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品讀|曾國藩的用人之道

品讀|曾國藩的用人之道

關於用人,早在曾國藩當吏部侍郎時,便有過深入的思考,並且給剛即位的咸豐皇帝上過一道奏摺,講:

今日所當講求,唯在用人一端耳。

——道光三十年三月初二日應詔陳言疏

用人這是最重要的頭等大事。

他指出,現在國家不論是京官還是外官,真正可當大用之才是很少的,將來國家遇上什麼事,很可能會有乏才之患。

他的這個判斷很準確,隨後太平天國起義,清政府原有的官僚體系中確實很少有能辦事兒的官員。所以,才要靠曾國藩新培養起來的這幫人。

品讀|曾國藩的用人之道

他跟兄弟和很多手下都強調過一個用人標準,就是:

有操守而無官氣,多條理而少大言。

——咸豐十年七月初三日復郭意城

得用“多條理”的人,有思路,有見解,思維縝密,同時還得“少大言”,不說空話大話,大言不慚的那種人不要,話太多也不行。

他曾給朋友寫信講:

楚軍歷不喜用善說話之將。

——同治元年二月初三日復姚狄浦

楚軍就是湘軍,他們歷來不喜歡用愛說話的將領,愛說的、能說的,不好,不要。曾國藩認為,這種愛說的人會比較浮滑,一旦遇到危險之際,“其神情之飛動,足以搖惑軍心;其言語之圓滑,足以淆亂是非”。

相反,在危難之際,那些不動聲色的樸拙之人,都是好的將領人選,應當提拔重用。比如,湘軍名將蕭孚泗,就是“口拙訥”,不善言,曾國藩就比較欣賞。

對於底層計程車兵,他對這一層更加強調。他在給手下愛將李元度的信中講:

軍營宜多用樸實少心竅之人,則風氣易於淳正。

——咸豐十年六月十九日復李次青

普通士兵,不能用心眼多的,那樣會把軍營的風氣給帶壞。所以,湘軍招兵,主要是從山裡招,要農民,城裡人不要。他在創立湘軍之初,對於選拔將領立了一個標準:

帶勇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

——咸豐三年九月十七曰與彭筱房曾香海

品讀|曾國藩的用人之道

當然,這中間也需要領導者下功夫,引導和幫助人才成長。曾國藩在這方面最著名的一個說法是:

得人不外四事,曰廣收、慎用、勤教、嚴繩。

——同治元年四月十三日記

這是他52歲日記裡寫的,這則日記中同時寫了“治事不外四端,曰經分、綸合、詳思、約守”。這是曾國藩最重要的方法論。曾國藩說,治事的這四條,加上得人的這四條,一共八條,得人、治事都全了,只要都做好了,當什麼官便都沒問題,“無所失矣”,沒有搞不定的。

得人就是得到人才,造就人才。這是用人的基礎。

曾國藩還有一段話:

雖有良藥,苟不當於病,不逮下品;雖有賢才,苟不適於用,不逮庸流。

當其時,當其事,則凡樹亦奏神奇之效。

故世不患無才,患用才者不能器使適宜也。

——同治十年筆記

簡單講,什麼叫人才?跟工作能匹配就是人才

什麼叫用人?量材器使就是用人

量材器使,就是要先要判斷這個人是個什麼材料,這是量材。然後,他是塊磚頭,就讓他幹磚頭的活;他是個口袋,就讓他幹口袋的活。這就是器使。前面也講過,曾國藩用人,喜歡專人負專責,只盯那一樣兒活,這樣才能容易把那個活兒給做精做好了。如果,他對一個人還不是很瞭解,量不出是個什麼材,他通常會先給這人一個虛職,慢慢觀察。

有一次,他給李瀚章推薦過去一個人。同時寫信囑咐:“先給薪水,徐察其才之大小,而位置之。”先讓他白拿工資,慢慢觀察他,看好了,他適合做什麼,再給他那個位置。

即便他最親密的朋友,他也不會因為關係好,就隨便提拔保舉。比如,他對好友郭嵩燾的評價是“根器厚而才短”,有學問,但不是辦事之才,尤其協調關係的能力差。所以,對於保舉郭嵩燾,他就比較慎重。後來因為他要確保及時足額拿到攤給廣東的軍費,就保舉郭嵩燾做了廣東巡撫。結果,郭嵩燾跟廣東官場、士紳都弄得很僵,做了不長時間,就幹不下去了。

