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青花羅漢龍鈕鍾
瓷器上的紋飾始終是鑑定瓷器的重要標準之一。特別是人物及細畫,更是鑑定中的關鍵。在這方面要從繪畫技能及時代方法上進行歷史性分析,這也是對人文歷中及科技鑑定技巧的應用,是科技鑑定的重要組成部分。
明代高士形象
歷史上的紋飾畫法與繪畫原材料、燒製工藝等有很大的關係。原料的好壞決定了能否細畫,特別是人物的面部五官畫法,如鈷料的淘洗精細與否會直接影響到人物五官的表現力。當然這也與當時的繪畫時尚有關。
明代瓷畫人物特徵突出,隨時代發展而展現有所不同。
明代人物多著漢服,嬰戲圖的童子頭部額寬、後腦凸,髮髻盤成環狀,眉毛短。
永樂青花仕女琴棋書畫碗
永樂時期畫仕女線條流暢,面部清晰,姿態準確,身體比例合理,但線繪較少,其目的是避免因青料引起斑痕,色度深淺處理合理,但青花料繪畫存在因料淘洗不精引起畫面出現微斑痕跡的現象,特別是在深色的重複用筆和交叉用筆時存在“蘇料”斑跡。
宣德民窯青花琴棋書畫大罐
宣德時畫仕女造型比例較準,為了畫得好,在一個畫面常用多種手法,人物面法在民間用大寫意,隨意性大,這是筆法的特點。常用工筆、寫意兩種混合的畫法,官窯用料淘洗精細所以比較穩定,宣德填款位置比較隨意。
正統青花八仙大罐
景泰—天順青花八仙罐
天順青花訪友圖梅瓶
天順時期畫仕女頭面部渾圓,頭上的髮髻扎得比較高,有盤成環型在頭頂的,用筆柔和,顯細緻,突出髮型。
成化青花八仙罐
成化用線勾勒後填色的畫法繪製圖案,人物髮髻略低,畫人物都穿一一件衣裳 ,無內衣,用料方面出現淡描。
弘治青花人物筒罐
弘治時期常見有畫面筆調顯灑脫的高士人物形象,畫人物故事多。
正德青花八仙葫蘆瓶
嘉靖款青花八仙祝壽大罐
嘉靖因料淘洗不精而導致仕女畫得不精,特別表現在填色與邊沿線上,這與用回青作青花料有關,常畫幾個人物組合的畫面,如仕女和嬰戲在一起。
隆慶青花人物諸葛碗
隆慶時期畫面有些像嘉靖,身體長、人顯古拙。
萬曆青花人物筒瓶
萬曆瓷畫的場面大。但主景小,人物比例不準確,上身短、下身長,畫面整體還是顯得比較繁密,精品與普品的區別很大,有些填彩產品,填色不受線條約束,不夠標準。
天啟青花人物筒瓶
天啟仕女畫不準,線條造型呆滯,畫得比例不準、人物畫得顯呆滯, 眉顯短,這是料的精度不夠引起的。
崇禎青花干支款人物筒瓶
崇禎構圖確疏朗,衣衫畫花工藝細,給人以身穿繡衣錦緞的感覺,因此工藝也顯精細。
礦料和制瓷工藝的發展好壞限制了畫工的技能和表達的精度,但這也成為了鑑定的時代依據和標準。在斷代上要用胎、料、畫法相結合的方法,就可以斷出時代。
以上圖片均來自耿寶昌《明清瓷器鑑定》。
我是壽山石痴的茶葉罐,一個喜歡挖掘瓷器背後歷史和文化的愛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