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十一年(1861年),曾國藩、曾國荃兄弟在取得安慶之戰的大勝後,一直就把太平天國的王都天京(南京,金陵)作為下一個進攻目標。
彼時,為了增強力量,曾國藩讓曾國荃回鄉招兵買馬,使湘軍吉字營實力得到進一步擴充。
同治元年(1862年)三月,萬事俱備,曾國荃和幼弟曾貞幹(本名曾國葆,後改貞幹)率軍從長江南北岸分別東下,接連攻取了十幾座太平軍江防重鎮和要隘。
西梁山地勢險峻,自古有天險之稱,太平軍在此構築堡壘,設有重兵防守,想不到曾國荃部未用多少兵力就輕易攻克了它。幾乎與此同時,左宗棠率楚軍接連在浙江江山、常山等地打了勝仗,聲勢大振。
同治元年五月初一,曾國荃親率湘軍最精銳的吉字營向秣陵關發起攻擊。秣陵關是南京門戶重鎮,但這時太平軍對它的防守似乎並不嚴密,湘軍到達後立刻發起攻擊,太平軍守將稍事抵抗便獻關投降了。湘軍幾乎不費力便得到秣陵關,曾國荃感到有些意外 。他稍作休整,隨後率部繞過三汊河直撲大勝關而去。
初二日,曾國荃派一彪軍馬先埋伏在橋邊,然後自率6營大軍極速前進。太平軍見清軍從背後包抄過來,害怕被圍困,於是乘夜縱火,棄關而走,吉字營在後緊追不捨,大破之,一舉奪取了大勝關、三汊河。
這時,彭玉麟率水師駐守金柱關,得知曾國荃吉字營孤軍深入腹心的訊息,擔心他敵遭算計,於是派水師前去策應,戰船由烈山駛近頭關。水陸會合後,一舉攻下頭關。彭玉麟乘勢進攻江心洲,太平軍在洲上構築了堅固的堡壘。湘軍水師用火炮猛轟。太平軍守軍力戰不支,又突不出去,最後被逼集體舉火自焚而死。
湘軍乘勝追擊,很快又攻奪了蒲包洲,水師戰船已停泊在天京(今南京)城外的護城河口。曾國荃率吉字營三萬多將士進駐雨花臺,該地距離南京城僅有4裡之遙。曾貞幹(原名曾國葆)部駐紮在三汊河一帶,並在江邊修築堡壘以保護西路糧道。就這樣,晚清著名的南京攻防戰正式拉開帷幕。
初四日,湘軍悍將鮑超率霆軍猛攻太平軍在寒橋、管家橋等處構築的軍堡,並一舉攻克之。12日,兩萬太平軍向雨花臺吉字大營發起進攻,不料曾國荃已在四處設下伏兵,攻破了太平軍。15日,鮑超霆軍在抱龍關大破太平軍,隨即往攻寧國府。
16日,屯駐在金陵的太平軍主力向湘軍發起了大規模的進攻,共分為20多支,並集結重兵猛攻雨花臺,對湘軍在南京外圍修葺的各處營壘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曾國荃親自在雨花臺外側長壕處督軍奮力抵禦,雙方均有不小傷亡。 吉字營驍將劉連捷勇猛善戰,率所部浴血拼殺,橫衝直撞,直進不退,太平軍見對方兇頑不要命的打法,紛紛潰退,曾國荃下令冒雨修復寨牆。而太平軍在寧國府雄黃鎮駐有兩萬人馬,24日晚會合主力圖謀夜襲雨花臺,被擊退。25日晨,太平軍再攻湘軍,被吉字營悍將劉連捷、易良虎率軍擊退。
就在雙方打得如火如荼時,因天氣漸熱,太多死屍來不及收斂、掩埋,戰場上鬧起了瘟疫。這時,駐紮於城外的湘軍吉字營將士因染疫已經死去了很多人,即便沒死的也無法打仗,戰鬥力幾乎失去了一半之多,而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奉天王命率領駐守在蘇州、常州的太平軍精銳20多萬人前來救援岌岌可危的天京。·19日,李秀成大軍開始圍攻曾國荃吉字大營。太平軍攜來很多門西洋落地開花大炮,架炮猛轟,巨響驚天動地,曾國荃以兇悍霸蠻出名,他在各處布兵防禦,死戰不退,吉字營官兵沒有染上瘟疫者全部挺槍作戰,與太平軍血戰了15個日日夜夜。
九月初三,太平天國侍王李世賢(李秀成族弟)率10萬大軍從浙江趕來,隨即發起了更加猛烈的進攻。太平軍人多勢眾,火力兇猛,湘軍傷亡甚重,而太平軍死傷更多。初五,湘軍衝出戰壕主動攻擊太平軍,竟然出乎意料地攻破了太平軍13座營壘,擊殺數千人。12日,太平軍先挖掘地道,再埋炸藥在地道的兩個穴中,同時點燃引信,幾乎同時爆炸,土石翻飛,太平軍精兵乘機翻牆而入,與湘軍對峙。太平軍白天並無進攻,入夜即發起了輪番攻擊,並連續在湘軍挖掘的壕溝外側紮了一百餘座營寨,與湘軍大營相距僅20丈,並在暗處偷挖地道,想乘雨夜發起突襲。曾國荃偵察到太平軍土營在四處挖掘地道,下令各軍開挖內壕(溝)、搶築內牆進行阻擋、防禦,並分兵轟塌了太平軍挖掘的7處地洞。
10月初5日,曾國荃令湘軍出壕,反擊太平軍,竟又攻破了太平軍的10座營壘。太平軍沒料到湘軍困獸猶鬥,而且兇悍不怕死,個個都是殺紅眼的亡命徒,太平軍頓時死傷慘重,李秀成、李世賢無計可施,只得暫時撤圍而去。金陵雨花臺大營才得以解圍。
由此可見,太平天國後期,太平軍的人員素質、戰鬥意志下降很快。湘軍則正相反。曾國荃好不容易圍住南京,眼見大功告成,封侯賜爵、升官發財唾手可得,又怎肯輕易退去?
