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相信聽過的朋友不少,日常中也有人經常會使用這句話。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讓很多人一頭霧水。為了解釋這句話,《淮南子》特意弄了一個段子《塞翁失馬》解釋。這篇課文我們都學過,但真弄明白了嗎?知常容想今天與諸位好好聊聊。
老人的馬無緣無故跑到邊境那邊,跑回來時帶回一匹馬,這是得。老人的兒子騎那匹胡馬從上面摔下來,大腿骨折,這是失。
一年之後邊境那邊的遊牧民族大舉入侵,壯年全部上戰場,城是守住了,但是上戰場的大多數壯年都死了,老人的兒子因為骨折沒有上戰場得以儲存,這是得。
有人會說萬一城守不住,最終還是會死,這未必就是福。所以故事還可以繼續這樣編,當老頭和他的兒子儲存下來之後,遊牧民族再次攻入城池,因為缺少守城力量,城池失守,老人和兒子死於戰火,或死於飢餓。這是失。
任何時候的得未必是真得,這個得或許會引發下一個失。
這是一個不確定的世界,這是一個週而復始的世界,這是一個太陽從東昇起再到西落,再從東昇起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沒有東西是可以真正達到永恆的。(這個觀點肯定會受到爭議)
我們的先賢很早就明白這個道理,不管是周易,還是五行,還是陰陽,還是節氣等等,無一不是講這個道理,無一不在提醒和告知這個道理。
年輕的時候我們特別關注“得”,讀《塞翁失馬》往往只看到老人和他的兒子存活下來了。實際上《塞翁失馬》講的不是老人和兒子存活下來,而是在講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古人用一個字來總結:易。
郭子儀從武舉開始,以“異等”成績補任左衛長上,最終成長為大唐舉足輕重的人物,被唐德宗賜號“尚父”,並加食邑至兩千戶,自己的兒子娶唐代宗的公主為妻,可以說得到很多人夢寐以求的東西。
郭子儀得到很多,唐代宗說如果郭子儀想當皇帝,天下早就不姓李了。這些就是郭子儀的得,也可以說是郭子儀的福。
這福郭子儀享了沒?
魚朝恩嫉妒郭子儀,當郭子儀在前方抵禦吐蕃,魚朝恩在後方將他家的祖墳給刨了。換成普通人這是血海深仇,不報是不可能的,但郭子儀卻說這是老天對自己的懲罰,自然平時帶兵沒有約束好自己計程車兵,他們也挖過別家墳。
郭子儀見到盧杞就會將姬妾退去,因為盧杞長得很醜,怕姬妾會嘲諷使盧杞會懷恨。
他家的大門始終開著,任何人都可以進出,因為怕皇帝懷疑自己有不軌。
諸如此類等等都是他的失。
有人又會說郭子儀官不夠大,如果他是皇帝就好了。我們再來看一個例子:劉邦。
劉邦從平民到天子,可以說做到天下第一人,有沒有失去呢?我曾經寫過一篇《人到中年再讀《大風歌》,發現劉邦真可憐,催人淚下》就講到過他的失。
再比如劉邦和戚夫人是真愛,但是他卻無法保護好戚夫人。他知道自己死後呂后一定會對戚夫人下手,雖然安排周昌保護,但估計也會失敗。
四人為壽已畢,趨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輔之,羽翼已成,難動矣。呂后真而主矣。”戚夫人泣,上曰:“為我楚舞,吾為若楚歌。”歌曰:“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翮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柰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歌數闋,戚夫人噓唏流涕,上起去,罷酒。——《史記留侯世家》
當劉邦見到四皓時,他說呂后難動,然後說為我楚舞,吾為若楚歌。你覺得當時劉邦心中的怎麼想。他貴為皇帝,必須在心愛的人與西漢的長治久安中作出選擇。他得到整個天下,卻失去愛一個人的資格,你說這是得還是失?
有些人用失去了身體的健康的代價去換取高強度的工作,為自己換來看得見的幸福,比如房子,車子,票子等等。還沒有到年齡就白髮滿頭,還沒有到年齡就以藥為伍,還沒有到年齡就落下一身病,還沒有到年齡就心理不堪重負,還沒有到年齡就。。。。。。
很多人害怕老去,他們不斷地在尋找讓自己變年輕的法子。於是就有很多讓人年輕的法子出來,比如什麼樣的運動方式,吃什麼水果,臉上塗什麼,注射什麼,居住在哪裡等等。這些心態實際上就是害怕失去的心態。
年輕的時候精力旺盛,想要的東西很多,心很難定下來,老子說: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這句話年輕的時候不能理解。到了年老時,精力敗弱,想玩也玩不動,想吃也吃不了多少,想看也看不遠,眼、耳等感官在走弱,五色、五音、五味、馳騁畋獵這種誘惑反而對你減少了。
你年輕時候想靜下心來做不到,年老時“六根”漸弱,反而有助於你靜下心來,有助於你減少“六根”這種虛幻的影響,反而能看到真正的世界。用通俗的一句話來說你年老時修行的容易程度遠高於年輕時,這難道不是一種得嗎?你雖然失去了機體的那種快速反應,但卻得到讓自己用心看世界的機會。孔子說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是一種修行的結果,但何嘗不是身體機能減弱帶來的好處。
知常容始終堅信一句話:上天是公平的,沒有人是上天的寵兒或棄子。
既然每一個人都一樣,那憑什麼你會得到多一點,而別人得到的就少呢?這從邏輯上講不通。
他失去的你或許沒有看到。因為你只看到他在臺上的一分鐘的高光,不會去看他在臺下失去了什麼。
正如股票中有一句諺語:七賠二平一賺。你聽到的都是賺的。因為得到會被人宣傳,而失去是不會大張旗鼓地宣傳的。
人們會盯著別人得到了多少,很少會關注別人失去多少,這種觀點使得人們老覺得自己得到的遠比別人少。看似有問題的觀點卻成了他們積極向上的生活動力源頭之一。
你說這是好還是不好呢?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不知道我是否已經講清楚了呢?
失意之時,得意之時,都可再細讀《塞翁失馬》,因為人到中年再讀《塞翁失馬》悟得深意,不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