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不到七點半,診室門口已經人頭攢動了。
開啟電腦,發現上午的專科號已經快掛滿了,我知道忙碌的一天又要開始了。
叫號後首先過來的是一對年輕的父母,懷中抱著一個1月大的嬰兒,大便反覆粘液血絲,外院診斷細菌性腸炎,抗生素用了一週,沒有好轉。家長很著急,聽人說復旦兒科醫院全國最好,就連夜趕到上海。急診科醫生給孩子做了抽血化驗,凝血功能正常的,拍了腹部片子與b超,沒有發現腸套疊、腸梗阻等外科問題,建議看消化專科門診。
我仔細看看孩子頭面部較多溼疹,血常規化驗嗜酸細胞非常高,大便有少量粘液血絲,抗生素治療無效,考慮孩子過敏性腸炎,與牛奶蛋白過敏有關。
“我們孩子一直在吃母乳,沒有吃牛奶呀?”,孩子媽媽不解地說。
“嬰兒腸道粘膜屏障非常薄,母乳或奶粉裡大分子蛋白質透過粘膜屏障進入血液迴圈,於是嬰兒體內的免疫系統對牛奶蛋白過度反應。牛奶蛋白過敏是嬰兒出生後第一年最常發生的食物過敏!大約有2.5%的嬰兒在出生後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牛奶過敏現象”,我說。
- 建議孩子媽媽忌口八大過敏原(牛奶、雞蛋、大豆、花生、貝類等)1-2周
- 如果便血沒有好轉則停母乳,吃深度或氨基酸配方水解蛋白粉
- 1-2周複查大便常規+血常規
“母乳雖好,有時也必須按下“暫停鍵”,對吧”,我接著說。
孩子家長聽我講的非常在理,滿意的走了。
接著又看了好幾個腹痛的、嘔吐的、厭食的、腹瀉、便秘的小病號。
10點左右,護士老師拿來一個危急值記錄本向我走來,讓我在上面簽字,我心裡咯噔一下。
孩子家長把化驗單遞給我,胃鏡報告診斷:十二指腸球部巨大潰瘍(2.5x3cm),幽門螺桿菌+++。我看了下化驗單血紅蛋白只有62g/L(正常值120-160g/L)”,怪不得孩子面色蒼白,無精打采的。
這是個10歲的孩子,這三個月發現臉色貧血一直在安徽某縣城治療沒有效果,就來我們醫院血液科門診。血液科李主任經驗非常豐富,認為不太像血液科問題,建議到消化科做個胃鏡。這下真相水落石出。
孩子媽媽非常緊張地問:“大夫,我孩子病情嚴重嗎?”
我說,“孩子是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了消化道巨大潰瘍,有1元硬幣那麼大,還有貧血,目前病情嚴重!需要立即住院或者留院觀察治療”。
“幽門螺桿菌感染怎麼得的呢?,我和孩子爸爸每年體檢都是好的”,孩子媽媽不解的問。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傳染性疾病,目前認為幽門螺桿菌最可能的傳播途徑是糞-口傳播和口-口傳播,共餐時接觸到了被幽門螺桿菌汙染的飲水或者食物是感染的最主要原因。所以我常常建議分餐,家庭成員可透過呼氣試驗查一下幽門螺桿菌及時治療,避免感染孩子。”
媽媽若有所思的說,“孩子幽門螺桿菌感染可能是他奶奶傳染的,他奶奶有多年胃病,經常打嗝、吐酸水,她和孩子經常在一起。回去後我們都查查”。
我進一步告訴她:“幽門螺桿菌會引起消化性潰瘍,最常見的是上腹痛,嚴重的時候,會出現消化道出血,貧血,還可能出現消化道穿孔,更嚴重的會因為穿孔導致大出血、腹腔感染而死亡。”
出現危急值的孩子病情需要優先處理的!我和後面等待的患兒家長說“請大家稍等下,這個孩子病很重,需要先處理一下”,其他孩子家長點點頭。
禁食,輸液、止血、奧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三聯殺菌,我幫他預約了明天的消化科門診,終於把這個孩子安排到急診觀察室。
我忙乎了一陣子,看看電腦螢幕已經看了近三十個患兒,感覺喉嚨有點疼。
一抬頭,發現本院一個C老師站在我跟前,說老鄉的孩子一直肚子疼,來找他看病,一大早就沒號了,請我加個號。上午掛號的孩子還有許多沒看完,所以我不太情願加號,還是沒好意思拒絕,讓他按順序排隊看病。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
又過一會,一對年輕父母抱著一個小嬰兒過來,訕訕的說“黃醫生,我是你微信公眾號粉絲,我兒子腹瀉在南京、蘇州看了1個多月天了,每天都是拉肚子7-8次,我想找你看看”。
