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們說到了《鬼谷子》的第二篇“反應第二”,說的是如何有意識地打聽對方情況。
鬼谷子的第三篇《內揵》講的是什麼呢?“內”,即入內,又通納諫的“納”,意為進諫遊說之辭。“揵”,就是通納諫的“諫”,就是進獻計策。
歷史上有名的《觸龍說趙太后》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趙太后太愛護長安君,不願意讓長安君做人讓長安君冒著危險去做人質,並且還禁止近臣勸諫。觸龍就拖著自己年邁疾病的身體去見趙太后,以此博得了趙太后的同情。
試想一下,如果是是直接勸諫,肯定會冒犯太后, 弄不好吃個閉門羹,給個50大板也不好說啊。觸龍從自己的親身經歷說起,表明父母疼愛子女是天經地義的,讓太后認可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天經地義的。觸龍認為趙太后應該像對燕後那樣對長安君作長遠打算,趙太后認為觸龍說得有道理。觸龍隨後又說讓長安君去做人質能為長安君做國君立下基石,樹立威望,是為長安君作長遠的打算,趙太后也就願意派長安君去做人質了。
我們看觸龍說服趙太后時,由小及大,由身邊的小事說及大道理,然後循序漸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暗中揣度趙太后心意,這件事情能不能辦成,這件事情是否合趙太后的心意,這件事情是否與當時的形勢合適,能否順應趙太后的的意願,讓趙太后覺得進獻的決策既合形勢又合她意,最終,趙太后也認可了長安君做人質這一做法。所以觸龍說趙太后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計策得以成功。
一個不會說話的人,無疑是一個失敗者。講個小故事,從前,有個人由於不會說話經常得罪人。有一次,鄰居家喜生貴子,請他去喝喜酒。由於怕說話得罪人,吃飯時一直忍著沒說話。主人送其出門,他如釋重負的說了一句:這次我可啥都沒說啊!孩子生個病啥的可別怨我啊。當然這是個笑話,但卻戳中了我們很多人的痛處。順應別人心意,如何去迎合別人很重要。但你看看在生活中,你是個會說話的人嗎?有沒有因為說錯話而得罪人呢?在跟領導的溝通中是否手足無措呢?在手下面前是否不知如何說話樹立威信呢?
所以說呢,我們在說話的時候都要講究策略,注意場合,學會順著別人的話去說。遠在咫尺,近在天涯,這說的是心理上的溝通,不是實際的距離,鬼谷子早就洞察到了人心的秘密,他教導我們與人交往,一方面要學會聆聽,另一方面還要善解人意,善於理解和寬慰人。同樣,若是希望用言辭打動對方,從對方那裡獲得資訊、資金或幫助,必須能獲得對方內心的真實想法,投其所好,想起所想,為其代勞,才能感動對方,讓他覺得好似欠了你什麼似的,或許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其實,每個人都要和自己的周遭關係打交道。有些人無論和上級還是下級可以八面玲瓏、左右逢源,有些人卻搞得關係非常緊張,為什麼呢?其實無論是鬼谷子說的君臣之間,還是現代社會里的上級還是下級,必須透過我們上面所說的內揵術才能進行有效溝通,是處理各種關係的法寶。
比方說在市場經濟時代,上級與下級之間的關係有工作夥伴關係、朋友關係、利益關係等等,上級與下級的關係處理得好,下級就會竭盡全力為領匯出謀化策,利益訴求就會得到實現,工作也就會感到愉快。所以,內揵,不僅僅是遊說,還有說辭,要能夠出謀劃策。
鬼谷子所說的“君臣上下之事,有遠而親,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這一段是內揵術的核心,是古代君臣之間,現代上下級之間交往的法寶啊。鬼谷子這是要告訴我們,上下之間的關係,有的距離遠卻關係親密,有的距離近卻關係很疏遠,接近反而不被重視,離去反而容易被求取。這麼說來,運用到生活中就是你要掌握別人的心理,增長自身才幹,如何使自己被重用,你的意見有一天才有可能會被採納。
所以我就覺得鬼谷子這人真是人如其名,神出鬼沒,真是會洞悉人心,你看看在你的工作中啊,你和你的上級之間是不是就是這樣一種關係, 你走得近未必就是好事,離得遠未必就是壞事,與人相處一定要把握尺度,“度”沒把握好,有時就會適得其反。
