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的豬肉價好像“過山車”一樣,從2019年的每斤超過45元的超高價持續下跌到現在的每斤10元左右,起伏非常大,養豬人出欄一頭肥豬的利潤從超過1500元以上下跌到虧本1300元以上,養豬人和消費者真是一頭霧水,是什麼原因造成近年豬肉價一降再降呢?
一是2019年年底發生的非洲豬瘟疫病惹的禍,2018年下半年發生的非洲豬瘟疫病傳播速度很快,很快大陸各個省區包括海南省在內都感染非洲豬瘟疫病,豬場周邊發現豬瘟容易殃及池魚,為了控制非洲豬瘟的擴散,通常對附近的生豬都要進行處理的。一時間,國內的豬肉價格是先發生暴跌然後出現暴漲,我們這裡的豬肉從每斤10元左右下跌到7元左右。短時間內,國內生豬存欄數量大幅度減少,據農業農村部400個定點監測縣的資料顯示,2019年8月生豬存欄同比下降了38.7%,能繁母豬存欄同比下降了37.4%。市場肥豬供不應求,造成豬肉價格暴漲,2019年6月份後,國內各個地方發生了豬肉價格暴漲,我們這裡豬肉價從每斤7元左右暴漲到45元。2019年下半年,國家為鼓勵人們養豬,恢復生豬養殖,出臺了養豬的優惠政策,國家最高給養殖企業500萬補助,還有各種補貼和獎勵,吸引了大量的企業跨界投資養豬,國內規模養殖企業數量增加明顯,國內規模豬場從去年年初的16.1萬家增加到目前的18萬家,國內生豬養殖飼料迅速恢復,出欄肥豬供大於求。
二是這幾年養豬界非常混亂,在養豬紅利時期湧入養豬業的企業比較多,良莠不齊,相互競爭,不按規矩出牌,新進入養豬行業的企業大多數是養殖業的門外漢,這些企業對生豬養殖規律不清楚,不懂生豬的經營與管理,大多數企業仍然是以工業管理模式組織生豬生產,沒有按照市場的需要而進行生產,一見養豬利潤確實高,不顧一切地簽訂養殖合同,大量養殖生豬,短時期內超過了市場的需求量。這些養殖企業在春節後豬肉消費的淡季持續大量出欄肥豬,同時養殖超大肥豬,使肥豬上市量大幅度增加,形成了供大於求的狀況。肥豬價格從年初就開始持續下跌,豬肉銷售價格低到個位數,比一些蔬菜價格還要低,真的豬肉下跌到白菜價。
三是養豬企業的競爭,養豬業進入紅利時期後,一時間大量的社會熱錢湧入了養豬業,養殖企業數量增多,國內規模豬場從去年年初的16.1萬家增加到目前的18萬家。原來的養豬大佬們就不容易控制生豬價格和養豬利潤,豬肉價格的話語權即將丟失,一些老養殖企業採取不惜血本地人為地大量增加春節後的淡季肥豬出欄數量,這種競爭使肥豬銷售價格持續下跌,致使新進入養豬業的養殖企業虧本慘重。一些新進入並且資金不雄厚和經營能力差的養殖企業就會因為競爭失敗而放棄養殖,就會被淘汰出局,迫使體單力薄的企業儘快退出養豬業,重操舊業,競爭減少了,養豬業就會重新洗牌,新的壟斷就會形成。
四是近年國內進口的豬肉增加幅度比較大,由於消費需求顯著增加,加之國內產量波動, 2020年進口豬肉439萬噸,比2019年增加109.3%,而在今年,我國再次加大了對豬肉的進口。3月份的海關公佈的最新資料來看,豬肉、豬雜總計進口58萬噸,同比大增10.3%。一噸豬肉以及豬雜碎價格是17170元,也就是說一斤豬肉8.58元。1-3月份累計進口了147萬噸,同比大漲了18.9%。進口的凍豬肉價格低,大量的進口豬肉加劇了國內豬肉價格的進一步下跌。據說有的肉食品加工企業儲蓄上百萬噸進口豬肉,顯然大量進口的低價豬肉將抑制國內生豬生產,抑制肥豬價格的反彈。大量低價的進口豬肉上市,使市場豬肉價格保持在最低的價位上,國內生產的肥豬價格將長期停留在低價位上。
五是消費量嚴重不足,旺季不旺,今年國內疫情控制比較好,旅遊業和餐飲業已經恢復,奇怪的是餐飲業銷售的豬肉類菜餚、早餐價格仍然是在豬肉高價期間的價格,絲毫沒有下降,消費者就餐率沒有增加,導致豬肉的消費量增加不明顯。引起豬肉消費量不足的原因可能是由於屠宰企業壓價收購肥豬,抬價銷售白條豬使零售價格居高不下而造成的。
六是今年的肥豬價是有人操作的,養豬人都知道,只要肥豬價格稍微有漲價的趨勢,馬上就會有大量的肥豬出欄,造成肥豬一直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況,該漲價的時間不漲價,旺季不旺。常規情況下,肉食品消費的淡季一般是從春節開始,端午節逐漸結束,今年如五一節、清明節豬肉消費量沒有增加,肥豬價格一直萎靡不振,國家已經收儲多次,存欄肥豬已經不多了,往年已經進入了豬肉的消費旺季了,今年,肥豬價格止跌回升緩慢,甚至有的養殖企業在現在這樣低的價格下仍然繼續傾銷,很明顯今年的肥豬價是有人操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