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月8日,時間彷彿永遠的定格在這一天,偉大的新中國總理周恩來在這一天離開了人世。國內外各大媒體紛紛報道此事,一時間整個國家炸開了鍋。有人不願接受這個事實,有人為巨星隕落而傷心,有人為此哭泣不止。
在周總理遺體離開醫院的那天,附近的居民以及從外地趕來的群眾全都聚在十里長街,為周總理送行。全國人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哀悼這位把“為人民服務”做到極致的總理。
從兒時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開始,周恩來的夢想便和整個國家的人民聯絡起來。兒時發奮讀書是為了國家,長大成才的入黨參軍也是為了國家,再到不顧個人安危出席多次國際會議,前往多個國家進行外交工作更是為了這個他深愛的國家。
終日為國事而操勞,他能留給家庭的時間並不多,更由於種種原因,導致他和一生的愛侶鄧穎超沒有孩子。或許,對於周總理來說,中國是他的孩子,他為了中國而傾其一生。
周總理逝世訊息被世人得知後,看看世界對於周總理逝世報道文字裡的溫度。
各國高度評價周總理,這背後是周總理畢生的奉獻
周恩來逝世的訊息,一經傳出,許多外國媒體也及時報道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新中國總理。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國際形勢瞬息萬變,為了控制輿論力量,外國媒體對新中國的報道和描述褒貶不一,魚龍混雜。
但是對周總理逝世的報道以及對周總理的評價,卻不約而同地表現出高度的讚揚,讓我們從外國媒體的文字裡感受了他們的溫度,瞭解外國媒體眼中的周總理。
英國媒體路透社發表了一篇關於周恩來的宣告,聲明裡誇讚了周恩來的風度,讚美了他的學識和遠見,更是稱讚他極為高超的外交能力。
原文是這樣寫道的:我試圖去尋找一種方式來描述周恩來在外交上的智慧,但是無論用什麼方法去描述又總是覺得不夠準確。路透社的這句話,其實點明瞭周恩來在外交方面的貢獻良多,並非一些詞,幾個句子就能概括出來。
法國媒體在發文悼念周恩來時,也對周恩來個人進行了高度讚美,從人格魅力到外交能力都一一做了高度的評價。
美國的新聞媒體在周恩來逝世當天釋出的相關報道,顯示出對周恩來個人十分尊敬,還對周恩來做出了相當高的評價。
日本的報道除了悼念周恩來以外,也對周恩來的作為高度讚譽,甚至還用“巨星隕落”這樣的字眼來形容周恩來逝世……
中英的外交關係能夠建立起來確實是實屬不易,周恩來竭盡全力讓許多西方國家瞭解中國,英國便是其中之一。
法國與中國的外交關係能夠建立克服了許多困難,在當時法國是承認兩個中國的,但在周恩來的不懈努力之下,法國最終承認了只有一箇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
抗美援朝戰爭使得中美兩國關係特殊化,但在周恩來的努力下,中美關係開始慢慢走向正常,周恩來在職期間尼克松多次訪華便是最好的證明。不僅是中美關係特殊,中日關係也在抗日戰爭的歷史下顯得尤為特殊。
中國反日的氛圍一直濃厚,可中日關係正常化的需求卻日益強烈,周恩來採取淡忘仇恨,攜手向前才的外交政策。中日關係得以邁出艱難的第一步。
在周恩來逝世之時,凡是報道了這一訊息的國家,字裡行間都流露出惋惜之情和對周恩來個人的高度讚美。周恩來逝世牽動了多國人民。對於國人來說,我們從此又少了一位外交能力高超的外交官,對於其他國家來說,他們少了一座瞭解中國的橋樑。為此他們感到惋惜。
除了外國媒體對周總理評價甚高之外,多位國家領導人也在獲知周恩來逝世訊息時,對周恩來個人進行了高度評價。
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說道,從政多年,周恩來的敏銳、通達是他之前從未見過。為此,他還說周恩來是他見過最偉大的一位領導人。時任美國國務卿基辛格稱周恩來是他公職生涯中遇到過最有魅力的人。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係特別好,兩國的外交關係被稱為中巴友誼。周恩來的逝世,不僅牽動國人的心也牽動了巴基斯坦國人的心,是周恩來才使得中巴外交關係走向這般要好。當時巴基斯坦的領導人對周恩來的逝世發表了哀悼,也向中國表示了最深切的哀悼。
當時朝鮮最高領導人更是說出“周總理是朝鮮人民永遠的好朋友”。
在周恩來誕辰一百週年之際,國人都在緬懷周恩來時,外國一些政要也緬懷周恩來。當時基辛格在接受駐美記者的採訪時說道:“我對周恩來是有感情的,如果你不是中國記者,我還真抽不出時間”。
周恩來個人魅力以及能力,確實跨越了時間和空間,讓許多外國官員仍舊能夠在他逝世多年之時記得他。
關於周總理逝世的新聞報道,雖然大抵相同,但每一篇都有著不一樣的感情,正如各國都和周總理有過不一樣的交往,那感情的深度自然不一樣。
不過,總的來說,外國媒體的評價都是正面的,都是散發了暖意和光芒,如同冬日中一道暖陽,將他們的溫度都一一體現在了報道的文字上,讓人們看到即使在外國媒體眼中,親愛的周總理的形象也是非常正面的,讓人們相信外國媒體用來形容周總理的文字是發自內心的。
大家可能有所不知,周總理甚至連自己的骨灰都沒有留存在世,周總理明確表示:死後火化,不保留骨灰,把他的骨灰撒向祖國的山山水水。
這種打破世俗傳統、敢於挑戰一切舊習俗的做法,可以說很有周總理的個人風格。他要和這片他深愛的大地和他深愛的人民群眾,永遠在一起。
為新中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一生
縱觀周恩來總理的一生,就明白為何在當時的國際環境下,周總理依然能得到世界各國的盛讚。
