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托,是一場“雙向奔赴”
大多數人第一次產生“人到中年”的感慨,是在有了孩子之後。
有娃前,萬事皆可解決,找不到解決辦法是能力不夠。有娃後,發現很多艱難是無解的,更殘酷的是還面臨“喪偶式老公”,“寵溺式老人”,“打醬油式阿姨”的挑戰,媽媽們更是無路可退。幸好托育機構適時地出現解決了媽媽們的難題,越來越多的媽媽們在和家裡人做了一輪又一輪的溝通後,最終說服全家人同意娃娃們入托。但是隨著娃娃們入托,媽媽們的焦慮也來了。
昨天和一位即將入托的媽媽聊天,媽媽一臉愁容地對我說:”送託是我吵著鬧著要送的,家裡人現在都支援了,這準備送了,我反倒成全家最焦慮的了“。
作為過來人,我們太理解媽媽們的心情。所以今天呀,就跟大家好好嘮嘮入托這件事兒!入托這事,不光是對孩子的挑戰,更是對家長的挑戰。孩子能不能快速適應,取決於家長能不能快速適應。
所以關於入托的準備,其實有兩個方面:家長的和孩子的。
今天主要和大家聊的是:關於入托,家長該做些什麼——
1.最好的克服困難的辦法就是告訴孩子真相
對孩子來說,入托意味著要迎接一系列新的挑戰,無論生理還是心理,他都需要時間適應。
最好的克服困難的辦法,就是告訴孩子真相。那怎麼去做呢?其實一點都不難——繪本+入托演習。再加上一點點的儀式感就可以啦。
繪本的話像《入園準備互動遊戲書》、《我愛幼兒園》等等,提前瞭解托育中心的場景。《我的情緒小怪獸》、《情緒小怪獸去上學》則是教孩子識別情緒,進而學習如何與情緒共處。
閱讀和遊戲的過程中,給孩子建立了入托的基本認知,這個時候帶他做個入托演習,效果會更好。家長可以向老師提前瞭解下學校的作息規律,比如幾點上課、幾點吃飯、幾點午休,然後在家預演一下。在此期間,也可以詢問方便時間是否可以帶著孩子來托育中心適應一下環境。
接下來你要做的,就是帶孩子一起準備入托的個人物品:他的小書包,媽咪包,他的小水杯,他的床墊,他的寶寶日誌。這個小小的儀式感會讓他覺得:“我要去做一件很重要很美好的事情呢”。
PS:這裡要提醒大家:無論哪種方式,我們的目的是讓孩子瞭解去托育中心這件事情。你可以告訴他托育中心會有什麼好的活動、好玩的事情,但不要過度美化。期望過高,會破壞孩子對學校正確的預期。當他發現學校沒有你講的那麼好的時候,失落感會讓他更抗拒。
2.家長更需要克服分離焦慮
上一點會更好的讓孩子入托有個順利過渡,但是有可能1-2天之後,孩子發現他每天都要托育中心,這時候是培養堅持這個好品質的最佳時期,但也是最容易放棄的時期。因為孩子可能送過來的路上會哭的哇哇叫,甚至拐過彎意識到是托育中心的路,就會大哭著唸叨“我要回家”。
這個時候最難的,就是家長自己要克服分離焦慮。
沒錯,家長的分離焦慮可能比孩子更嚴重:往往孩子沒哭,自己先哭的昏天黑地;還沒到托育中心,就開始給孩子進行各種“媽媽也會想你的”,“你自己在托育中心不要哭啊”的情緒預演;孩子一回家又圍著問東問西,好像他受了多大委屈。
這也不難理解:之前在家,孩子時刻都在自己的掌控中;突然孩子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失去了掌控,家長難免會失落、茫然、不知所措。可自己都這麼擰巴,怎麼能指望孩子適應呢?
所以這個時候,家長要做的就是抓住一個核心點:“認同孩子不想去的情緒,也要讓他知道必須要去”。
孩子在路上情緒波動,可以分散他的注意力,和他聊點別的。到了托育中心門口,給孩子一個親密的擁抱,告訴他,放學後會來接他的,然後必須堅定的走掉。你要相信相信,自己的平靜能夠影響到孩子,更要相信孩子能夠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你就會發現,慢慢的,孩子後面的日子,在門口和你道別完,哼唧兩聲也就跟著老師進去玩了。
心大一點、學會放手,你會發現:當你心態更好的時候,孩子對入托的心態調整也會更順利。
3.你信任老師,孩子才會更喜歡
孩子天生就會信任媽媽信任的人,對媽媽不信任的人也會跟著不信任。如果你想讓孩子愉快入托,信任老師是最基礎的準備。
那怎麼叫信任老師呢?最簡單的,就要從信任老師的專業度做起。
比如孩子突然尿褲子了,老師告訴家長,很多家長就會腦補:老師會不會覺得麻煩?會不會不喜歡我的孩子了?什麼原因,以前小便都會說呀? 但其實老師就是想告訴你孩子的情況而已。孩子也只是和小朋友們玩兒高興了,想不起來去衛生間,不小心尿了而已。
這個時候與其自己猜測,不如真誠地和老師溝通,把你的困惑和需求表達出來。任何時候,都要家長先能真誠地把孩子的情況告訴老師,老師才能給家長更好的幫助。
千萬不要一邊嘴上對孩子說老師好、要聽老師話,一邊回家旁敲側擊地問孩子“老師是不是不關注你”;更不要用“不聽話就把你送去學校“來嚇唬孩子。要知道孩子內心非常敏感,你內心的一點點的不信任,孩子都是可以感受到的。
講了這麼多家長可以做的事,還有一個可以讓孩子入托當天,更加順利的小妙招:讓孩子的非主要照護人送託,讓孩子關係親密的主要照護人接託,能有效減少孩子哭鬧的場面。
比如可以讓孩子排位,最喜歡誰,如果媽媽是第一,爺爺是第四。就可以把送託的光榮任務交給爺爺!這樣孩子在門口糾結、哭鬧的時間少;而只要媽媽有空,就要去接,這樣孩子對每天的送託時間不會投入太大的精力,會把很多期盼放在接託時間,也是一種分散注意力的方法。
最後要堅信,你不是一個人,不論何時開啟這條送託路,必經的過程一個都不能少。越是早開啟,後面的路越順暢。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也看看我們其他的家長們的分享,家長們有想法也可以和我們評論區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