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多
“劇組的番茄醬,絕了!”/《鯨魚遊戲》劇照
《熔爐》的導演黃東赫重出江湖了,這一次他和“網飛”Netflix攜手,帶來了一部重口的大逃殺網劇《魷魚遊戲》。
雖說劇集本身乏善可陳,但片子裡頻頻出現的血腥場面卻生猛帶勁,有網友評論:“劇組的番茄醬,絕了!”
電影裡的血漿到底是用什麼做的?雞血、鴨血,還是番茄醬?眾說紛紜。
儘管以上答案都不正確,但影片裡的“假血”的確可以牽出一部“食譜”進化史。
最早的人造血漿可以追溯到劇場。
19世紀末期,恐怖迷們只能在劇場尋求刺激。/網路圖片
19世紀末期,電影還未普及,恐怖迷們只能在劇場尋求刺激。1897年,巴黎蒙馬特,一座僅有300個座位的迷你劇院在大名鼎鼎的紅磨坊附近開張。
這個名為大基諾(Grand Guigno)的小劇院,專注“邪典”話劇——暴力、殺戮、鬼怪、情色,凡是讓人“不舒服”的題材,它都會網羅其中。
很快,這個不起眼的小劇院上了報紙頭條:“鮮血”四濺,“眼球”爆出,讓你尖叫連連!
當時,不同的劇場都會有獨家的假血配方,但大基諾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是因為它的“血漿”格外真實——不僅顏色真實,而且“血漿”會在舞臺燈光下凝固,這和真實的鮮血一模一樣:當血液從傷口流出,通常10分鐘後便會成為膠凍狀凝塊。
大基諾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是因為它的“血漿”格外真實。/網路圖片
大基諾劇院的“血漿”配方並不複雜,以甘油作為主體,然後加一些胭脂紅或紅色食用色素作為染色劑,最後再加入玉米澱粉降低“血液”的透明度。
甘油質地粘稠,而且光澤度很高,可以成功地欺騙觀眾的眼睛,製造出真實血液的張力。
隨著電影時代的到來,傳統的恐怖劇場開始式微,觀眾們開始在大銀幕前尋求腎上腺素飆升的快感。
上世紀60年代,希區柯克的《驚魂記》成為心理驚悚片的開山之作。在著名的“浴室殺人”鏡頭中,導演使用了大量的巧克力醬,來呈現女主人公受害時噴濺的鮮血。
《驚魂記》中的巧克力醬假血,成為影史中最好吃的“血漿”。/《驚魂記》劇照
據說,當時擠壓瓶裝的巧克力醬上市不久,劇組人員便順手買了一堆,在拍攝時,瘋狂往浴池裡擠醬。
為什麼是巧克力醬,而不是番茄醬?這是因為在黑白片中,淺紅色的番茄醬並不顯色,相比之下,黑色的巧克力醬可以提供更深的色度。
然而,影史上最好吃的“血漿”並沒有持續多久,進入彩色片時代,“血漿”就沒那麼好糊弄了。
上世紀60年代以後,一名來自英國的藥劑師發明了一款名為KensingtonGore的假血配方。
和劇場時代的假血配方相似,KensingtonGore也由兩部分組成——染色劑,以及具有粘稠感的主體。 這款假血先以糖膠作為基底,然後再加入水稀釋,以食用色素調色,最後加入玉米澱粉。
考慮到這樣的混合物可能會在演員臉上糊很久,具有人道主義精神的劇組會在這款血漿里加入薄荷香精,以便讓它聞上去宜人一點。
鬼才導演庫布里克的恐怖片《閃靈》就使用了KensingtonGore假血配方。
每拍攝一場“血海”鏡頭,就要使用1368升的假血。/《閃靈》劇照
為了打造“血海”湧入走廊的情節,劇組不惜購買上千克的糖膠,因為每拍攝一場“血海”鏡頭,就要使用1368升的假血,而且這個鏡頭一拍就是好幾回。
不知道內幕的人,看到源源不斷運往片場的糖膠,還以為這是一部美食電影。
不過,今天的觀眾可能會抱怨,《閃靈》裡的血漿顏色不夠真實,這桃紅色有點出戲?
於是,好萊塢特效化妝師Dick Smith親自上陣,在KensingtonGore配方上改良,然後研發出了風靡好萊塢的血漿標配——Dick Smith Blood。
血漿製作指南。/影片截圖
Dick Smith把糖膠換成了更便宜的玉米糖漿,然後加入兩種化學物質——用於“殺菌防腐”的對羥基苯甲酸甲酯,以及讓假血流動更自然的柯達潤溼劑。
然而,因為這兩種化學物質的加入,“血漿”不能吃了,由於潤溼劑有劇毒,演員必須小心翼翼,以免誤食自己的“血液”中毒。
在國內,各大劇組的“調血”配方更是清奇。從紅酒、紅糖,到蜂蜜、止咳糖漿,一個個假血配方宛若一場食療大賽。
有趣的是,儘管假血一直想方設法地模模擬血,但它始終不被允許“過分逼真”。因為審查制度會適當考慮觀眾的心理承受能力,儘量不能把大家“嚇死”在影院。
為了透過美國電影協會的審查,馬丁·西科塞斯在後期處理《計程車司機》時,不得不把膠捲調色。/《計程車司機》劇照
為此,馬丁·西科塞斯在後期處理《計程車司機》時,不得不把膠捲調色,讓血漿往深褐色靠攏,以透過美國電影協會的審查。
類似的故事還有昆汀·塔倫蒂諾的《殺死比爾》,血漿亂飛的格鬥進行到一半,就突然變成黑白了。
無限趨近,但不能到達——這,就是假血的製作哲學吧。
參考資料:
[1] 假血的配方 | 《電影冷知識:當我們談電影時,我們在談什麼》
[2] 電影中“血”原來這麼做的 | 金錯刀
[3] 亞文化聯盟 | 巴黎的血與肉:大基諾劇院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