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姿勢叫谷堆,有一種不服叫咋卓
有一種喜歡叫得勁,有一種土叫坷垃
有一種遊戲叫藏老木
有一種打招呼叫恁上哪兒去勒?
有一種回答叫中中中!
河南方言很多,廣義的河南話是中原官話,使用範圍不只是河南。狹義的河南話指河南境內,卻又包含很多種方言。
其實即使一個縣的口音都不一樣。如果你以為不一樣只是一點點就大錯特錯了,比如山區和平原,黃河南北兩側。尤其在豫北,平原和山區差別明顯,差別之大甚至同一個縣的都聽不懂。究其原因,豫北多數地方屬於晉語的邯新片(河北邯鄲–河南新鄉)。豫北沿太行山幾乎都一樣的情況是山區口音更重,更接近於山西,但又區別于山西。平原地區更接近於河南卻又很不同於河南。
南有黃河,北有太行山,一方面對方言的形成形成了一個穩定的環境,另一方面對於方言的傳播又形成了阻礙。豫北方言平原地區的特色是中原官話的詞彙,晉語邯新片的發音。比如典型的“中,得勁,木有,恁”之類的通用詞彙,很多很多。如果仔細對比與區分,豫北方言其實是一個過渡地帶,從山區到山前丘陵,再到平原,口音逐漸接近於中原官話。
整個河南口音分為兩大系:晉語系與河南官話。晉語系主要分佈在豫北的焦作、新鄉、安陽,其餘地方大部分為中原官話區。河南的晉語系主要為晉語邯(鄲)新(鄉)片,其中又分為兩個小片:獲(嘉)濟(源)小片和漳(臨漳)磁(磁縣)小片,所有的河南晉語系都跑不出這兩個小片範籌。邯新片是山西話向中原官話和冀魯官話的過渡階段,最明顯特徵是陰入字保留入聲讀法,陽入字舒化。
河南話其實是鄉土味道比較重的,不像吳儂軟語那麼洋氣。聽不習慣的時候覺得挺土的,但是河南話很容易聽懂。這可能是因為山西受到地形特徵的影響,導致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兩個村可能說的話都不一樣,所以“山西話”是一個外行的提法,山西每個地方的口音都不一樣,晉北的大同話接近包頭口音,晉南的運城又比較像陝西話,所以差別實在太大了。但是河南由於多平原,即使每個地方有差別,差別也不像山西那麼明顯,所以不管在春晚舞臺還是影視劇中,總會出現操著一口河南話的角色。最有代表性的標籤就是那個“中”!真的是深入人心啊!
一直以為所有河南人都說“中”,直到有一次聽到商丘人說了一聲“管”,小編都蒙了!“管”到底是管什麼呢?到最後才知道“管”和“中”一樣,都是“可以”“行”的意思,可以說蜜汁尷尬了。
用河南話搞笑的《泰坦尼克號》對白:
畢竟,大多數人第一次聽到河南話,都是靠的影視劇這個神奇的現代傳播手段。
好好的一句問候的話,突然蹦出來一句河南話:妮兒,弄啥哩啊。
好好的一個生氣的場景,突然演員來一句:你個鱉孫!
全中國都懂的河南話
河南話雖然流行於中原地區,但是和普通話的發音比較接近,很容易聽懂。這就導致了不少電影裡,都有河南話的臺詞出現。
河南話真的很神奇。除了吵架,你認為的罵人都不是在罵人,河南話裡的B啊,diao啊有時候只是語氣詞而已,在鄭州待個一年,相信你也能張口就來還不帶臉紅的。
河南話不僅說起來抑揚頓挫,專有詞彙也是多的嚇人。
有一種聰明,叫能類不輕;
有一種愚蠢,叫信球貨;
有一種漂亮,叫可排場;
有一種瀟灑,叫可光棍;
有一種炫耀,叫鬼撅;
有一種趕時髦,叫燒包;
有一種開心,叫怪得勁;
有一種空虛,叫可桌急;
有一種成功,叫弄類不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