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現在大多數家庭最多兩個孩子,家庭成員都把孩子看做是中心,任何事都遷就保護他們,使很多孩子自我為中心,把自己喜歡的玩具、物品看做是獨有,不允許他人接近或享用。尤其是到了兩歲以後,自我意識逐步加強,物權意識開始明確,喜歡獨享,沒有分享意識。父母擔心因為孩子的“吝嗇”影響與小朋友的相處,於是想到要教會他分享。
樊登讀書有一期講過:孩子牴觸分享時家長通常說“你怎麼沒禮貌,應該讓著弟弟妹妹,分享玩具”,於是自作主張不顧孩子的意願,強制分享。樊登說,家長替做決定這種方式,孩子確實懂了什麼叫分享,但他卻討厭分享,因為分享意味著自己不快樂。透過引導讓孩子主動分享,從中獲得快樂,這才是真正教會分享,而不家長道德綁架。
01、分享是共贏
分享是傳統美德,前提應該是心甘情願,每個人都很在意自己喜歡的物品,尤其是孩子,讓他把自己心愛的玩具或物品分享給他人,並不是隨口說說就可以實現的。《媽媽是超人3》中霍思燕為了讓兒子嗯哼把玩具分享給貧困地區的孩子,講道理、和兒子玩拍賣遊戲、甚至撒嬌等用了各種方法。
最終嗯哼雖然同意了,但他並非本意,只是為了讓媽媽高興,他說了一句話:沒關係,以後還能買新的。足以表明他並沒有真正懂得分享的意義,也沒有從分享中獲得快樂,令霍思燕尷尬不已。
把自己心愛的物品無條件給他人對孩子是極大的挑戰,如果自己的分享能換來“利益”,那就另當別論了,這種“利益”便是分享後獲得快樂。自己分享玩具給他人,同事從他人那得到好玩的、好吃的作為交換,這個過程雙方都是自願,當然都是快樂的。分享是美德,更是共贏,也是一種與人交流溝通的方式。
02、教孩子學會分享
孩子不是天生就會分享,需要家長合適的情境下引導,這需要過程,讓他學會自願分享。在寵愛中生活的孩子,要啥有啥,家長一一滿足,孩子有足夠的掌控權,需要分享時,一定是先用道理說服他。先給他足夠的心理準備,自己分享後能獲得什麼。
當孩子願意分享時,一定要有對方的回應。比如收穫感謝,讓他獲得滿足感體驗分享的快樂,感受到被認可,更樂意分享。在家庭生活中,爸爸媽媽的行為也是最好的示範,樂於分享,得到愛人的分享時表示感謝,得到孩子分享時說謝謝,得到他人分享時,懂感恩說感謝,這些日常孩子都會存在潛意識裡。
李玫瑾曾經講過:分享體現在日常生活中,家裡吃飯時有人回來的晚,一定是把飯菜事先留出來放在乾淨的盤子裡,而不是給晚回來的人吃剩下的,任何東西都是,把最好的留給沒在家的人。生活在這樣的家庭氛圍,這樣的習慣感染,孩子看到的是關心體貼,也能得到關心和體貼,學會分享自然而然。
03、讓孩子自願分享
學會了並且也理解分享卻不樂意分享的孩子,一定有自己的想法,再去講道理甚至哄顯然沒有效果。此時需要父母細心觀察,因為牴觸的背後有大道理,是孩子僅僅一兩次或僅對某一件物品不樂意分享,還是任何時候都這樣。
如果僅一兩次,那無可厚非。如果一直是這種狀態,那就要引起重視,這一定是教育過程中某個環節有了問題。永遠吝嗇的人無非是價值觀有誤,這通常是父母不經意的行為影響到了孩子。
再一個就是孩子物質匱乏,缺少父母的陪伴,因為在孩子眼裡,父母的愛非常重要,由於陪伴少,缺少愛,而現在又要將心愛的玩具分享,自然沒有安全感害怕失去。分析清楚哪種原因,就應該對症下藥,在教育方式上糾正。
教會孩子分享,一定是讓他懂得分享能帶給他人快樂,自己也能獲得快樂,出於自願。孩子牴觸分享時,一定不能貼上吝嗇的標籤,應該瞭解清楚背後的原因。分享是美德,更應該是共贏,這樣才能獲得雙向快樂和幸福。
碎碎念:
教會孩子分享,一定是讓他懂得分享能帶給他人快樂,自己也能獲得快樂,出於自願。孩子牴觸分享時,一定不能貼上吝嗇的標籤,應該瞭解清楚背後的原因。分享是美德,更應該是共贏,這樣才能獲得雙向快樂和幸福。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