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我的發燒友微信群裡面發現有人發出800 D4系列的網頁截圖,間接透露了Bowers & Wilkins(下簡稱“B&W”)新一代800 Diamond系列要釋出的訊息。就在上個月底雜誌出刊之後,B&W就給了我一個意想不到的驚喜,那就是一對805 D4書架音箱。看到如此新鮮火熱的產品,我的自然反應就是迫不及待地拆箱開聲試聽,一邊聽一邊拍些照片上傳到朋友圈、微信群裡面曬一曬,好讓大家羨慕一下。我記得聽上一代的805 D3是在2019年,當時聽的還是805 D3尊貴版,箱體採用桑托斯紅木製作。但當我看到805 D4的工藝後,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更尊貴了!”
805 D4的導管長度加長,長度幾乎與音箱深度一致;背板設計與銘牌以及接線端子的色調幾乎融為一體
全新800 D4系列
全新的800 D4系列包含了801 D4、802 D4、803 D4、804D4這四款落地音箱,HTM81 D4和HTM82 D4兩款中置音箱,而805 D4是整個系列裡面的唯一的一款書架音箱,整個系列可以做兩聲道立體聲音響,也可以作為家庭影院音訊系統中所使用。800系列音箱都是B&W一直以來響噹噹的代表作品,一代復一代地更新。如今全新的800 D4系列,其總體的設計必定是在上一代800 D3的基礎上進一步地改良。我閱讀了一下官方傳送過來的介紹,800 D4依然繼承了800 D3所使用的喇叭單元,然後在箱體設計方面繼續做最佳化,包括聲學方面和外觀方面,目的就是給予客戶在視覺和聽覺上的再度提升。由於這次評論的型號為805 D4,所以我們還是把重點放到805 D4上面吧!
800 D4全系列,一共有7款型號產品
注重外觀裝飾,更注重箱體的剛性
從805 D3到805 D4,外觀真的改變了不少,更注重裝飾,視覺效果更美觀。805 D4的前面板是弧形的,頂部是一塊鋁頂板再貼上一層皮夾,看起來更高階,而且我所收到的805 D4是黑色鋼琴漆版本,黑中泛亮光的外觀看起來更是一種濃濃的奢侈品味道。背部相比起上一代,805 D4的背板是平面的,整個背板是一塊灰色金屬板,上面一道道凹凸相間的條狀做裝飾,這個背板能夠與四個打磨得如鏡子一樣的金屬接線柱,還有上面印有“805 D4”字樣的銘牌,整體看起來就顯得相當的協調,雖然音箱的背板在平時使用時並不會讓用家看到,但B&W也把它處理得如此的一絲不苟。
805 D4的變化不僅僅的外觀裝飾上,那個弧形的箱體實際上是使用一整塊木板彎曲而成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前面板和邊緣的聲波衍射,可以讓聽感上讓聲像的聚焦變清晰。而且箱體內部的結構採用經過改良的Matrix結構做支撐用於加強箱體的剛性,以減少箱體受單元震動的影響,更好地減少音染,可以直接影響到中音和低音的清晰度再現。
800 D4系列的箱體是一整塊木板彎曲而成,再加上鋁樑支撐,非常堅固
分頻器則安裝在金屬背板上面,不得不說的是,805 D4的分頻器設計得非常簡單,分別在高音和低音部分串接一個電容和電感。分頻器設計簡單,一方面的好處就是對功放功率的消耗更小,能讓功放給予喇叭單元更多的功率,效率高,容易驅動。我在試聽的時候就曾經用一臺輸出功率在75W的合併功放就能把805 D4推得有模有樣,低音的速度、控制力,還有聲場的展開度都相當出色。另一方面是單元自身特性好,可用頻段內表現平滑,其他部分可以迅速跌落,從而能簡化分頻器的設計。
繼續鑽石高音
805 D4,顧名思義就是新款產品依舊使用鑽石高音單元。有一天因為好奇心的驅使下,我拿出微距鏡頭,再用外拍輔光拍攝了喇叭單元的細節,圖片放大後可以觀察到805 D4的高音振膜表面是有顆粒感的,像粉末一樣。B&W的這個鑽石振膜就是CVD鑽石,屬於人造鑽石的一種,B&W公司從2005年開始就使用,到如今的800 D4依舊使用。至於CVD鑽石是個什麼東西,大家透過百度搜索一下就知道了。使用CVD鑽石振膜的目的就是因為它的硬度,能把高音單元的分割震動頻率往高頻段推高,推高到人耳對高頻的感知頻段。
微距鏡頭下拍攝805 D4的CVD鑽石振膜高音單元,透過網罩可以觀察到振膜的表面是有顆粒感的
Continuum 中低音單元
Continuum 中低音單元是從800 D3開始使用的,用於取代使用多年的“卡弗龍”振膜中低音單元。在805 D4身上使用的是6.5英寸口徑規格的,作為中低頻重播,而其他三分頻設計的落地音箱型號則使用5英寸口徑的,僅作為中頻重播使用。在微距鏡頭下觀看Continuum 振膜,它同樣是一種編制結構的振膜。不過,B&W並沒有詳細地說明這個單元的技術要點。
