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同學在做行測題目時,往往會覺得選詞填空難以把握,自己認為不錯的選項偏偏就不是正確答案。其實,這是很多同學沒有理解這類題型背後的門道:我們需要整體理解文段。在此,圖圖和大家分享一番,希望能給大家一些解題幫助。
選詞填空這種題型的本意不僅想考察考生是否具備較高的文學積累,也需要我們迅速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有的甚至需要我們準確判斷作者的態度、意圖、傾向、目的。上述種種,無不建立在讀懂文段,總體感知的基礎上。很多同學卻是在文段沒讀懂的情況下,遇到橫線就直接代入四個選項中的詞語看其是否合適。何況,很多時候的代入還是建立在“感覺很通順、平時經常這麼用”的這種語感而非理性客觀分析的基礎上。這種做法片面理解了命題人初衷,是極易做錯題的。
【例題】歷史認識的侷限性成就了歷史研究的魅力。歷史認識有侷限性,才需要人們不斷拷問、修正和創新。如果研究者因此而敬畏研究物件,兢兢業業,________,這正是歷史研究的幸事。反之,如果把歷史認識的侷限性作為規避責任的遁詞和主觀臆斷的託詞,人們就會愈發相信歷史毫無________可言。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身體力行 科學性
B.恪盡職守 公平性
C.如履薄冰 客觀性
D.謹言慎行 系統性
【答案】C。解析:此題如果只看片面內容,那麼極易根據“兢兢業業”這個成語,在代入時透過語感判斷而誤選B項。實際上我們透過整篇閱讀能夠理解:這段文字說的是歷史認識是有侷限的,但是我們不能因為歷史認識存在侷限性,就進行主觀臆斷。因此第二空需要與“主觀臆斷”相對,“客觀性”是最恰當的;且“科學”與“迷信”相對,“公平”與“偏私”相對;“系統”與“零散”相對,均不符合題幹語境,排除 A、B、D。 第一空,“如履薄冰”比喻行事極為謹慎,也符合句意。故本題選 C。
結合上面的例子,我們能夠理解:選詞填空需要整體理解,而非依據部分內容直接代入;需要總體客觀分析,而非主觀語感判斷。
大家在做每道選詞填空之前都可以先嚐試跳過空缺處,不看選項的情況,自行歸納總結文段到底說了什麼、作者想表達什麼。自己再可以根據整個文段,嘗試“腦補”一下空缺處,最後再看選項。希望大家多加練習,勤於反思,祝願您選詞填空百戰百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