自己儘早留有一手準備。什麼意思呢?就是你業餘時間要選擇做有線性增長、有長期價值的事情,透過這些選擇,才能讓你找到更多的存在感和成就感。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自己所做的工作,不過就是日復一日地重複,那是因為很多時候做的事情只有改善性價值。比如,不斷處理各種工作上一些瑣碎的問題,雖然這種工作也很重要,但給人帶來的成就感很小,容易讓人失去動力。
拿我自己舉例,本身我自己一個人做自由職業者,日子過得其實算不錯了。為什麼還要選擇走上一條創業的不歸路呢?原因在於我發現,帶領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做點有價值的事情,會讓我更有成就感。
但是,不是每一個人都要像我這樣創業,也不是每一個人都具備創業的資格。所以,在職場中,如果你覺得工作就是重複,那你可以在工作中發起一個小專案,或者在平時發展一些新的業餘愛好。當然,從現實點的角度來講,我希望大家業餘做的其他事情,能夠賺到錢,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解決大多數問題。
不過,也有的人業餘培養的愛好,純粹就是為了讓自己開心,那這個也是無可厚非的。因為不論是哪一個,都是希望它們有特定的價值,能很好地平衡你重複性工作帶來的空虛感,讓你多點成就感。
最後,以前看過一句話,是富蘭克林說的,「有的人死於 25 歲,卻葬於 75 歲」。這句話裡,把 25 換成 35 歲,也是相通的,適合現在有中年危機焦慮的人。
「中年危機」並不可怕,說白了,你以後還可能面臨老年危機等等,但這些都是生命的週期規律,這種反而不可怕。可怕的地方在於,我們過早地陷入固化的思維模式裡,讓自己在固化的圈子裡停滯不前,從而失去了更多變化與成長的可能性。
所以,還是希望大家正確看待「中年危機」這個事情,打起精神,畢竟明天還要上班,幹就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