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次是撿回一條命啊!”
53歲的張女士怎麼也沒想到,
因為4顆止痛消炎藥,
她一腳踩進了鬼門關,
經歷全身換血,
在EICU躺了半個月。
3天前腹痛腹瀉
吃完藥病情反而加重了
張女士是夜裡11點多由救護車從慈溪送到寧大附院急診科的。
“臉色蠟黃,呼吸微弱,意識也模糊了。”接診醫生看到張女士就意識到問題嚴重。一測,血壓的上壓和下壓分別只有70mmHg和50mmHg。隨後的檢查,更讓醫生的心都揪了起來。
張女士的血檢報告發現血象異常增高,黃疸超標10倍多。同時,肝臟、腎臟、心臟多個系統存在多器官功能衰竭。張女士被送至EICU做進一步治療。
據家人描述,張女士3天前出現腹瀉腹痛、噁心嘔吐症狀,自己吃了一些藥,但是腹瀉腹痛沒有好轉,反而加重了,發展為頭暈、乏力。家人將其送至當地醫院,不料輸液時,張女士面板上一個小小的針孔血流不止,半小時也沒止住。當地醫院考慮到其出現凝血功能障礙,建議轉院。
4顆常用止痛消炎藥惹大禍
該院EICU主任甘永雄回憶:“根據病歷資料,一開始懷疑是不是闌尾炎穿孔,有些症狀能對上,但總覺得不像。”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張女士出現如此兇險的狀況?
甘永雄想起了10年前進修時大年夜碰到的一個病例——患者因為擅自服用了4顆泰諾被送醫,最後,因肝功能嚴重衰竭而死亡。兩人的症狀很像。
詳細詢問家屬後,初步找到了病因。
家屬說,張女士平時感冒、發燒不舒服,都會服用“散利痛”這一常見的止痛消炎藥。這次不舒服,先是吃了2顆,想著睡一覺就能好;醒來又吃了2顆,結果就沒力氣下床了。
甘永雄說:“散利痛”的學名叫“複方對乙醯氨基酚”,是一種非類固醇消炎藥,也是處方藥。常用來抗感冒,止痛、退燒、消炎,可用於治療經痛、偏頭痛,和類風溼性關節炎,感冒不適。
後續的檢查和治療,也證實這4顆小小的藥片恰恰是張女士病情兇險的罪魁禍首。
“當時病人全身出血,類似於我們常說的‘七竅流血’,連牙齦都在出血。只能進行大量輸血,一次都是20多袋,輸入2500毫升的血漿。”甘永雄回憶,大量輸血後,病人的血壓慢慢回升,凝血功能也逐漸恢復。
平時服藥沒事,為何這次出事?
服藥服用過量!
甘永雄說,服用該藥物產生不良反應或副作用的事例確實並不常見,張女士的情況則恰恰就是與該藥物相關的罕見病例,引起了全身炎症反應綜合症。
那為什麼張女士平時服用“散利痛”就沒有明顯的副作用,偏偏這次吃足苦頭呢?這是藥物過敏嗎?
甘永雄解釋:張女士這次服藥時,還伴有闌尾炎急性發作,身體素質比較差,人比平時虛弱。這些都是導致藥物引發全身炎症反應綜合症的誘因。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藥物服用過量。該藥物本來應該早晚各服用1顆,張女士則是在午睡前後分別服用2顆,嚴重超標。
提醒
別擅自購買、服用處方藥
甘永雄說,臨床中,像張女士這樣擅自服藥並導致嚴重後果的病例有不少。之前有一位需要服用甲減藥物的老人,在藥店錯買成甲亢類藥物,釀成了悲劇。他提醒市民:服用藥物,尤其是處方類藥物的時候,一定要遵循醫囑,不要擅自購買服用,也不要盲目加量。
以張女士為例,她這次腹瀉由闌尾發炎導致,本應服用抗感染的藥物,而非服用止痛、止瀉類藥物。生活中,不少人為了“藥效更好”盲目加大服藥量,這是誤區,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甘永雄特別提醒:一旦出現張女士這種情況,應立即停用藥物,並大量飲水加速藥物的排洩。同時,第一時間前往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來源 寧波晚報記者 王穎 通訊員 朱依瓊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李林蔚 題圖來源:IC photo 圖片編輯:邵競
來源:作者:寧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