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年級數學題打敗獲諾貝爾獎的超導電流形成的BCS理論
這裡繼續宣傳王為民超導電流電子——正電空位對的二倍量子化機制。
科學實驗發現,超導電流是二倍量子化的,即超導電流不是以一個電荷為單位,而是以二倍電荷為單位傳導的。對這一現象的權威解釋是BCS理論,並且獲得了諾貝爾獎。這個理論認為,超導電流是超導體內的電子透過帶正電的晶格傳遞影響,兩個電子遠距離關聯,形成庫伯電子對,類似兩個電子在跳交誼舞,傳導二倍量子化的超導電流。
我(王為民)早就指出,這個理論是錯誤的,是諾貝爾獎的一次錯誤頒發。
為什麼?
我(王為民)的解釋是超導體的由於低溫,全部自由電子進入了原子軌道,沒有雜亂無章運動的電子,電子——正電軌道空位對發生鏈式躍遷,形成二倍量子化的超導電流,所以沒有電阻。
說得更直白一點就是中性原子最初電荷量為0,最外層電子發生躍遷失去電子的時候,用失去一個負電荷-e,得到一個剩餘正電荷+e表示,顯然,中性原子開始電荷改變數為0-(-e)+(+e)=2e,這就是超導電流二倍量子化的來源。如果失去了一個電子的原子,得到其它原子躍遷來的電子,電荷量變化就是+e+(-e)=0,又恢復為中性原子。可見,透過中性原子失去電子的方式,進行鏈式躍遷是二倍量子化的,並且就是一個簡單的中性原子電荷變化的算術題。
下面用中性原子失去電子而產生電流的過程來說明這一機制:在電學中規定為正電荷的運動方向為電流方向,所以,中性原子失去一個電子的電流就等於得到了一個正電子電流,而本身原來位置的原子核隨這一過程的進行,漸變出一個正電荷電流,所以,原子失去電子的這一過程產生了二倍正電荷電流。而一個失去一個電子的原子得到一個電子電流的過程剛好相反,是二倍正電電荷電流消失的過程。
但是,在真空中,某空間點失去一個電子,就是失去一個電子,因為真空中,這個空間點沒有留下正電荷,它與中性原子失去電子的情況根本不同,所以,在真空中某空間點失去電子不是二倍量子化的。
我(王為民)就憑這一簡單的數學題,就打敗了獲得諾貝爾獎的BCS理論。本人將其命名為王為民超導電流形成的電子——正電空位對的二倍量子化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