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井者,位於大麼洲後攏山之麓也,亦當桃花坪去黃橋之商旅要道。自清朝光緒年間開井以來,雖歷經清朝、民國、共和國幾個朝代,但初心無解,水源不竭,一直澤潤於謝、容、鍾等三姓士民。
餘從小長於老井之旁,天道輪迴,蒼海桑田,四季更替,人事變遷,無不濃宿於此井也。行方便,潤人心,應四時,和八節。此之所以老井名不失傳矣。
至若春和景明,水平如鏡,俯而視之,倒影成像,君子思過,凡人改錯。烈日當空,夏炎來臨,老泉奔湧,掬而喝之,咽喉頓爽,甘之如怡矣。秋風葉落,滿目寂寞,俯而視之,漣漪泛起,魚躍蝦跳,水草搖泆,則心曠怡,境界大開。漫天舞雪,寒風勁烈,銀裝素裹,白色世界,而此老井,煙潦霧繞,放眼觀之,碧水如春,伸手觸之,溫婉如玉,井之周圍,附近村民,嚴寒無忌,殺魚宰雞,年事正備,歡聲笑語,此樂何極!
而昔時遊走散人,過路商賈,販夫走卒,駐足停歇,見此老井,掬而喝之,皆贊曰:好井、好水。
當今政通人和,百廢俱興。經鄉賢達人集議,乃重修老井,並蓋亭於其上。觀此亭者,只見紅瓦赤柱,飛簷走啄,構心鬥角,燈籠高掛,兩旁碑立,上接天氣,下接地利。雖非絕等佳作,但也凝神於情。水亭交映,歎為觀止矣!
今餘感恩於鄉親謝意,亦受亨於老井瑞氣,立拙作銘文記之。以褒獎鍾府細良之善舉,謝府瑞全之匠心,容府小衛之操持,迪發、容祥、運慶之勞作。而其尤為突出者,當屬鍾府細良也。老井作證,商人細良,進財有道,富不忘本,老井水源不斷,細良財運不盡。而操心費力之眾人,亦當如老井之流水,泉之澤被於後人,名則傳頌於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