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4日,岸田文雄正式就任日本首相,這是自1885年伊藤博文廢除太政官制,實行內閣制以來,日本共誕生的第64位首相,同時也是第100任首相。
日本第100任首相:岸田文雄
19世紀80年代,日本明治政府專門派遣伊藤博文赴歐洲考察憲法,以訂立適合日本的憲法。正是在伊藤博文的建議下,仿照德國憲政的日本憲法生效。
憲法生效的5年前,1885年12月,日本開始實行內閣制,選舉專門的內閣總理大臣(首相)行使最高行政權,此時正值日本明治天皇時期。
然而,從明治天皇到今天的令和天皇,只經歷了5位天皇,分別是名為祐宮睦仁的明治天皇、名為明宮嘉仁的大正天皇、名為迪宮裕仁的昭和天皇、名為繼宮明仁的平成天皇、名為浩宮德仁的令和天皇。
令和天皇夫婦
就在這5位天皇時期,卻產生了100任首相,平均1位天皇的在位時間就要產生20任首相,那麼日本天皇和日本首相兩者之間誰的權力大呢?
我們以1945年日本昭和天皇在二戰中宣佈投降的日子為分水嶺。
從1868年明治天皇推行明治維新的資產階級革命到1945年昭和天皇投降,這77年的時間裡,日本天皇掌握著最高實權,屬於萬人之上的大日本帝國扛把子。
儘管伊藤博文著手建立了歐洲資產階級式的內閣制度,但也沒有撼動天皇的權威,反而他領導的日本樞密院所頒佈的大日本帝國憲法還捍衛了天皇在日本至高無上的地位和絕對無限的權力。
期間所產生的42任日本首相確實行使日常的最高施政權,但他們都需要對天皇負責,而非對日本的議會機構負責,包括日本首相本人都需要由天皇任命,並授權組建內閣。
比如擔任第40任首相的甲級罪犯東條英機,他在1941年11月18日正式成立內閣時,就得到了昭和天皇的授權。在此前一日,昭和天皇還特意召見日本陸軍最高領導機關的一把手陸軍大臣東條英機,一方面晉升他為日本陸軍大將,另一方面誥命他以現役軍官身份擔任新一任首相出面組閣。
東條英機是一個心狠手辣、在日本軍界擁有極高影響力的軍方人物,連他都要乖乖地服從昭和天皇的領導,並接受天皇的任命,擔任日本的政府首腦,可見天皇的政治地位確實在日本首相地位之上。
不過,到了1945年日本戰敗後,就不一樣了。
從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投降至今,日本天皇與首相的職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1947年5月3日所實施的《日本國憲法》,正式確立了日本議會制君主立憲制的政治制度,規定了首相和天皇的職責、所擔負的角色。
日本在美國人的“幫助”下,全面改造了政治、軍事、經濟等各個方面。尤其是政治方面,日本也實行美國式的三權分立制度,最高立法權由參眾兩院組成的國會行使、最高司法權由最高裁判所行使、最高行政權由首相領導的內閣行使。
日本天皇在三權分立制度下,沒有任何“容身”之地。
可能有人在想,日本天皇是不是還掌握著負責防務的自衛隊統帥權呢?
其實不然,日本自衛隊的最高統帥是首相,其最高軍事決策機構屬於首相領導的內閣會議,天皇連象徵意義的日本自衛隊統帥的職銜都沒有。
這與世界上所有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國家的軍隊領導權存在很大區別。
比如柬埔寨王國也是實行君主立憲制,但是柬埔寨王家軍的最高統帥是國王,儘管他沒有王家軍的最高指揮權,可國王有統帥的頭銜。
還有荷蘭王國也是一樣,荷蘭軍事的最高統帥是亞歷山大國王,作戰指揮權歸屬荷蘭首相。
到了日本這裡,首相既是自衛隊的最高統帥,同時又享有作戰指揮權,包括海陸空三大自衛隊的高階軍事將領任命都是由首相負責的,天皇沒有插手的資格。
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長山崎幸二
比如相當於軍隊總參謀長職位的日本防衛省(相當於國防部)統合幕僚長山崎幸二就是由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主導的內閣會議親自任命的,統合幕僚長屬於日本自衛隊武官軍階最高長官。
即使如此,天皇也並非毫無用處。
天皇還是日本的國家元首,行使任命首相的權力。當然了,這是在日本眾議院選出首相之後,象徵性地交給天皇任命,天皇對首相人選沒有任何否決權,只能表決透過。
另外,當有外國元首來訪日本,會由天皇對等性迎接招待,只是具體事務交給首相去談罷了。而天皇出訪國外時,他就會享受日本國元首的禮遇。
楊尚昆主席在北京為平成天皇舉行歡迎儀式
比如199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20週年之際,平成天皇和美智子皇后應中國國家主席楊尚昆的邀請,於10月23日至28日對中國進行友好訪問,這是日本天皇兩千多年來首次訪華,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次訪華,無論是國宴,還是歡迎儀式都是由楊尚昆主席以國家元首的身份進行的。
如果是日本首相來華,那麼他在歡迎儀式上就只能享受作為政府首腦的19響禮炮,而非天皇外訪所鳴放的21響禮炮。
這個角度就說明了日本天皇在禮遇尊卑上要優於日本首相。
總之,日本天皇雖然是日本國的虛職元首,無權干預、討論內閣政府的任何有關政治、軍事話題,但是在國家地位上屬於日本人的精神領袖,受到日本國民的崇高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