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是利用火的燃燒和抽去罐內空氣等方法使罐體產生負壓而使身體表面區域性產生淤血,最終達到活絡通經、行氣活血、祛風散寒等作用的一種中醫的非藥物療法。無論罐體的材質是陶製、玻璃制還是竹製,原理皆相同。拔罐這種方式治療疾病和預防保健的功用早已家喻戶曉,但是拔罐並不能包治百病,也需因人而異,辨證施治。目前來看,拔罐主要可以治療緩解一部分骨科疾病,呼吸系統慢性炎症,消化系統疾病及婦科疾病等。所謂拔罐排毒,其實是一種不確切的說法。首先,排毒並不是中醫學術語;其次,“毒”的概念很廣泛,既有現代醫學的,也有傳統醫學的,容易造成歧義。
拔罐之後面板出現的片狀或點狀的紫紅色瘀斑一般被稱作罐印。解讀罐印可以幫助判斷目前身體出現的一些問題:如鮮紅色,為氣血兩虛或陰虛火旺證;暗紅色,表明熱邪較盛;暗黑紫色,提示供血不足,有血瘀證;發紫並伴有斑塊表明有寒凝血滯證等。但有時拔罐後,罐印上會出現水泡,這又是為什麼呢?
中醫認為,體內溼氣分為內溼和外溼。拔罐後出現水汽或水泡,屬外溼,表明體表肌肉溼氣較重,不能證明人體為溼性體質。還有觀點認為水泡被拔出是祛溼療效的體現,應該多拔出水泡才利於身體健康。實際上這是一種對“溼”認識的誤區,水泡只能代表區域性體表的“溼”,而不是體內的“溼”,更不是體內的毒素。中醫理論中也沒有所謂的“起泡療法”,相反地,在起泡後就應該立即停止拔罐,位置也不要固定在一處,要在幾日內輪換。
另外,拔罐起水泡也與拔罐時長有關。一般來講,拔罐時間為15分鐘左右。每人表皮的耐受力不同,有的人可能拔罐沒有起泡現象,有的人面板由於薄嫩等原因,幾分鐘就會起泡。需要注意的是,要處理好起泡後的面板,避免感染,千萬不要在未消毒的情況下自行挑破,可以去醫院消毒後再處理。
綜上,拔罐排毒的說法是不嚴謹的,拔出的水泡更不是體內的毒素。
作者,陳佳帥,北京市密雲區中醫醫院,主管藥師,藥事網成員。
藥事健康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抄襲必究。
藥事健康——中國領先的網際網路藥師集團"藥事網"官方賬號,中國藥師頭條號媒體矩陣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