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梯,是重慶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維繫著新重慶人和老重慶之間的記憶紐帶,5年前,十八梯封閉的時候,多少人扼腕嘆息,多少人不捨離去?
如今經過5年的升級改造之後,十八梯終於在國慶節涅槃重生,重新開放了,我從網上看到十八梯人山人海、接踵摩肩,我相信其中游客更多的是老重慶人。
其實在十八梯開放前2天,我已經提前去打探過,重新整改、升級的十八梯真的值得期待,它不僅保留了老十八梯的整體框架,而且增加了許多有意思的店鋪。
首先,十八梯位於解放碑日月光廣場對面,它連線了重慶的上半城和下半城,一條石板鋪的老街從山上蜿蜒到江邊,吊腳樓、小磚房、棚戶房,就那麼相互依偎著在山間,中間又生出蜘蛛網一樣的小巷子。
十八梯並不是只有18級樓梯,而是指在明清時期,這片區域有一口古井,從居民區走到古井正好18級梯子,因此這一整個區域都叫十八梯。真實的十八梯是街道縱橫、巷子彎彎繞繞的,如同血管一般的。
在19世紀以前,十八梯除了居民區外,也是一個格外繁華的商業街,尤其是靠近碼頭的地方,船來船往、商賈雲集,各種人生百態,各種生意買賣碰撞並存,可謂“重慶版清明上河圖”,絕對的CBD中心!
隨著重慶的發展越來越好,解放碑一帶逐漸繁華,十八梯的陳舊、破敗則顯得格格不入,甚至有人說十八梯是重慶的貧民窟。
不過,那時候的十八梯確實絕大部分吊腳樓和瓦房都已是危房,即使它充滿老重慶的韻味,即使本地人無比熱愛那份市井氣息,但它依然逃不過升級改造的命運。
那時候,走在擁擠的街道上,依舊可以看到棒棒軍、修鞋匠、買耗子藥的、買攪攪糖的、收舊傢俱的…我認識一個朋友在這裡邊的小獨棟上開了家咖啡館,我常常週末來此,坐在院子裡,喝咖啡、吃蛋糕,感受那份難得的寧靜。
那麼,升級版的十八梯成了什麼樣呢?它是否是你心中的模樣?據說十八梯有5個入口,最方便的一個應該是較場口地鐵站4號口對面。它正好處於十八梯最高處的起點位置。
走進去,便是十八梯梯坎的制高點,從這裡看下去,階梯蜿蜒而下,時隱時現,很多人都覺得那又高又陡的階梯特別眼熟,石板也很陳舊的樣子,我估摸著是以前的石板按曾經的一模一樣的次序鋪的。
最親切的是,老街旁幾棵老黃葛樹依舊在那,沒有缺一根枝椏,就連那歪脖子的姿態也沒變,他們被很好地保留了下來,我一直認為他們是十八梯的標誌性存在,也是街道興衰的見證者。
以前髒亂差、臭氣熏天的小街小巷,如今煥然一新,變成了時髦的咖啡店、飲料店,同時在核心地段,還開了一家榮昌陶,它可是中國四大名陶之一,是重慶的驕傲,你也能看到不少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產店,展示著重慶的文化和藝術。曾經的一人巷如今修整得乾淨整潔,不失為一個拍照打卡的好地方。
我發現十八梯裡還有幾個特色餐館,其中一個是陸稿薦,他是重慶非遺,另一個是巷巷油茶,之後一定要找個時間去吃一碗油茶!
十八梯的巷子還是那些熟悉的巷子,只是比以前乾淨整潔了,也去掉了那些老化的電線,看起來更安靜美好了。
有人說,現在的十八梯沒有了那些修鞋鋪、打鐵鋪,全是網紅店,根本沒有老重慶的感覺,但現在又有多少人還會去修鞋鋪消費?又有多少人去打鐵鋪鍛造工具呢?老奶奶編制的竹簍也無人問津,很多人可能連棒棒都幾年沒請過了,那麼這些店鋪就已經不適應現在的消費需求,十八梯從前是商鋪林立,如今依然是,只不過它的店鋪被時下人們所需要的取代。
也有人說,還是以前的十八梯更有老重慶的感覺,舊舊的,很有市井氣,殊不知,沒有人願意住在髒亂差的危房裡,充當看客眼中的風景!
如果有時間,記得去十八梯看看,或許你的記憶會復活,剛開街的十八梯或許過於匆忙,但我也希望他可以多多填充一些讓人懷舊的小吃、伴手禮,我甚至希望有一天可以吃到沿街挑著賣的涼粉涼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