他有個最親信的幕僚李元度,當年他靖港兵敗,跳水自殺,就是李元度緊緊守護著他;後來他兵困江西,身邊也只有李元度帶著一支兵馬全力護衛。可是,曾國藩在祁門時,派李元度打徽州,李元度竟然兵敗逃跑。曾國藩毫不留情,嚴厲追責,向朝廷參劾李元度,一擼到底。

曾國藩又一個重要的用人思想,就是:

辦大事者,以多選替手為第一義。滿意之選不可得,姑節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同治元年四月十二日家書寄弟國荃

雖然他對李鴻章也有不滿意的地方,但綜合才能、關係、背景等各方面的因素,他還是把李鴻章看作自己的一個好替手。替手大致類似足球場上替補隊員的意思,曾國藩一旦有什麼事兒,要下場休息,或者負傷了必須下場,李鴻章就可以替換上場,繼續踢曾國藩的這個位置。

曾國藩認為,越是辦大事的人,越要留心這個問題,不能把自己弄得無人可以取代,離了自己,整個事業就玩不轉了。那樣的話,自己只能累死,而且事業也是短命的

事實是,他確實沒有選錯人,在這個關鍵問題上再次顯示了他的知人之明,李鴻章後來成功取代曾國藩,成為支撐整個大清朝的人物。

品讀|曾國藩的用人之道

反過來講,曾國藩身後極盡哀榮,家族榮耀得以綿延,甚至整個湘軍系能繼續保持強大的勢力,都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李鴻章。曾國藩的全集就是李鴻章、李瀚章兄弟親手編撰、校刊,然後風行於世的。

這也印證了曾國藩最重要的那個用人思想,就是孔子的那句話: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論語·雍也》

你幫助別人立起來,別人才能幫助你立起來;你幫助別人發達,別人才能幫助你發達。這是他用人智慧的根本。



摘自 | 《領導文萃》2021年7月上

稿件來源 | 《拙誠》

本文作者 | 谷園

責任編輯 | 張風

微信編輯 | 又亦

分類: 歷史
時間: 2021-07-13

相關文章

曾國藩的用人之道:為什麼說曾國藩用人高明?

曾國藩的用人之道:為什麼說曾國藩用人高明?
曾國藩用人之道:為什麼說曾國藩用人高明? 威名震九萬里,內安外攘,曠世難逢天下才---李鴻章 提起晚清重臣,你會想起誰呢,相信很多人都會想起曾國藩.的確,這位是晚清歷史無法忽視的人.李鴻章更稱其為曠世 ...

古籍經典《處世懸鏡》,夫用人之道,疑則生怨,信則共舉
識之卷一 伐疑第五 [原文] 夫用人之道,疑則生怨,信則共舉. [譯文] 在使用人才時,如果對其產生懷疑,就會使其產生怨恨不滿情緒,只有完全信任對方,才能共同完成事業! 事典 劉秀用人不疑 評註 得人 ...

曾國藩的成功之道
(一)修身立志,儲才養望,奠定做大事業的基礎 清嘉慶十六年(1811),曾國藩出生在湖南湘鄉白楊坪(今屬雙峰)的一個耕讀之家.所謂的耕讀之家,就是家裡有讀書人的種田家庭,又耕又讀.這在湖南的農村比較普 ...

再論“道”
兩千五百年的<道德經>是中國哲學的開天之祖,道可道,非常道,天地從無到有,從有到萬物,道生萬物,道法自然,都是關於"道"的解釋. 最近讀史蒂芬·柯維的<高效人士的 ...

《挺經》(三)作者:曾國藩

《挺經》(三)作者:曾國藩
第五訣克己 20.自我反省,有過即改是他"克己"的另一種表現. 曾國藩一生都在遵循著自己訂的"三恥"."三畏"."四大塹" ...

古典小說《西遊記》《水滸傳》裡的處事之道和管理哲學智慧

古典小說《西遊記》《水滸傳》裡的處事之道和管理哲學智慧
中國文化淵遠流長,精妙絕倫,中國古典小說<西遊記>和<水滸傳>更是集處事哲學和管理哲學的經典智慧全書.熟讀深諳這兩部古典會讓你如提壺灌頂茅塞頓開,獲得更多的人生智慧.這裡只談兩 ...

曾國藩告誡兒子紀澤:這兩點,是寫文章的捷徑
曾紀澤是曾國藩的次子,清代著名外交家,學貫中西. 這和曾國藩的教子之道是分不開的. 曾國藩在<諭紀澤·分類手抄辭藻>書信中提到,兒子紀澤"爾去年鄉試之文,太無辭藻,幾乎不能敷衍成 ...

