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觀察者網10月7日的報道,中美雙方代表早前在瑞士蘇黎世舉行了高層級的會晤,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會後中方代表楊潔篪主任也發表了相關講話,表示中美關係事關重大,影響的是世界前途和命運,中方重視拜登政府所表達出來的積極態度,同時希望美國能夠在涉臺、涉港、涉疆、涉海以及人權等領域停止干涉中國內政的行為。中美雙方同意共同採取行動看,讓受損的雙方關係重新回到正軌。楊主任這番發言,證明這次對話雙方談得還算是比較愉快,其中三個重要資訊值得關注。
第一點是中方一定程度上認可了拜登近期的一系列示好行為,比如主動邀請中方領導人通話,授意釋放孟晚舟等。不管美國人是出於什麼目的,至少拜登是在朝著中美友好的方向在前進,這一點還是值得肯定的。中美關係的障礙從來不在中方這一邊,相反中方一直秉持開放的態度,在等待美國作出改變。
美國在年初和年中的兩次會談中碰了一鼻子的灰,布林肯領回去一句“美國沒有資格說從實力和地位的角度出發”,舍曼更是直接帶回“兩份清單”。在這之後,美國才真正開始意識到,之前的行為是中方無法接受的。雖然說改變來得晚了一些,但是好歹第一步已經踏出去了。
第二點則是關於中方的訴求,楊潔篪主任提到了涉港、涉臺、涉疆、涉海以及人權等諸多領域,總結成一句話就是美國立刻停止繼續幹涉中國內政的行為。中方要的不僅僅是美國方面一點點小小的改變,而是實實在在的從根本上平等對待中國,放棄“居高臨下”的想法。這一點其實比較困難,美國人在這些問題上態度一直比較頑固,要想他們放棄並不容易。
但是從現實角度講,現在是美國有求於我們,他們就應該作出讓步。這一次楊主任和沙利文的會談實際上是在給中美領導人會談爭取機會,美國希望能夠在氣候峰會上促成拜登和中方領導人的直接會面,那單憑之前的些許“誠意”肯定是不夠的,美國還要繼續努力。
最後一點就是中美雙方在結束這次會談後,還將進行更多的的努力,幫助雙方關係重回正軌。這裡沒有提及具體的細節,但是不難猜出雙方可能的行動,外交上繼續保持對話溝通,經濟方面雙方代表肯定是在氣候峰會前會有一次接觸,南海這一塊美國可能會降低“出勤”頻率。
這也是在暗示美國,按照天津會談“清單”上的內容,一點一點落實,中美領導人會談才有希望。美國如果想忽視中美之間目前存在的各種問題,想要直接地解決他們想要解決的麻煩,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中方不是救苦救難的菩薩,還是敞開天窗說亮話來得好。
中美會談以後會有很多次,這是沒辦法的事情,隨著中國的國際地位越來越接近美國,中美之間需要重新談談的內容和領域只會更多。不僅僅是外交會談,以後民間的直接交流恐怕也會更多,中美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