同治二年(1863)四月初二,鮑超、劉連捷率部向六安州發起攻擊,苗沛霖率團練包圍壽州,曾國藩派遣蔣凝學、毛有銘率軍前去增援,太平軍敗退。
四月初七,曾國荃、彭玉麟相互配合,聯手攻克了太平軍設在東關的營壘,隨後一鼓作氣,攻佔了銅城閘。
鏖戰到這時,曾國荃部圍攻南京已經過去了很長時間,太平軍想盡辦法解圍,並聯合縱橫華北的捻軍共同作戰,一舉擊退湘軍,奪取了雨花臺。史載,戰爭進行到最激烈時,同治帝頒佈諭旨道:
“此時曾國荃雨花臺之軍自不能輒自移動,墮賊詭計;湖北為數省樞紐,誠不可稍有疏失,嚴樹森出駐團風,當不至任賊竄入。......此時賊既紛竄北岸及長江上游,浙、滬兩軍如能一克富陽以取杭州,一克崑山以取蘇郡(州),則金陵之賊腹背受敵,或可即收搗穴擒渠(渠魁)之效。該大臣(指曾國荃)等必能因時審勢,以赴事機也”。 ......
同治二年四月底,曾國荃乘守城太平軍因數月沒有戰事而有所懈怠時,令湘軍夜襲雨花臺,經激烈而短促的戰鬥,最後一舉攻下。曾國藩在奏摺中說,是役共擊斃6000餘太平軍士卒。雨花臺緊挨城牆,地勢較高,頂上築有堅固的防禦工事,昔日清軍江南大營進攻了許多年都沒拿下。而曾國荃竟然在一夜間就復奪了雨花臺。李秀成得知後,十分震驚,便率大軍撤離天長、六合、儀徵,再次回援天京。湘軍悍將楊載福(楊嶽斌)、鮑超率水陸師乘勢追擊,佔領了兩浦,並截擊正在渡江的太平軍。曾國荃、楊載福原計劃先把九洑洲對面的下關碼頭、草鞋峽、燕子磯等地攻下。5月15日,湘軍猛攻九洑洲,太平軍進行了英勇抵抗,打得很頑強,挫敗了湘軍一波接一波的進攻。激戰了一整天,仍難分勝負。天黑後,狂風大作,暴雨傾盆,湘軍趁機發起強攻,在付出了巨大傷亡代價後,終於攻佔了九洑洲。
接連攻取雨花臺、九洑洲後,曾國荃便聚攏兵力,準備進攻南京聚寶門、印子山等要隘,曾國藩也把鮑超、蕭慶衍兩隊生力軍調到長江南岸,以便對天京(南京)形成合圍之勢。但由於鮑超的霆軍中正流行疫病,減員嚴重,戰力削弱,使江南的軍情產生危機 ,曾國藩攻圍天京的計劃破產。但太平軍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李秀成部在迂迴中遭遇清軍伏擊,損失了十餘萬人馬,並且缺少糧餉,作戰物資得不到補充,已經無力對湘軍發動反攻。從6月到9月,曾國荃先後猛攻天京附近的印子山、江東橋、上方橋、高橋門、七瓦橋等要隘,最終全部攻克並佔領了這些要地。10月,吉字營一部進駐孝陵衛。天京與外界的聯絡只剩神策、太平兩門。11月初5,湘軍也用挖地道填炸藥之法炸塌了一道長達十餘丈的城牆。
此時,天京已是岌岌可危。李秀成匆忙從蘇州、無錫疾馳過來,但已於事無補,潛入城後,他在分析了整個形勢後,力勸洪秀全“讓城別走”,意思是暫時放棄天京,轉移到江西會合侍王李世賢部,日後再捲土重來。但洪秀全捨不得放棄天京,還詭稱自己有天兵天將相助,使危急形勢無以得到緩解。 同治3年正月,左宗棠率楚軍在浙江、李鴻章率淮軍在江蘇接連取勝,收復了杭州、蘇州等重要城市,使太平軍在天京外圍苦心設定的屏障盡失。吉字營又把太平軍在鐘山頂構築的天堡城攻下,守軍全部被殺,然後在太平、神策二門外築起了一道堅固的石壘,分兵嚴密把守,從而形成了對天京的合圍之勢。
3月初,曾國荃加緊部署並加強了對天京城的進攻。吉字營在各城門外修築起一道道堅固的石壘,並在四周開挖地道,但地道的作用不大,大都被太平軍察覺並破壞掉了。這時,由於天京久攻不下,清廷派李鴻章率精銳淮軍前來合攻。李鴻章不願抑或不敢搶曾國荃破南京頭功,率部在外圍徘徊不進,觀望局勢。曾國荃聽說淮軍前來,害怕被人搶功,於是督率吉字營官兵日夜猛攻,對天京城發起全力攻擊,彼時城中糧食早已食盡,就連草根、樹皮、鼠雀都被吃絕,守城的太平軍個個面無人色,早就無力反擊了,湘軍經兩年多浴血苦戰,憑藉死戰不退的頑梗和急於發財的慾望,終於攻下了號稱固若金湯的南京城 ......
一場驚天浩劫即將蒞臨南京這座富庶繁華的六朝古都。
李
【插圖源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