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世界上,女性的地位逐漸提高。女性當政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在異彩紛呈的拉丁美洲,就曾經有11位女性登上總統寶座。其中有一位最具傳奇色彩,她就是智利首位女總統——米歇爾·巴切萊特。
經歷坎坷,半生流離
1951年9月29日,在智利首都聖地亞哥的一處軍區大院,傳來一聲女嬰的啼哭。智利空軍巴切萊特將軍的第二個孩子誕生了,這也是他們唯一的女兒。
巴切萊特將軍為心愛的女兒起名“米歇爾”,希望她能像法國女演員“米歇爾·摩根”一樣,明豔動人。
米歇爾的母親安吉拉·赫里亞是考古學家,職業女性。這在思想保守,大男子主義成風的智利頗為少見。而父親見多識廣,軍人出身的他做事豪爽果斷,正直勇敢。
在這樣寬容溫厚的家庭中,巴切萊特幸福地成長。因為父親的工作,巴切萊特經常到智利國內外各地居住,掌握了多門語言。
她多才多藝,喜歡唱歌,熱愛運動。高中時擔任排球隊的隊長,還和朋友組過一個樂團。受父親的影響,巴切萊特對軍事和政治很感興趣。但在考大學時,她遵從父母的建議攻讀醫學。
天有不測風雲,幸福快樂的時光並沒有持續多久。
1973年,智利陸軍總司令皮諾切特發動政變,民選總統阿連德以身殉職。作為阿連德總統堅定支持者的父親拒絕與皮諾切特的軍政府合作,因而被捕入獄,受盡酷刑迫害,6個月後死於獄中。
巴切萊特與母親安吉拉在吃飯的時候被捕。他們被矇住眼睛帶到集中營,受到嚴刑拷打。
也許是溫厚果敢的父親留給巴切萊特不畏強權的美好品質,巴切萊特並沒有屈服。即使身心遭受折磨,這位將門虎女意外地冷靜沉著。
“那些人對她說,如不合作,就殺死她和母親,可她從未屈服,還運用醫學知識幫助我們。”巴切萊特在集中營的獄友回憶道。
軍政府的殘暴,父親的慘死在年輕的巴切萊特心中種下了一顆仇恨的種子。經過多方營救,巴切萊特和母親被釋放出獄,之後流亡海外,輾轉澳大利亞和東德。
與仇人握手言和
1979年,智利國內形勢穩定,米歇爾母女才得以歸國。回國後巴切萊特繼續攻讀醫學,並在1983年畢業成為了一名醫生。
多年漂泊,讓巴切萊特的心智漸漸成熟,她逐漸不再執著於為父親報仇。行醫多年,早看遍生老病死,她希望能夠用自己的能力為這個國家做些事情。她努力工作,不到十年,就成為了全國著名的外科醫生。
漸漸地,她不滿足於在醫院裡治病救人,她想站在更大的舞臺上,為更多的國民服務。
因為父親的影響,巴切萊特對政治和軍事很感興趣。20世紀90年代,巴切萊特進入智利政治和戰略研究院學習,之後又出國去了美國華盛頓泛美防務學院進修。之後在國防部任職軍事顧問。
巴切萊特出色的能力得到總統拉戈斯的賞識。2002年,拉戈斯內閣成員大改組,巴切萊特被任命為國防部長。這是南美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國防部長,人們原本以為,這樣一位曾經遭受迫害,有家不能回的女人,在掌權之後,一定會展開瘋狂的報復。
但是並沒有,巴切萊特一直在修補軍隊和民選政府之間的鴻溝。
在她當上國防部長那一年,智利發生了洪災,巴切萊特親赴前線,坐在坦克上,指揮軍隊救災。她過人的膽識和女性特有的親和,讓她在軍隊中獲得了極高的聲望,逐漸獲得了全國人民的尊重。
對於昔日仇人,巴切萊特也顯得十分大度。有一天她和母親出門散步,遇到了之前拷打過她們的一個人,那人先是驚恐地看著她們,後來又哭了,躲閃著巴切萊特的目光。
巴切萊特忽然覺得釋然了,一切的痛苦都過去了。不由得對那個可憐人心生憐憫:“他也是一個人,一個充滿負罪感的卑微者。”
巴切萊特與仇人握手言和,真心地祝福他一切都好。
智利第一位女總統
巴切萊特憑藉出色的領導能力和努力工作贏得的威望,在2006年成功擊敗兩位勁敵,成為智利第一位女總統。
而兩次離婚,不信天主教······種種在當時的智利特立獨行的舉動讓她在政壇廣為詬病。
對於她能夠在保守主義和大男子主義盛行的智利,脫穎而出成為總統,巴切萊特被人稱為傳奇。而巴切萊特總是一笑:
“嘿,我可不是什麼傳奇人物,就是個普通的勞動婦女而已,只是我比其他人更努力。”
巴切萊特在職期間,積極改善民生,努力消除貧困,進行經濟改革,讓智利經濟得到了發展。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巴切萊特推行一系列經濟措施,維護社會穩定。使智利的經濟迅速復甦。在4年任期滿後,巴切萊特的支援率達到了84%,深受智利人民的愛戴。
作為智利第一位女總統,巴切萊特的成長曆程鼓舞了很多女性。在2004年才允許離婚的智利,她就因為不願意做家庭婦女而選擇分居,獨自一人撫養三個孩子。
巴切萊特追求自由,平等,尊嚴的身影,讓她成為智利人民心中一道亮麗的風景,永不褪色。
直到現在,南美洲的許多女孩子以巴切萊特為榜樣,努力爭取自己的權利,為實現自己的價值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