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子長大後,老是懶散地待在家裡是不行的,到了一定年歲就應該離開家長。孩子總是要獨立的,而且肯定會走一條與父母不同的人生道路。我家的兩個孩子都是男的,當然要送出家門。次子在上大學時搬到了學生宿舍,從十幾歲就開始離家生活。
長子現在是個音樂人。在大學時代他就說過要“靠音樂吃飯”,他跟我認識的製作人就從事音樂的問題商量了很長時間,基本上確定了專業的方向。因此我只能鼓勵他說:“那就加油吧!”
次子在大學快畢業的時候跟我表示“想當演員”。本來我就不打算反對兩個兒子選擇的人生道路,對此我更是找不到反對的理由。次子現在已經自立門戶,在外生活,至今都很順利。今後也許會遇到各種困難,那就是他本人的事了。
孩子們好像也各自徵求過他們母親的意見,妻子沒有表示反對,只是有些擔心。在這些想法上,我們不用商量就很一致。我想這就是“相性”吧!
孩子們離家後,我們夫妻又回到了二人世界。我一下子感到,一直跟孩子們一起生活,驟然分開頗有些不習慣,而妻子的感受更強列。兩個孩子從幼兒園到高中,上的都是不提供伙食的學校,平時要帶便當上學。妻子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為兩個孩子做便當,還為一家人做早飯。孩子上了高中之後,有時也會從外邊買點麵包,但還是有將近15年時間,妻子一直堅持為他們做便當。
不用照顧孩子,這部分時間就多了出來,於是,我們兩人獨處的時間自然增多了。雖然有時感到茫然,但從今以後,我們兩人在一起的時間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寶貴。
有時感到我們像是返回了新婚狀態一樣。在有孩子之前,過了大約四年只有兩人的生活,現在覺得好像回到了那個時期。其實,我們並沒有討論彼此的對話是多是少,但比起跟孩子在一起時,現在兩人的對話變多了。兩人沒有商量今後怎麼辦,但開始意識到演員這份工作還能幹多久的問題。
日本男性的平均壽命是79歲。其中包括了早逝者的年歲,所以我覺得實際上還應該再加上10歲,平均壽命差不多要到90歲。就我現在來說,還有30年,換句話說,我才走完了人生道路的三分之二。
從今開始,我必須要越來越明確對於現在的自己來說,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如果連這一點也弄錯的話,那人生就會變得不對勁了。
最近我開始更多地反思父母的事情。比如,父親那個時代的退休年齡是56歲。那時我根本就沒有考慮父親的心境,現在自己也過了這個歲數,甚感“這個歲數還不能退休”。一個56歲就不得不從公司退職的男人會是什麼心情?這樣一想,父親在“學歷社會”中當工薪職員的事,還有在日本的高速發展時期把孩子培養成才的事,都開始引起我的思考。
每到人生的一個段落,我都會回顧,回顧的不僅僅是自己的人生,還有父親和母親的人生。只有這樣,才能認識到父母的辛勞,才能學會感恩
我們結婚31年了,如果一定要我說個婚姻生活美滿的理由的話,也只有回答“相性”一詞了。我的運氣不錯,遇到了“相性好”的伴侶。
“相性”合得來,或者合不來。看上去簡單,但往深處想,性情相投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人生至今,我時常發現人的無能與脆弱,而我的經驗絕非特例。我對人有一種基本的認識,即“人是軟弱的”,而這也是自己與他人關係的出發點。因此,要學會原諒他人,這可使自己變得善良。當然,有時自己也不免以偏見短識來判斷他人,但因為明白“人是軟弱的”,因此能夠返回這個出發點。
婚姻生活沒有正確答案。我們夫妻從未吵過架,這是事實。我真心覺得吵架不僅沒法形成任何一種正能量,反而浪費了精力。也許是有點兒小氣的想法。
作為伴侶,也許不能理解對方的全部,因為世上不存在能夠百分之百地相互理解的人。但是,如果連對方真正重要的部分都不能理解的話,那這對夫妻是不合格的。
如果因為工作突然延時或者要開會,而不能回家吃飯,我一定會發簡訊告訴妻子。確定要不要回家吃飯,這對做飯和等你回家吃飯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
妻子在廚房忙著,我的手頭沒什麼事,於是就想到她身邊看看,幫忙擺擺餐桌、端端餐盤。我這個人的性格就是什麼事都等不得,如果能幫忙儘快弄好的話,幫忙也是件愉快的事,飯後收拾和洗碗也是如此。讓我什麼也不幹,光是坐在椅子上等待發呆,我是做不到的。白天在家的話,我會用吸塵器清潔衛生,或者打掃廁所,我不做的家務大概只有洗衣服。
家務事的九成以上都是妻子做的,剩下的一成裡只要是會做的我都做,僅此而已。
人的狀態和心情,可以從臉上看出來。也有人說“人不在於臉”。我覺得這是理解不同造成的,相由心生,絕對沒錯。幸福會洋溢在臉上,不幸也會表現在臉上。壞心眼的人就有張壞心眼的臉。一個人長久以來的生活方式,莫不在臉上表現出來。不是有那種“頑固父親”的老頭臉嗎?我不想變成那樣的臉,我想形成的是一張“好看”的臉。
我已經到60歲了,回首往事,我的人生是非常幸福的。這得益於很多次精彩的相遇,讓我忘記了過去的討厭事。此外可能還需要一顆有著積極想法的心。不過另一方面,有時不管你怎麼留心、怎麼努力,也無法達到目的。
我們生長在一個和平的年代。世界和平是極重要的事,也是幸福的基礎。我們的後代一定要為此而感恩。
神明正是為了讓我們不要忘記這些重要的事情才存在的,但有時我們還是會忘記。和平變成了理所當然,感恩之心隨之消失,從而生出了平日裡的牢騷與不滿。
凡事先和別人比,一看見他人的人生一帆風順,就會羨慕和嫉妒;而一旦認為他人不如自己,就會看不起別人,然後放下心來。煩惱也是一樣,原本是些無所謂的事,卻會引發焦慮和不安。對演藝圈的人來說,煩惱的來源就是虛假的報道和沒有來由的抨擊吧。
最理想的狀態是能像聖人一樣活著,但悟道之路非常遙遠。我們已經習慣了和平年代的生活,對其可貴之處也看得較淡,但我們還是不能把曾經有過戰爭的那個不幸的年代,單純地當做歷史的一頁。
在東日本大地震剛發生後的報道中,有位受災者說:“我必須讓自己覺得,只要活著就好。”他那忍著悲痛作答的聲音,應該銘刻在我們心中。時代正在質問我們,何謂重要的事?何謂富裕?何謂幸福?
接下來是關於今後的事情。在我20多歲的時候,一位演藝界老前輩對我說過的話至今還留在耳邊:“回顧人生,雖然有需要反省的地方,但沒有後悔之事。”我到了今天這把歲數,終於稍微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
總想著要不是當初,自己就不會弄成現在這個樣子,這樣的人生是非常寂寞的。那我呢?說起來挺不好意思,我的確也有很多需要反省的地方,但我可以斷言,我沒有後悔!今後的人生比我年輕時所想象的要長得多,我想要繼續過著不後悔的人生。
我們夫妻也會一如既往,繼續每年對彼此說:“謝謝。今後也請多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