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漫卷,激起黃沙無數;殘陽夕照,壯士血染征衣。
數千太平軍筆直地佇立於寒風之中,如同一尊尊亙古就存在於江淮平原上的雕像,無聲而肅穆地與時間對峙。
只是那一雙雙血紅的眼睛和此起彼伏的低沉呼吸,讓人感覺到這種刻意壓制的靜默裡,似乎蘊藏著隨時準備吞噬一切的可怕力量。
遮天蔽日的長槍如同刺破蒼穹的鋼鐵叢林,明亮的鋒刃在夕陽的餘暉下反射著森冷的光澤,頭頂的紅巾彷彿一片血色的海洋,和著旌旗的舞動在北風中獵獵作響。
隊伍之前,主帥賴漢英高居馬上,眼神拂過那些在戰火洗禮中早已無比堅毅的面孔,注視著那一雙雙經歷生死後更加從容的眼睛,然後血脈僨張地怒吼道:
“今日行兵,只救揚州兄弟,揚州圍解,你我同迴天京。揚州陷落,我等一併戰死,誓不生還!”
悲壯而雄渾的聲音在廣闊的原野上回蕩,激勵著在場的眾人。
緩緩拔出佩刀,率眾策馬而出,“全軍隨我,血戰清妖!”
山呼海嘯的吶喊聲中,賴漢英沒有回頭,因為他知道,身後肯定有無數視死如歸、一往無前的戰士,會和他一道,為此時困守於揚州的同袍兄弟,殺出一條血路。
1854年12月,初冬的寒風之中,賴漢英率太平軍五千勇士,冒死抵進揚州,守城清軍猝不及防,一觸即潰,成功解救出被圍長達半載的揚州守軍。
遺憾的是,揚州之戰,也是賴漢英在太平天國的舞臺上最後一次表演,其後,這位神秘的“國舅爺”,就帶著眾多的謎團,突然消失在了茫茫的歷史長河之中……
身世多舛的國舅爺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天平天國與滿清不懈鬥爭的十四年曆史中,湧現出了眾多形象鮮明、性格各異的優秀將領。
在這些人中,論戰功與貢獻,賴漢英難言出眾,論名聲與威望,同樣略顯不足,但若談及身世之撲朔,結局之離奇,則恐怕放眼整個太平軍,也無人能出其右。
賴漢英1813年出生於廣東花縣,史載其“通文墨,知醫理,往來兩廣,以貿易為業”。
這樣一位具備專業知識和謀生手段,生活又相對富足穩定的人物,會和後來席捲大半個中國的太平天國農民運動產生聯絡,主要是因為賴漢英的親姐——賴蓮英乃是天王洪秀全的原配妻子。
1851年洪秀全於金田起事,作為天潢貴胄的賴家,自然舉家響應,賴漢英也正是在這時,加入到了太平軍即將顛覆時代的滾滾洪流之中。
初入太平軍時,賴漢英並沒有參與到作戰部隊之中,而是被安排成為救死扶傷的軍醫。
既有文化又懂醫術的賴漢英,在一眾以貧苦農民為主的太平軍將士中,很受歡迎,加上其性格隨和,為人寬宥,軍中都尊稱其為“國舅”。
後隨太平軍轉戰南北,定都天京後,因安民有功,被晉升為夏官副丞相。
賴漢英的人生分水嶺,出現在1853年,這一年五月,太平天國以春官正丞相胡以晄為帥,夏官副丞相賴漢英為副,率戰船千餘艘,統兵三萬人,溯江而上開始西征。
西征軍一路勢如破竹,6月10日,即攻佔長江重鎮安慶,主帥胡以晄坐鎮於此,賴漢英攜曾天養、林啟榮等悍將,率兵一萬,繼續西進,劍指江西省府南昌。
孰料,南昌圍城竟長達九十三日,血戰數十場,西征軍難獲寸功,鎩羽而歸。主帥賴漢英被召返天京,因未克南昌之過,宥死革職,入詔書衙刪改六經。
南昌棄圍之功過考辨
南昌之圍,耗時近百日,勞師動眾卻無功而返,從結果來看,確實對當時的太平天國士氣有所影響,同時還導致西征的整體戰略意圖無法順利實現。
