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近來,關於草業的新聞接連不斷。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草種目錄(2021年)》釋出,意味著草種管理由側重於牧草管理進入全口徑草種管理的新階段。此後,國家林草局表示正積極推進出臺《全國草種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農業農村部表示將制定實施《全國現代飼草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0年)》。小草緣何如此讓人牽掛?
從種植業角度看,飼草是土地資源合理利用的出路。大豆是我國最主要的飼料糧,近年來,大豆進口量持續走高,佔糧食進口量的大頭。我國耕地資源有限,種植大豆存在與三大主糧爭地的情況,加之大豆生產機械化程度低、單產水平低。雖然從某種程度上說,進口大豆相當於進口土地資源,然而這樣也很容易受制於人。除了天然草原外,我國很多丘陵地區並不適合種糧卻很適合種草。作為“牧草之王”的苜蓿在一些國家被作為第四大作物,不僅保障了畜禽的蛋白質來源,還能利用固氮優勢改良土壤。對我國來說,利用人工牧草生產蛋白質,既可以解決人畜爭糧的問題,又可以降低對進口大豆的依賴。
從畜牧業角度看,優質飼草料供應不足是草食畜牧業發展的瓶頸。飼草料成本約佔養殖成本的70%。近年來,我國牛羊產品市場需求強勁,價格持續堅挺,但優質飼草嚴重短缺。現代畜牧業需要規模化、標準化養殖,這要有大量飼草和飼料糧。要面向整個國土資源,統籌考慮天然草原適度利用、人工種草等措施,加快建設現代飼草料生產體系。在此基礎上,著力提高飼料產品轉化效率,能為畜牧業節本增效提供更有力支撐。
從生態角度看,草種不強是草原生態保護的短板。我國草原面積是耕地面積的2倍以上,大部分草原呈中度及重度退化狀態,急需大量優質草種進行保護修復。然而,一方面看,我國草種自給率低。2020年,全國草種進口量是自產量的2.5倍,草種對外依存度超過70%。另一方面看,草業種質資源保護和品種繁育不平衡。過去,草業良種選育側重於牧草,主要服務畜牧業發展,專門用於生態修復的具有較強抗逆性的草種很少。業內公認,進口草種能種出一塊草坪,卻種不出一片草原。建設大美草原,離不開本土優質草種。
以上角度無不反映出“小草大業”的重要意義。草業是聯通種植業和畜牧業的節點,是縱貫農區和牧區的要素,是融合生產和生態的關鍵。解決種植業和畜牧業的痛點都離不開草業,而發展種養結合、農牧迴圈的現代農業更需要草業。可以預見,草在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中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發展現代草業的任務也日益緊迫。
數年前,任繼周、錢學森等學者大聲呼籲要重視草業,得到了積極回應。對天然草原來說,伴隨草原生態獎補政策的實施,發展取得了進步。對農區而言,從2015年起,國家在部分地區開展糧改飼試點,引導其從過去單純的“糧倉”變為“糧倉+奶罐+肉庫”。近年來,農業連年豐收、農產品供給穩定,為進一步發展草業提供了有利條件。
立草為業正當時。解決草業面臨的問題需作總體考慮,將傳統的糧食作物、經濟作物二元結構調整為糧食作物、經濟作物、飼草料三元結構並協調發展,推動傳統耕地農業系統轉向糧草兼顧的立體農業系統,減輕飼料安全對口糧安全的壓力。為此,要像重視糧食一樣重視草業,樹立種草就是種糧(飼料糧),種草就是種肉種奶的理念。(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喬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