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T,中文譯作滴滴涕,化學名為雙對氯苯基三氯乙烷,是上個世紀廣泛使用的合成農藥和殺蟲劑,由於其不易降解,容易累積在動物身體中,因而造成長期的健康風險。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陸續在全世界大部分地區被禁用,世界衛生組織也將其界定為二級致癌物。反思DDT從獲諾貝爾獎走到全球禁用的過程,有益於加深對人與環境關係的認識,進一步推動新時代生態建設和綠色發展。
DDT事件回顧
瑞士化學家米勒在1939年成功合成DDT,開創了合成殺蟲劑的先河,他因此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但米勒大概也沒想到,由於DDT對生態環境極具破壞作用,才過了不到30年,這種“神奇的殺蟲劑”就被許多國家明令控制或禁止使用。
因功效獨特,DDT走上神壇。DDT最早是在1874年由奧地利化學家齊德勒合成,但這種化合物的殺蟲效果卻是1939年才被瑞士化學家米勒發掘出來。1942年DDT問世,被廣泛應用於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帶來了農作物的增產,也使瘧疾、傷寒和霍亂等疾病的發病率急劇下降,米勒因此獲得1948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DDT在20世紀50年代被捧上神壇,當時人們認為DDT是一種幾乎對所有害蟲有效又對人類無害的萬能殺蟲劑,是革命性的新農藥。
嚴重汙染環境,DDT被明令禁止使用。時隔不久,人們逐漸發現,有些昆蟲對DDT產生了抗藥性,藥效不如從前明顯,且對環境汙染巨大,過量使用DDT會使其殘留在土壤中不易分解。1962年,美國生物學家卡遜出版《寂靜的春天》一書,書中描繪了一個DDT等化學制品汙染下的可怕世界,喚醒了公眾環保意識,大眾環境保護的思潮逐漸形成,拉開了全球環保運動的序幕,也加快了環境保護的政府調控程序。1970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清潔空氣法》,成為美國環保道路上的一個里程碑。美國最終在1972年禁止將DDT用於農業。到1991年已有26個國家全面禁用,包括韓國、智利等,我國則在2007年開始停止生產DDT。
殘留蓄積,DDT具有持久的毒害性。DDT是永續性有機汙染物(POPs)之一,這些毒物能在環境中持久地存在,對生物降解、光解、化學分解作用有較高抵抗能力;能蓄積在食物鏈中,對有較高營養級的生物造成影響;能夠經過長距離遷移到達偏遠的極地地區;DDT在人體內積存到一定數量時,會傷害中樞神經、肝臟和甲狀腺,積存更多則可引起痙攣和死亡,甚至可能造成包括癌症、糖尿病等在內的多種疾病。2005年美國疾控中心發現,幾乎所有人體血液中都發現了DDT或其分解物。2018年研究發現,歐洲的土壤及西班牙的河流中仍有DDT殘留物。由於大量使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地球上的每一種生物,都蓄積了程度不同的DDT。據美聯社報道,海洋科學家在南加州海岸附近的海底,發現一個包括DDT的工業廢棄垃圾傾倒場,至少有27000桶以上的DDT散落在145平方公里的海底,估計還儲存著350噸到700噸DDT,一旦洩漏,將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
DDT事件的啟示
DDT從製造神話到跌落神壇,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既有難以避免的客觀原因,也有認識偏狹的主觀原因。這意味著環境治理、生態建設應在找準原因對症下藥的基礎上,統合政府、科研、民眾等各方面力量共同發揮作用。透過DDT興衰過程,我們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啟示。
科學認知能力是不斷提升的過程。人的認知能力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十分有限的,即使是科學家,也有著認知的侷限。任何一項科學技術在對社會發展起到重大推動作用的同時,也存在著某些已知或未知的負面影響。近代科技往往片面地關注環境的功利價值,而忽略了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DDT神話的破滅,正說明了人類對自然和生命的科學認知的漸進性。只有透過深刻反思並在實踐中修正認知偏差,我們的科學認知能力才能不斷提高。
加快環境技術創新研發和健全相關技術體系。DDT之所以在被發現危害性之後仍然被一些國家斷斷續續使用若干年,與其功效的暫時無法替代性有關。這一教訓告訴我們,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生產技術的提高,努力預防和減少生產過程中的汙染,而且要加快環境技術的創新研發,以便在不可避免的汙染產生後能及時有效地加以治理。尤其在一些市場主體謀求經濟效益而漠視環境汙染的情況下,應當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進一步提升綠色化學、綠色農業、新材料、現代生物等技術水平,完善技術環境影響評估制度,健全相關技術體系。
建立多元共治環境治理格局。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在環保事務方面應建立一種信任與合作的關係,這是廣泛的、深度的公眾環保參與的重要基礎。要進一步拓寬政府與民間的溝通交流渠道,激勵公眾參與監督。建立環保設施公眾開放平臺,使公眾瞭解環保知識和環保措施,增強環保素養,減少和避免鄰避效應。豐富協管方式,擴充專兼職的環保網格監督員隊伍,協助各級環保機構及時發現解決身邊的環境問題。做好環保社會組織工作,進一步發揮環保社會組織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使其成為環保工作的同盟軍和生力軍,推動形成多元共治的環境治理格局。
保持戰略定力,持續推動綠色發展。經濟發展不應是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竭澤而漁,保護生態環境也不應該是排斥經濟發展的緣木求魚。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過去50年全球經濟增長了近5倍,但環境為此付出了沉重代價,塑膠垃圾流入海洋並使海水酸化,而與汙染有關的疾病每年導致900萬人早逝,超過100萬個物種正瀕臨滅絕。面對當今全球性環境汙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資源約束趨緊的嚴峻形勢,我們應正確處理好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係,這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重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