兒子你要是考上北京最好的高中,咱爺倆就斷絕關係

兒子你要是考上北京最好的高中,咱爺倆就斷絕關係
"央視名嘴"白巖松告訴自己的兒子:"你要是考了第一名,我就跟你斷絕父子關係,你要上了北京最好的高中,我就跟你急",後來,考試成績出來了,兩人都深深的鬆了一口氣. ...

貪汙大王桂永清:葬送蔣介石一半海軍,為何仍能連升兩級當上將

貪汙大王桂永清:葬送蔣介石一半海軍,為何仍能連升兩級當上將
1945年12月,國民黨海軍發生了一件大事. 威望素著的海軍總司令陳紹寬公開辭職,蔣介石居然沒有挽留,當即批准,轉過頭就任命桂永清為海軍副總司令,實際負責海軍. 一時間國民政府上下譁然.陳紹寬這樣一員 ...

《三國演義》:人有三妄,一生白忙

《三國演義》:人有三妄,一生白忙
作者:洞見·不雨亦瀟瀟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在<三國演義>這幅波瀾起伏的畫卷中,各路英雄的人生際遇迥乎不同. 有 ...

資治通鑑:揭露人性本質的六句話,可謂是金玉良言,你知道幾句

資治通鑑:揭露人性本質的六句話,可謂是金玉良言,你知道幾句
導語:資治通鑑中蘊含著生活中的一些道理,在日常生活中你或許會遇到無法解決的迷茫,在這時,資治通鑑可以更好得為你解答.資治通鑑是我們古代偉人前輩司馬光凝結一生心血創造出來的.以歷史為借鑑,掌握生活中的奧 ...

李宗仁評價蔣介石:軍事和政治都是二流貨色,唯獨權術無人出其右

李宗仁評價蔣介石:軍事和政治都是二流貨色,唯獨權術無人出其右
"蔣介石無論軍事還是政治,都是十成十的二流貨色,但若論及權術,天下無出蔣介石之右者". 上面這句話出自李宗仁之口. 為何李宗仁會這樣說,仔細研究下蔣介石這個人物後,你會發現還真是這 ...

古為今用有奧義……古文摘抄系列(六十四)
原文摘抄 智慧啟迪 書名<元史> (續前文) 7.當言而不言,爾之責也:言而不聽,我之咎也. 8.用人之道,又當以心術為本也. 9.一人興善,萬人可激. 10.長者梢,深者底. 11.臣下 ...

尚賢者政之本也
"尚賢者,政之本也",語出<墨子·尚賢>,意思是說,尊重推崇賢才,任用品行高尚.能力突出的人,是治理好國家的根本. 尚賢政治傳統歷史悠久.墨子認為,為政者要打破講究血統 ...

老祖宗的忠告:與其交朋友,不如多讀點書
--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歡迎大家訂閱專欄,閱讀更多精品文章! 今天我繼續為大家分享老祖宗的處世智慧,說說處世奇書<圍爐夜話>中的一句箴言.老祖宗忠告我們:濫交朋友,不如多讀 ...

一種高階的人生活法:慢

一種高階的人生活法:慢
<菜根譚>雲:福莫福於少事,禍莫禍於多心. 可見,只有每天辛苦忙碌的人,才知道無事清閒.過著慢生活的幸福: 只有心寧氣平.悠遊自在的人,才知道勾心鬥角.多疑多慮的危害. 在某次" ...

和曾國藩學會這些處世之道就夠了

和曾國藩學會這些處世之道就夠了
01 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 02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敗. 03 唯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04 討人嫌,離不得個驕字 ...

跟王陽明學做人,向曾國藩學做事

跟王陽明學做人,向曾國藩學做事
古人說:"立德.立功.立言,是為三不朽." 在中國的文化體系中,能做到這"三不朽"者,即為聖人. 梁啟超曾言,中國歷史上只有兩個半聖人,一個是孔子,一個是王陽明 ...

曾國藩結婚當天,新娘子突然悔婚,媒人過意不去:娶我女兒吧

曾國藩結婚當天,新娘子突然悔婚,媒人過意不去:娶我女兒吧
極致的喜歡,更像是自己與另一個自己隔世重逢. 願為對方毫無道理地盛開,會為對方無可救藥地投入. 這時候,若只說是脾氣.情趣和品性相投或相通,那不過是淺喜:最深的喜歡,就是愛,就是生命內裡的粘附和吸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