但我們不能將這次重大戰役的失敗原因,簡單歸結為賴漢英個人的指揮失誤。
水無常勢、兵無常形,戰場態勢瞬息萬變,決定戰爭走向和勝負的,除了戰略、戰術的選擇以外,還有很多其他因素在共同發揮作用。
首先,從早期桂林、長沙的圍城失敗來看,缺乏先進的攻城器械和重灌火炮的太平軍,所倚仗往往無非“穴地攻城”的單一戰術。
對於兵員和補給相對充足,守城清軍又執意死守的大型城池,太平軍在攻堅能力和作戰手段上都存在重大缺陷。
其次,南昌為贛省重鎮,城高牆厚不說,還有萬餘清軍駐防,而主帥更是讓太平軍吃盡苦頭的悍將江忠源,賴漢英的西征軍也只有萬人,攻守兵力相若,要想取得攻城的勝利,談何容易。
而且正是由於兵力的限制,南昌圍城實際上並沒有做到真正的合圍,城池尚存一隅連線水路,致使清軍後勤補給源源不絕輸入城內,也極大的增加了圍城的難度。
另外,戰爭中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在南昌圍城的關鍵時刻,賴漢英欲施火焚城,城頭守軍命懸一線,幾欲束手就擒之際,不料南風突然轉北,毒煙直撲太平軍。
老天爺在冥冥之中拯救了垂死的清軍,天時不利,人力有時也只能徒呼奈何。
最後,南昌之圍積日絫久,戰事膠著而境況維艱,賴漢英飛章天京求援,但國宗石祥禎、韋俊的援兵未至,清軍增援部隊卻絡繹而來,使戰場形勢對於西征太平軍更加不利。
還有一點必須要指出的是,南昌圍城雖然失敗,但並非一無是處,得益於賴漢英的指揮,實際上在圍攻南昌之前,江西的絕大部分土地都得以“解放”,贛糧滿載,源源解京,不能不說是國舅爺的功勞。
而且也正是因為南昌城下鏖戰九十三日,導致“楚勇”精銳損失慘重,這也為太平軍日後攻克廬州,悍將江忠源兵敗身死埋下了伏筆。
是非功過,已成雲煙,只能留作後人茶餘飯後時閒暇品評。但圍繞賴漢英的一些謎團,才是真正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未被封王之謎
根據史料記載,在已知的眾多太平天國高階將領中,賴漢英應該是絕無僅有,唯一未能封王之人。
太平天國封王爵大體出於四種情況:因功封王、死後追封、洪氏親族、後期濫封。
前期的東、南、西、北、翼,後期的英、忠、輔、侍、贊等王,這些將領在當時都是國之柱石且功勳卓著,因此都是“功封”的代表。
而像林鳳祥、李開芳、林啟榮、葉芸來等悍將,生前並未封王,但為太平天國捐軀,戰死沙場後被追授王爵,這樣的將領也不在少數。
第三種因為是洪秀全的直系親屬,做為血緣而被授予王爵,比如天京事變後洪仁發(安王)、洪仁達(福王)獲封,便在此列。
最多的王爵獲得者,來自於第四種情況,那就是太平天國後期,洪秀全因為形勢的需要,而毫無節制的施封,導致兩千多人獲得王爵。
結合上述情況,按常理而言,像賴漢英這種即是金田時參加起義的元老,又有皇親國戚的身份加持,是無論如何都不應該成為遺漏物件的。
特別是在太平天國後期,洪秀全濫施王爵的大背景之下,國舅賴漢英都未能封王,就愈發顯得不可思議。
而且按照慣例,即使生前未能封王,以賴漢英的身份地位,死後追封也屬情理之中。
如果僅僅是因為南昌之過而錯失王爵,那指揮湘潭之戰,造成西征最大慘敗的林紹璋,1860年時也同樣被封章王。
如果是“國舅”的身份妨礙賴漢英獲封王爵,似乎也說不通,“國舅”即非官職,也非爵位,只是對皇后兄弟的一種非官方稱謂而以。
即使我們假設國舅是某種爵位,那與之類似的,太平天國獨創的“國宗”,也不乏封爵之人——輔王楊輔清封王之前,也是著名的“七國宗”。
