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冰清 通訊員 祝姚玲
剛出生40天的寶寶,前一秒還好好的,下一秒突然面如死灰、呼吸急促!
幾天前,先心病患兒凡凡突然心臟病發作,命懸一線。所幸當時他正在浙大兒院,醫護人員緊急展開了搶救……
出生40天,病魔找上門
凡凡還在媽媽子宮裡的時候,就被診斷出了先心病,爸爸媽媽還是決定把他帶到這個世界,陪他一起面對。
出生後,凡凡的心前區就可聞及雜音,新生兒超聲檢查提示主動脈瓣狹窄,房間隔缺損,二三尖瓣反流。由於他剛剛出生還很弱很小,如果此時行心內介入手術,成功機率會降低,同時心外開刀手術的創傷和風險也都較大,爸爸媽媽選擇了“等他長大一點再說”。
讓一家人都沒想到的是,孩子出生才40天,病魔就已迫不及待。
那天,凡凡馬上要接種新的疫苗,媽媽帶他來到浙大兒院免疫接種門診,諮詢是否安全。就在就診的剎那,醫生髮現孩子面色發灰、口唇青紫、呼吸急促。見狀不妙,醫生趕緊和凡凡媽媽一起把孩子送到急診搶救室。
此時的凡凡,心率已下降至68次/分,血壓僅有67/47mmHg,急診科的醫生和護士立即為他胸外按壓、皮囊加壓給氧,給予腎上腺素強心等治療,並聯系麻醉科氣管插管。幸好搶救及時,凡凡在10餘分鐘後,心率又升至114次/分,其他指標也漸漸恢復。
搶救回來,卻仍命懸一線
孩子的命算是從死神手裡搶回來了,但收治在CICU(心臟重症監護中心)只能維持生命,想要好起來,必須制定系統治療方案,因為凡凡的心臟已經出現主動脈瓣重度狹窄,主動脈弓略偏窄,房間隔缺損(直徑4mm),左室壁增厚、心內膜彈纖樣改變,二尖瓣中-重度反流,三尖瓣及肺動脈瓣輕度反流等多種綜合病症,已經出現心力衰竭。
這麼複雜的疾病,需要多學科專家一起,共同“拆彈”。為此,心血管內科、心臟外科、麻醉科、放射科、超聲科等專家匯聚一堂,商討首先要拆掉哪個“炸彈”,下一步拆掉哪個“炸彈”……同時商討,萬一“拆彈”過程中出現狀況,如何確保患兒生命安全。
經過近1個小時的討論,專家團隊達成一致意見,認為主動脈瓣狹窄問題是威脅孩子生命的首要威脅,要先行“造影+介入”心內手術,透過擴張來解決主動脈瓣狹窄問題,緩解症狀,心臟外科待命。
雖然“造影+介入”手術對於浙大兒院心血管內科專家而言並非太高難度,但凡凡的40天日齡和4公斤體重,都重新整理了以往記錄,會大大增加手術難度。
如專家所料,因為凡凡病情複雜、年齡很小,造影發現他的手術條件很不好,主動脈口開啟時只有約2毫米,直徑約1.5毫米的球囊擴張導管要在遠端操控下,逆著噴發的血流掉進細孔,難度極高,比在幾米外牽著線穿針還要難,因為血流噴發不僅會造成阻力,也會改變球囊擴張導管的位置和方向,對手術醫生的技術和經驗挑戰極大。
“介入成功,不到1小時。”凡凡的手術醫生是知名心內科專家汪偉主任醫師和傅松齡副主任醫師,“作戰”經驗十分豐富的他們,不僅克服了難關,還把預期要四五個小時的苦戰,提前三個小時成功終結。
“孩子手術前壓差有80 mmHg,手術後壓差下降到18 mmHg,目前體徵平穩,可以說孩子已逃過一劫,但接下來心臟上的其他‘炸彈’還要逐個拆除。”傅松齡副主任表示,雖然絕大多數先心病患兒在目前醫學條件下都已可防可治,但對於特別疑難複雜的,找到綜合實力強大的醫院和團隊進行治療還是十分關鍵,因為這是一項系統性的診治。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路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