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陳希民(請多關注)
紅山文化玉器,表面光澤與玉的硬度及解玉砂的精細有關。
一般來說,玉料的硬度越高,光澤越強,解玉砂的拋光越細,光澤就越強。
出土的紅山玉器雖在地下埋藏幾千年,但出土後表面一般仍有一層柔和的古玉特有的光澤。
紅山文化玉器上,有一種特殊的工藝痕跡,外國人稱為“阿基米德螺旋線”。
國內稱為“中國古玉器螺旋線”,也有稱為“工中工”的。
下圖是來自國家館藏的紅山玉器, 都可見這種紅山玉器的“螺旋紋”工中工:
這件是出土的館藏真品可以作為證據,這個螺旋紋特徵非常明顯,而且非常大,很多人都見過該照片。
這種工痕, 曾有些磚家說是計算機工, 我們也為此專門去找些有計算機雕玉機來問。
是否能以計算機來雕這種工痕, 答案是不可以。
因為計算機目前,最細只能雕出約0.2mm 的線。
但也只能是直線,而不可能出現這種U形的瓦勾痕
這種痕跡不僅是在紅山玉器上出現,一直延續到明清。
在很多的古玉器上,特別是寬扁的陰刻線上都會出線這種半圓形的(約三分之一或更少)同向工藝痕跡。
有的經過打磨拋光痕跡不明顯,但是仔細觀察在明刻線的兩端或邊角依稀殘留這樣的痕跡。
而現代玉器加工卻從沒有這種痕跡和特徵,只有縱向的砂輪打磨痕。
真品的古玉器“螺旋線”或“工中工”的工藝痕跡,是螺旋線之間等距不太平行、寬窄不一、高低不平的。
因為古人是純手工、用力不均,而且老的工藝痕跡有自然的老化包漿。
既使現在有仿這種工藝痕跡的,用機工仿也是寬窄等距平行一致、高低一致。
仿的工藝痕跡,沒有自然的老化痕跡。
紅山文化,被世人譽為是“中華文明的曙光”。
近年來仿紅山文化玉器,大量出現在民間。
多看多研究真品紅山玉器的真品特徵,用“證據”說話,才能辯真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