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埃及、英國特派特約記者 黃培昭 紀雙城 環球時報記者 趙覺珵】瑞典學院7日宣佈,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以表彰“他毫不妥協並充滿同理心地深入探索著殖民主義的影響,關切著那些夾雜在文化和地緣裂隙間難民的命運”。
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主席安德斯·奧爾森在斯德哥爾摩告訴媒體,古爾納在得知獲獎訊息時正在廚房裡,評委會與他進行了“長時間且非常積極”的對話。“我以為這是個惡作劇,”古爾納不敢相信自己獲獎。奧爾森評價稱,作為一名作家,古爾納“始終以極大的同情心深入瞭解東非殖民主義的影響,及其對流離失所者和移民生活的影響”。
中國讀者眼中的冷門作家,曾提名英國布克文學獎
由於這位作家迄今還沒有作品引進中國,他對中國讀者來說堪稱“冷門”。古爾納1948年出生於桑給巴爾(時為英國保護國,現為坦尚尼亞一部分),上世紀60年代以難民身份前往英國。在近些年退休前,古爾納是英國肯特大學的英語和後殖民文學教授。古爾納在21歲時開始寫作,雖然他的母語是斯瓦希里語,但他一直使用英語寫作。在青少年時代,古爾納見證了英國殖民歷史對於家鄉的影響,他的書中有大量文字回溯了自己作為桑給巴爾島上的阿拉伯後裔遭到的種族歧視,這也是他離開當地的原因。直到1984年,古爾納才有機會重回故里,在父親臨終前見他一面。
迄今為止,古爾納共出版10部小說以及一些短篇故事,難民生活是始終不變的主題。其中,古爾納創作的第四部小說、於1994年出版的《天堂》被認為是他作為作家的一次突破。小說內容以古爾納在1990年的一次東非之旅為靈感,講述一個成長與悲傷愛情交織的故事,還有關不同世界與信仰體系的碰撞。這部作品為古爾納獲得布克獎提名,令他在英國文學界出名。
“為非洲文學做出重要貢獻”
諾貝爾獎官網評論稱,古爾納有意識地打破傳統,顛覆了殖民視角。英國《衛報》援引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主席安德斯·奧爾森的評價稱,從處女作《離開的記憶》講述一場失敗起義,到最新作品《來世》,古爾納的作品很大程度上都是對他背井離鄉的回憶,向外界講述了並不為人知的東非往事,“從墨守成規的描述中脫身,讓其他地方的許多人看到了並不熟悉的、文化多元的東非。”
在古爾納的最新小說《來世》中,主角伊利亞斯在年少時被德國殖民軍隊從父母身邊帶走,在與自己的同胞作戰多年後回到了他的村莊。《衛報》將其描述為“一部引人入勝的小說,將所有本應被遺忘的人匯聚在一起,並拒絕將其剔除”。
美國《紐約時報》援引文學評論家胡恩蘇的觀點稱,古爾納為21世紀非洲文學做出兩個重要貢獻:“第一個貢獻是向讀者展示非洲移民問題的方式——在古爾納看來,這應作為定義非洲人的一個重要參考因素。第二個貢獻是對建構和理解家族社群歷史是有意義的。”今年早些時候在接受非洲網站採訪時,古爾納談到自己在書中試圖闡明人們受戰爭和殖民主義的影響,但並不應被這些經歷所定義。
被批缺乏多樣性,諾獎轉向“亞非”
與往年獲獎者一樣,古爾納將獲得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735萬元人民幣)的獎金。在7日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公佈前,法新社曾評論稱,在120年的歷史中,負責頒發諾貝爾文學獎的瑞典學院一直在為西方人“加冕”。此次,瑞典學院可能將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來自亞洲或非洲的作家,因為該機構此前承諾會使獎項更具多元性。“儘管瑞典學院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典型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形象還是很容易猜到:男性、來自西方國家、通常在歐洲、作品晦澀、用瑞典學院可以閱讀的語言寫作或已經得到翻譯。”
統計數字顯示,自1901年首次頒發諾貝爾文學獎以來,117名獲獎者中有95名來自歐洲或北美,其中15名是法國人,在所有國家中最多。此外,117人中僅有16名女性。儘管瑞典學院長期堅持“獲獎者僅以文學成績為根據,並沒有考慮國籍”,但2017年爆發性醜聞並於次年首次停發諾貝爾文學獎之後,該機構表示將調整評選規則,以實現地域和性別多樣性。
本文來自【環球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