周恩來於1898年出生在江蘇淮安,和很多偉人一樣,他從小就表現出一種獨特的氣質。課堂上,當週恩來的老師問同學們:大家是為什麼而讀書,每個小孩子都在七嘴八舌地說著自己的夢想,想象著自己的未來。
唯獨周恩來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他這句話包含的感情非常深刻,而且對於年紀小小的他們來說,這個理想實在太宏大了,引得班上的同學們紛紛投來了詫異的目光,周恩來也毫不在意。我們後人也知道,他的確用畢生來實現這個目標,也用言行去實踐自己說的這句話。
周恩來雖然出生在官僚家庭,但是他的求學路並不輕鬆。年幼喪母,他只能跟隨父親生活,可好景不長,他的父親也要常常外出工作。
因為生母和養母都去世,花了很多錢,導致家道中落,父親不得不離家謀生。年僅十歲的周恩來,除了照顧弟弟以外,還要繼續上學。
就這樣,他克服了許多困難,在學習的路上越走越順。多年來的勤奮好學,使周恩來養成了堅持學習的習慣,為日後的革命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從1927年起,周恩來就一直是中國共產黨核心領導成員之一。從抗戰時期一直到新中國成立,他都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抗戰時期的為國為民,讓許多戰友和老百姓都將他銘記於心,才有了後來十里長街送總理。
作為開國總理的周恩來,在上任之後更是沒有一刻停下來休息,反而是比之前更加努力工作,生怕自己多休息而耽誤了祖國發展的事業,耽誤了百姓生活變好的速度。
在他擔任總理的26年裡,他在黨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上做出了不少貢獻。黨和毛澤東領導著剛獲新生的新中國,摸索一條屬於我們自己的道路,而周恩來則肩負著新中國經濟建設主要組織者的重任。
剛成立的新中國是一窮二白,外交方面也是白紙一張,為了使新中國建立起較為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他耗費了大量心血,為了能夠與別國建立外交關係他更是日夜操勞,茶飯不思更是常態。
他提出“生產是我們新中國的基本任務”,因為他深知經濟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以至於在後來的朝鮮戰爭到來時,他才能夠妥善處理戰爭與建設的關係。他也提出了四個現代化的思想,這一思想的提出使得新中國各方面的水平在成立不久後便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外交方面他也做出了許多努力,他在任時中美破冰成功,與日本邦交正常化,我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同許多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並且與這些國家進行了多方面的交往,使得我國的國際地位有所改變。
天有不測風雲,在周恩來為了人民的幸福奮鬥之時,他的身體卻查出了許多問題。周恩來體重最輕的時候僅有61斤。在查出患有膀胱癌時,周總理並沒有遵醫囑:進行休息,多喝水。
在國家與個人面前,很顯然,周總理選擇了國家。膀胱癌需要多喝水來延緩病情,可多喝水又面臨著上廁所次數多的情況。周恩來每天都要接待大量外賓,他為了讓外賓感受到中國的誠意,而拒絕了醫生要求其多喝水的建議。除了不按照醫生說的多喝水外,他還不好好休息。
他的無私付出使得他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可中國的外交事業卻在他的努力下蒸蒸日上。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周恩來的身體變得越來越差,直到1973年周總理被警衛秘書發現周總理出現尿血現象,周恩來這才從“前線”退下來。
即使退下來他心裡還是想著許多關乎人民利益的事情。在決定前往醫院治病時,還不忘把工作事宜交接完畢。在醫院依舊關注每日的新聞報道,不能自己讀報紙就叫工作人員念給他聽。
1976年1月8日周總理去世了。他生前最後說的一句話是“我這裡沒有什麼事了,你們還是去照顧別的生病的同志,那裡更需要你們”,這次周總理終於能好好的休息了。為一個國家忙活了大半輩子,人民永遠記得他。所以周總理逝世的訊息傳出後,舉國悲痛。
北京群眾自發前往周總理靈車經過的地方,目送周總理走完最後一程。
不忘周總理
時至今日,離周總理逝世已經過去了45年,中國的面貌煥然一新。如今的盛世,也如周總理所願。從周總理逝世的那一刻起,他為人民所做的一切註定終將被人民所銘記。
若不是周總理對外交事務不斷堅持和付出,中國外交要達到現狀,恐怕還要多努力許久。正如基辛格所說“他個子不高,卻能夠憑直覺猜到對方的心理活動,並且以他超人的智慧和能力壓倒談判對手”。
周總理在外交工作方面的辛勤努力和他獨特的人格魅力,使得剛成立的新中國能夠在短時間內與多國有了第一次外交。他的才智過人讓他在外交工作上叱吒風雲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他處理事情的能力讓與他接觸過的人連連稱讚。
正是這些,才有了周總理逝世多年後,仍然有來自全球各國的人都緬懷他。
周總理的才華,讓中國外交工作的進展比想象中的速度要快很多,並且讓多國外交工作人員為之折服,使得百廢待興的新中國在建設之路上走得更快更遠。
周總理的功績,人民永遠不會忘記。從加入中國共產黨起,他就將他餘下的生命都投入到了為人民服務中。
抗戰時期他出謀劃策,不懼生死一直奮鬥在一線,和平年代他依舊衝在最前線,為人民謀幸福,周總理用了大半輩子去書寫。如今盛世如周總理所願,人民幸福,國家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