戰國時有這樣一則故事,說的是蘇秦的弟弟蘇代向齊國推薦自己的文字。蘇秦死後,他的弟弟繼承了他的事業,但初出茅廬的他需要一個平臺來實現他的哥哥沒有實現的合縱聯盟理想。於是他來到齊國,巧妙地向齊國重臣淳于髡推薦自己,得到了淳于髡的認可,並經過淳于髡的引薦,得到了齊王的重用。
蘇代在沒有見齊威王之前,先對淳于髡說道:“有一個賣駿馬的人,接連三天早晨守候在市場裡,也無人知道他的馬是匹駿馬。賣馬人很著急,於是去見伯樂說:‘我有一匹駿馬,想要賣掉它,可是接連三天早晨,也沒有哪個人來問一下,希望先生您能繞著我的馬看一下,離開時回頭再瞅一眼,這樣我願意給您一天的費用。’伯樂於是就照著賣馬人的話做了,結果一下子馬的身價竟然漲了十倍。現在我想把‘駿馬’送給齊王看,可是沒有替我前後周旋的人,先生有意做我的伯樂嗎?請讓我送給您白璧一雙,黃金千鎰,以此作為您的辛苦費吧。”淳于髡說:“願意聽從您的吩咐。”於是淳于髡進宮向齊王作了引薦,齊王接見了蘇代,而且很喜歡他。
現代社會,競爭日益激烈,我們要樹立自我推銷的意識,來獲得更多的實現報負的機會。要推銷自己,必須講究方式和方法。蘇代僅僅是為淳于髡講述了一個小故事,就得到了認可,可見他對淳于髡有一定的瞭解,並自信地將自己比作千里馬,給人精明能幹的印象。另一方面他還巧妙地將淳于髡抬舉為伯樂,無形中拍了對方一個馬屁,使對方願意幫助他引薦。這個例子值得那些想要有更多發展機會的人借鑑。
鬼谷子教導我們,在情況還沒有明朗之前就去遊說的人,定會事與願違,在還不掌握實情的時候就去遊說的人,定要受到非議。只有瞭解情況,再依據實際情況確定方法,這樣去推行自己的主張,就可以出去,又可以進來;既可以進諫君主,堅持己見,又可以放棄自己的主張,隨機應變。
在職場中,人人都希望能做出成績,希望得到別人肯定的評價,這也合乎鬼谷子說的英雄一旦有了用武之地,就應該積極進取,建功立業。但是我們也要在瞭解了事情的原委之後再去判斷、決斷,該不該建議,什麼時候建議合時宜,這個建議能不能順應領導心意等等,建議被採納了固然是皆大歡喜,沒被採納呢,也要進退自如,隨機應變,能屈能伸,但無論是什麼建議都務必要遵循職業道德、人生法則,堅守好你的道德底線,違法犯罪的事情我們堅決不幹。
孔子年輕氣盛時曾受教於老子,老子就對孔子說,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也就是說做生意的商人,總是隱藏他的寶貨,不叫人輕易看見:真正的君子,品德高尚,形象卻顯得愚笨。老子推崇“愚”自有道理。包含了寬容、簡樸、知足等人的優秀品質。這些優秀的品質,是你與人打交道,能否成為別人信任的人的必備條件。
鬼谷子還討論就任還是離職。要想與人合作,就要把力量用在內部,要想離開現職,就要把力量用在外面。這就是鬼谷子說的“欲合者,用內,欲去者,用外。”你看看啊,就任還是離職的這個問題在當今社會也算是個熱點,離職跳槽那是每天都有的事,現在無論是合作發展還是離職,都是在你已經決定好了準備好了的狀態,如果準備仍然待在公司,你就得學會與別人合作共贏,尋求發展,這個發展是什麼呢,職位的提升,薪資的提高,但如果沒有發展空間了,也許你就想著是否要挪挪窩,尋求新的生機,這個時候你就會關注外部的發展動態,有沒有一些你心儀的好的職位。在選擇方面,鬼谷子建議要當機立斷去做決定。
內揵之意,當然還有打鐵還需自身硬的意思。你看看蘇秦、張儀、孫臏、龐涓如果不是自己有真才實學,也不會在當時大放異彩。如果沒有相當的實力,那些君主怎麼回去聽你說呢?就像今天談的,想以道德來結交,那自己在境界上就要和他相同,甚至要高,才能吸引對方,博取對方的信任;想以朋黨來結交,那自己的水平就要與之相同,才能和對方平起平坐;即便是以財物和美色來結交,那自己的資源也要高人一等,不然對方不會感興趣,也不會聽你講話,更談不上接受你的建議,所以你要建議別人,自己也要具備相當的實力才行。
運用內揵術應該按照鬼谷子教導我們的這些原則,出謀劃策時應該順應別人的心意,投其所好。比方說,我們在和領導交往的時候,一定要知道領導想要的是什麼,藥順應領導的心意,想領導之所想,急領導之所急,拍馬屁要拍到馬屁股上,再加上你的真才實學,或許也就離成功不遠了。
明天呢,我們將為您講述《鬼谷子》縱橫八術中的重要一術,“抵巇”的智慧。
(轉自蘭心書院聽書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