到後來連非太平天國系統的捻軍,其主要將領龔德樹(勇王,追封)、張樂行(沃王)等人都一一封王,而像賴漢英這種有資歷、有身份、有戰功的嫡系,以“國舅”之尊,依然與王爵無緣。
對於賴漢英未能封王一事,究竟是人為的疏忽還是某種刻意的迴避,因為史料的缺失,已無法考證,筆者只能在此推測,可能與賴漢英身上另一個更大的爭議——生死之謎有關。
生死未知,去向成疑
1854年解救揚州之圍後,賴漢英便突然人間蒸發,這個名字在此後的太平天國曆史包括清軍的作戰記錄裡面,便再也沒有出現過。
關於賴漢英的去向和生死問題,目前史學界有數種完全不同的定論。
主流的觀點認為,賴漢英在1865年天京城破之前,由城內逃逸而出,後輾轉來到香港,還在九龍城被清軍“毒線”所傷,右腳中毒潰爛,久治未愈。
後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回鄉,光緒三十四年病逝,享年96歲。
更有甚者,認為天王臨終託孤於賴漢英,要”小舅子”在最後時刻,帶其子嗣離開,為洪家儲存血脈。這種說法與主流觀點一脈相承,都相信賴漢英並未死於戰火之中,而是隱姓埋名,迴歸故里,並得以善終。
另據孫中山先生回憶,童年時在家鄉曾有一名為馮爽觀的老者,熟知太平天國曆史,經常為其講述農民起義的相關見聞,後世專家認為此人便是隱匿鄉間的賴漢英。
而另外一種觀點,則認為賴漢英早在1854年揚州解圍之後既已身亡。
太平天國研究大家羅爾綱先生,相信賴漢英應該是死於天京事變之前,並在其著作《太平天國史》中引用清人記載:“偽夏官副丞相賴漢英,楊逆以其有異心,欲殺之,赴安慶,乘間投江死。”
《天國志》對賴漢英的相關記載也指出:(因揚州解圍有功而未得封賞)“漢英怨懟,聞於東王,東王欲殺之,漢英乘間遁安慶,投水而亡。
雖然內心更傾向於賴漢英能逃過劫難,安享晚年,但仔細分析一下,國舅爺善終的可能性應該是比較低的。
首先,賴漢英並非無名小卒,這樣一個位高權重的關鍵人物,如果在世,1854年從揚州解圍到1865年天京城破,十幾年時間,怎麼可能不見於記載。
太平天國自己的史料典籍有可能被付之一炬,但清軍關於戰爭的記錄不可能單獨缺失賴漢英一人。
其次,天京事變後,湘軍曾對當時太平天國主要將領有過統計,天王洪秀全、翼王石達開、安王洪仁發、福王洪仁達、文總衡正掌率贊天燕蒙得恩、副掌率順天燕鍾芳禮都赫然在列,甚至連守儀鳳門的佐將黃懿魁、小小的水師指揮熊姓、陳姓都在內。
但名單中獨獨沒有賴漢英的名字,試想如果當時他仍然活著,湘軍的情報機構是不可能犯下遺漏國舅爺這種低階錯誤的。
而且洪秀全臨死之時,也就是距離天京被攻破之前一個月,天京已被包圍得水洩不通,單憑個人能力想要外逃,並安然遠遁,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另外,太平天國的最後一支部隊,堅持到1872年才最終被消滅,在清朝尚未滅亡之際,隱姓埋名多年的賴漢英,不太可能在孫中山童年時(1875年左右),主動對外人講述關於太平天國的事蹟。
最後,結合《太平天國史》和《天國志》的記載,很有可能因為國舅爺是自殺而亡,並非為國捐軀,這種不太光彩的死亡方式,可能也導致了賴漢英最終並未被追封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