但從官方標出的失真指標資料來看,805 D4作為一款6.5英寸的口徑中低音單元規格的2分頻2單元書架音箱,效能的確是蠻厲害的。以1米距離,90dB聲壓級輸出的前提下, 90Hz~20kHz的頻響範圍是<1%,120Hz~20kHz的頻響範圍是<0.3%。實際使用的時候極少數情況會達到這個聲壓級,所以實際失真還會更低一些。
6.5英寸的Continuum 中低音單元
乾淨利索,鮮活精緻
我記得從認識B&W音箱以來,曾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發燒友都覺得B&W的低音聽起來有種膨脹感,需要搭配低音“修身”的功放,或播放機來中和一下B&W的聲音特性,但這種特性到了800 D3系列開始就發生了巨大變化,主要是因為低音就變得乾淨利索,而且聲音的清晰度聽起來大增,一下子改變了大家對B&W的主觀印象,可謂減肥成功。
從805 D4到來的第一天開始,我就拿它來聽不同的音樂,不管制作品質好壞,都放在805 D4上面聽。它的聲音給我的第一感覺乾淨利索,鮮活精緻的。高音聽起來也非常有特色,具有清新明亮的線條感,而且延伸廣闊,透徹,尤其是聽完Spendor SA1之後再聽805 D4,風格差異就是一耳朵的區別。 SA1強調的的溫暖柔順的音色,一耳朵的感覺會很容易適應,而805 D4追求的是清晰、爽快,有力,以細節和速度來吸引你的注意,而且805 D4的聲音解析度和聲場的展開度都相當的高,6.5英寸口徑也能聽到低音往深處砸,全頻聽起來從不含糊。
以精雕細琢的方式播放巴洛克音樂
聽了幾天的805 D4,我稍微調整了一下,換成老款的AudioQuest CV-6喇叭線。線上材的影響作用下,805 D4在同樣音量設定下聽,高音來得更穩,聽感上的聲音亮度感會有所降低,中音相對變得綿密。聽那些富麗堂皇的巴洛克音樂作品,805 D4可以用精雕細琢來形容,聽霍格伍德版本的《維瓦爾弟“四季”》,還有平諾克版本《水上音樂》,音響效果的表現真是一流水平,唱片之間的的音色特點相當鮮明,前者精緻華麗,後者中正大氣,而805 D4優秀的解析度可以讓每一件樂器的聲像非常非常清晰地地呈現在面前,尤其是絃樂的音色在805 D4的渲染下顯得格外的通透,華麗,帶著高貴的氣質,絃樂的線條感盡顯眼前,而且這種聲音的線條感很美,很靚麗,還是高畫質晰度的,能給人一種驚豔的感覺,在時間內把你的耳朵給吸引住。與此同時,805 D4的聲音乾淨,快速緊湊,流暢,音樂的快慢節奏在它的重播下被準確地把握住。
讓我滿意“維尼亞夫斯基第一小提琴協奏曲”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聽沙漢姆演繹的《維尼亞夫斯基第一小提琴協奏曲》,錄音很好,演繹也是沙漢姆出色的演繹之一,這張唱片是我突發奇想地從唱片櫃裡面找出來的,以前也曾把它放到一些音響上面聽。解析度不夠的器材,在樂隊齊奏的時候不僅亂,而且低頻不夠乾淨的話,大提琴的低音部分基本上聽起來就是擠在一團的感覺,而805 D4是讓我覺得聽得滿意的書架音箱。原因在於805 D4優秀的解析度與開放性,關鍵是每當樂隊齊奏的時候,層次和解析度都非常清晰,尤其是最容易糊掉的大提琴組部分,在805 D4上面也聽出了質感和層次。而且我在近場聆聽的情況下聽,依然還能感受到聲場的深度,是一種往音箱後方延伸的深度。
總結
新一代的805 D4,它在外觀上做了更細緻的改良,視覺效果上顯得更精緻,高貴,更漂亮,更有奢侈品的感覺。但外觀是其一,805 D4是從箱體設計上做出更進一步的最佳化,進一步地優化了箱體的造型,進一步地優化了箱體內部的結構,目的就是給予客戶在視覺和聽覺上的有更進一步的享受。而它的聲音重播效果,也正如它的外觀一樣,精雕細琢,有著優秀的細節和透明度表現,聲場的開放性高,而且全頻清晰,乾淨利索,也容易驅動,可以說一種看得見,聽得到的進步。
基本技術引數
●頻響範圍:34Hz~35kHz
●頻率響應:42Hz~28kHz (+/-3dB )
●靈敏度:88dB (2.83Vrms @1m)
●諧波失真(包含二次與三次諧波失真)@90dB聲壓級/1m ):<1%(90Hz~20kHz)/<0.3%(120Hz~20kHz)
●阻抗:8Ω (最小4.6Ω)
●建議放大器輸出功率:50W~120W @8Ω
●建議線材最大阻抗:0.1Ω
●尺寸(H*W*D):440*240*373mm
●重量:15.55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