“好好好”,我笑呵呵地說。
我給孩子體格檢查完,說“孩子剛拉的大便,咱們先去化驗大便和血常規吧。化驗結果出來後在簽到機器上刷下就診卡,我就可以再次叫到你們的號了”。
一會兒,大便化驗出來了“輪狀病毒腸炎”。拉肚子一個月了,腸子都要拉細了,需要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入,口服益生菌+乳糖酶+鋅,還要注意衛生。孩子家長滿意的離開了。
11點停止上午掛號,12:15分,我終於和同事把上午的病人看完了,電腦螢幕上顯示我上午看了48個病號,我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我走出診室感覺有點累,醫院阿姨幫助打的午飯我看一眼就飽了,為了下午工作有力氣我還是吃了一些。
吃完飯我看看時鐘12點45分,離下午上班還有一會,我要打個盹休息下,希望不要被打擾。
頭剛趴到桌子上,我手機響了,原來爸爸打的,問女兒馬上去上課了,叫的計程車怎麼還沒有到?我連忙打給出租車司機打電話,司機師傅抱歉地說堵車了,五分鐘就到門口了。
快1:30,我到了診室,發現電腦上有滿滿的一螢幕病號。診室外又是熙熙攘攘,滿是焦急等待的家長,不時有人推門探頭看我。
我振作疲憊的精神,開始叫號,開始下午的工作了。
叫了1個號,等了一會沒有人來,又叫了1個號。這時候,兩家人抱著孩子都進來了,都說叫到號了,都要先就診。2號患兒的爺爺忿忿不平地說,早上一大早就來了,只能掛到下午的號,等了4個小時了。
我趕緊維持秩序,說“大家一個一個來,不要急”,告訴他們以後看病要提前預約,這樣節約就診等待的時間。
2點多,我肩膀被人拍了一下,原來是單位的一個好朋友小X,他不好意思的笑著說,“上次看的一個肚子疼的小孩過了2周,來複診,能不能加個號,如果忙不過來就算了。”
我笑了笑,讓他去掛號了。心裡想“後面不管是誰,我都不能再加號了,否則我6點也下不了班,孩子還等我輔導功課呢”。
三點多,一個家長抱著一個1歲大的孩子過來了,孩子爸爸滿頭大汗,急地團團轉,說“孩子可能吃了塑膠積木,一直喉嚨痛,急診科讓過來看消化科,可是沒有號了,不知道怎麼辦!”。孩子爺爺眼眶通紅,自責地說“都是我不好,看孩子沒盡到責任”。
我心想“孩子該不會有什麼東西卡到食道了吧”!
我急忙說,“別急,我給你加個號,我去看看能不能去做個加急胃鏡看看”。
同事上午做胃鏡,下午做腸鏡,剛忙完,滿臉疲憊。看到我過來,她笑著說今天已經取了2個消化道異物了,讓孩子家長繳費後按門鈴過來。
緊急胃鏡發現食管裡卡著一個一元錢硬幣,幸虧時間短,卡的時間久了就容易食管潰瘍穿孔等。硬幣取出來後孩子不哭了。孩子爺爺終於鬆了一口氣,一直說“謝謝!謝謝!”
小孩子年幼無知,家長又馬大哈,所以孩子容易發生意外傷害,一不小心就可能有生命危險。所以碰到這種情況,我經常批評那些年輕家長們要看護好孩子。
4點多,進來一家人,爺爺懷中抱著一個小女孩,陣容強大,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診室裡一下子炸開了鍋,
爸爸焦急地說“孩子今天早上肚子疼”。
孩子爺爺擔心地說“上週六你看過,吃的藥效果挺好,不知道為什麼今天突然肚子疼了”。
孩子外公悲傷地說,“醫生,我家這個孩子很苦啊,年初得過腦炎,五月份急性闌尾炎開過刀,這又肚子疼了”。
孩子外婆說,“醫生,不會是闌尾炎開刀的問題吧”。
我給孩子檢查治療完畢,聲音沙啞地告訴他們不要緊張,和以前的腦炎、闌尾炎沒有關係。過來一刻鐘,他們終於滿意的離開了。
我感到非常疲憊,頭有點漲漲的,喉嚨也火燒一樣疼。
孩子外婆走到門口,突然來了一個倒車入庫的步伐,問:醫生,孩子經常出汗怎麼回事?”
快6點鐘看完最後一個嘔吐的嬰兒,我關電腦,這時候晚上的夜門診已經開始半個多小時了。
回家路上做了一首酸詩發到了朋友圈,
“兒科一天班,累的渾身酸;
喉嚨火辣辣,疼的直喊媽”
到家裡,家人已經做了好幾個菜等著我呢。不過,我實在太累了,只喝了一碗綠豆湯,然後在沙發上來個葛優躺,一點都不想動。女兒過來問我一道數學題怎麼做,我想著想著眼皮沉重起來,一會進入了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