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非洲作家阿卜杜勒扎克·古爾納。
古爾納,1948年出生於坦尚尼亞的桑給巴爾島,現年73歲。1966年末,他以難民身份抵達英國,之後在此定居,並以英語開始寫作。先後發表十部長篇小說和多篇短篇小說,其中難民問題貫穿著他的作品。他最著名的小說是《天堂》(1994),它同時入圍了布克獎和惠特布萊德獎。《遺棄》(2005)和《海邊》(2001)則入圍了布克獎和洛杉磯時報圖書獎的候選名單。
諾獎組委會公佈他獲獎的原因,是“因其對殖民主義的影響以及文化和大陸之間的鴻溝中難民的命運的毫不妥協及富有同情心的洞察”。
目前,我國出版市場尚未翻譯古爾納的作品。作為普通民眾,對這一段專業評語比較費解,但從以上隻言片語中,大約也讀得出來,他的作品不外乎對被殖民地的神情回望、對家鄉社會破碎與種族衝突的傾訴,反映流散者在新的生活地種族歧視下的內心痛苦與思想掙扎、以及自我身份構建與認同,等等。
小說雖是虛構出來的,但都有其現實的影子。就像莫言筆下的高密東北鄉,就像賈平凹筆下的商洛,就像蘇童筆下的香椿樹街,成為了作家生活的印記。古爾納也不例外。就筆者手頭所掌握的材料,我們按圖索驥,對其出身與生活軌跡作一膚淺分析,有助於我們將來深入理解其作品內涵與心路歷程。
一,生活簡歷
根據諾獎組委會的介紹,古爾納生於 1948 年,在桑給巴爾島長大。1963 年 12 月,從英國殖民統治下和平解放後,桑給巴爾經歷了一場革命,當時的統治者對阿拉伯血統的公民進行壓迫和迫害,嚴重的還有被屠殺的危險。古爾納屬於受害族群,他完成中學學業後被迫離開家人,於1966年末逃離了剛成立的坦尚尼亞共和國,作為難民到了英國(坦尚尼亞是英聯邦國家)。十八年過去了,直到 1984 年,他才有條件回到桑給巴爾,使他在父親去世前不久見到父親。他在最近退休之前,於坎特伯雷肯特大學任英語和後殖民文學教授。他在 21 歲流亡英國時開始了寫作生涯,雖然他的母語是斯瓦希里語,但英語成了他的文學工具。他出版的小說,幾乎所有的主題都是難民的顛沛流離。
二,他的獲獎小說《天堂》
據諾獎組委會發布,這部作品出版於1994 年,是他的突破性作品,脫胎於他在於1990 年左右到東非的一次研學旅行。這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同時也是一個悲傷的愛情故事,不同的世界和信仰體系在其中發生碰撞。作品人物身處文化和大陸之間的夾縫,在過去的人生和現時的生活之間,處於一種永遠無法安頓的不安狀態。古爾納有意識地打破常規,顛覆了殖民主義的視角,突出了土著居民的視角,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世上其他地方的人們所不熟知的文化多元的東非。
三,他的出生地與成長地桑給巴爾
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是東非第一大國,有“赤道雪山之國”的美譽,由東非大陸(主要部分)與桑給巴爾等20多個島嶼組成。古爾納就出生併成長於桑給巴爾。桑給巴爾是坦尚尼亞的重要城市,自古以來,這個地區一直是西印度洋貿易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亞非文化交流混合的地區,形成了深受阿拉伯文化影響的斯瓦西里文化,從宗教信仰、日常服飾、音樂舞蹈、建築風格、習俗禮儀等都可見阿拉伯文化的印跡。桑給巴爾島上的居民多為斯瓦西里族,語言是坦尚尼亞的國語----斯瓦西里語。斯瓦西里人篤信遜尼派的伊斯蘭教,社會文化和生活習俗已阿拉伯化。
四,坦尚尼亞殖民地的歷史與複雜多變的政局
坦尚尼亞主要由坦噶尼喀內陸和桑給巴爾等20多個島嶼組成。
據百度資料,1886年坦噶尼喀內陸被劃歸德國勢力範圍,一戰結束後,德國戰敗,英軍於1917年11月佔領坦全境,1920年坦成為英國“委任統治地”,1946年聯合國大會透過決議,將坦改為英“託管地”,1961年5月1日坦取得內部自治,同年12月9日宣告獨立,一年後成立坦噶尼喀共和國。
桑給巴爾於1890年淪為英國“保護地”,1963年6月24日獲得自治,同年12月10日宣告獨立,成為蘇丹王統治的君主立憲國家。1964年1月12日,桑人民推翻蘇丹王統治,成立桑給巴爾人民共和國。
1964年4月26日坦噶尼喀和桑給巴爾組成聯合共和國,同年10月29日改國名為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
1992年12月桑給巴爾政府擅自加入伊斯蘭會議組織,遭聯合政府強烈反對,遂並於1993年被迫退出,但聯合之爭一直未能平息,政局動盪不安。
以上的歷史,我們只要細心對比一下古爾納的幾個重要生活節點,便不難推測出對他思想的重大影響。
坦尚尼亞是英聯邦國家。眾所周知,英聯邦在極大程度上是大英帝國的延續。按照規定,英聯邦國民有權移居英國,古爾納就是其中一例。英國本土許多人認為,英聯邦國家是“白種人的負擔”,移民後所受的歧視也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