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加快中小學學校建設,新增學位16萬個;合理控制核心區入學規模,補齊人口密集地區中小學辦學資源;穩妥推進中考改革,鞏固深化高考綜合改革……北京市教委近日釋出《北京市“十四五”時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2021—2025年)》,明確到2025年,北京義務教育就近入學比例超過99%。
多渠道增加中小學學位供給
《規劃》提出,本市將加快中小學學校建設,全市新建、改擴建和接收居住區教育配套中小學150所左右,完成後新增學位16萬個左右。充分挖掘利用現有教育資源,對有條件的校舍進行改擴建。支援學校整合校內空間資源,透過各類教室複合利用,增加學位數量,在保障教學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適當擴大班級容量。
同時,本市將加強優質教育資源市級統籌,在城市副中心、三城一區、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等重點功能區和人才聚集區,規劃建設17所左右優質中小學學校。透過 “市建共管”或 “市建區辦”方式,統籌北京全市優質教育資源支援學校建設,建成後提供優質中小學學位5萬個左右。
此外,本市還將在國際人才社群等國際人才密集地區佈局一批國際學校。重點打造1至2所高品質國際學校,借鑑國外先進理念,形成具有北京特色的國際化教學模式和課程體系,帶動北京全市國際學校高質量發展。
加快補齊人口密集地區教育設施缺口
按照《規劃》,全市教育資源將分割槽域最佳化配置。
其中,核心區入學需求要合理保障。本市將推進公共服務用地優先保障基礎教育設施建設;實施校園更新改造,透過精細化、非標準化設計,提升教育資源空間品質;綜合運使用者籍、住房、入學等政策,合理控制核心區入學規模;發揮核心區優質教育資源引領帶動作用,促進核心區內外教育質量均衡發展。
中心城區教育資源要均衡配置。人口密集地區結合街區修補,補充中小學辦學資源。城鄉結合部地區嚴格落實配套標準,確保中小學設施與村莊改造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交付。大力引入優質教育資源,全面補齊海淀山後、豐臺河西等地區教育設施短板。
城市副中心教育配套保障進一步加強。本市將推動教育設施規劃落地,加快北京學校、首師大附中、景山學校、北海幼兒園等優質教育專案建設,有序實施老城區校舍改造,有效增加學位資源。持續推進教師素質和基礎教育質量提升,統籌中心城區優質學校與城市副中心學校精準幫扶協作,促進區域教育質量整體提升。
本市還將提升多點地區教育承載力,根據區域功能定位和人口變化,合理規劃建設一批中小學,加強重點功能區教育服務保障,建設一批優質學校,新建、擴建一批國際學校。加快補齊昌平迴天、房山長陽等人口密集地區教育設施缺口。
生態涵養區要突出辦學特色,結合鎮域規劃,均衡佈局學校,緩解城區入學壓力。最佳化鄉村學校佈局,保障偏遠山區低齡兒童就近入學需求。
有序疏解中心城區部分普通高校
《規劃》還提出,本市將有序疏解中心城區部分普通高校,壓縮高校中心城區在校生規模。北京電影學院、北京資訊科技大學等高校新校區建成使用。加快首都醫科大學、首都體育學院新校區建設,推動中心城區校址整體騰退。推進沙河、良鄉高教園區向大學城轉化,建設結構合理、要素齊全、職住平衡、充滿活力的科教融合新城。加快建設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校區、北京化工大學昌平校區和中央民族大學豐臺校區。研究推進相關高校到郊區落地,努力推進實現“區區有高校”的目標。
同時,本市還將支援河北雄安新區教育發展,建成三所“交鑰匙”學校並投入使用,持續推進學校對口幫扶工作;支援部分中央在京高校向雄安新區有序轉移。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與河北廊坊北三縣教育統籌規劃發展,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向北三縣地區延伸佈局。唱好京津教育“雙城記”,實現各類教育優勢互補、深度融合。強化區域教育協同聯動發展,鼓勵北京優質中小學採取教育集團、學校聯盟、對口幫扶、開辦分校等方式開展跨區域合作辦學,擴大教育資源輻射面。
穩妥推進中考改革
《規劃》還明確,本市將深化考試評價制度改革。堅持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進一步完善入學機制,嚴格落實以多校劃片為主,單校劃片和多校劃片相結合的入學方式,紮實推進公民同招派位錄取。穩妥推進中考改革,探索基於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招生錄取模式。完善和規範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完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製度和高中綜合素質評價制度。
高考綜合改革將進一步鞏固深化。進一步完善高等職業教育“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招生辦法。探索開放教育註冊入學和完全學分制改革。深化研究生考試招生改革,加強科研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考查。推進博士研究生“申請—考核”制,適度擴大直博生培養比例。
推進高校新工科醫科農科文科建設
高等教育改革方面,本市將分類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支援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聚焦國家、北京和特定領域的核心需求設定專業,突出重點領域、促進學科交叉,大力開展前沿研究、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同時,最佳化學科專業結構,支援高校加強基礎學科培養能力,打破學科專業壁壘,對現有學科專業體系進行調整升級,瞄準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加快培養緊缺人才。
本科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升,深入開展教學改革研究,持續推進 “雙培計劃”“外培計劃”,廣泛開辦大學生學科競賽,大力建設校內外實習實踐平臺。持續深化“北京學院”“卓越聯盟”建設。鼓勵在京高校與國內外知名大學、機構和企業開展人才培養交流合作。
重點建設12所高等職業學校
此外,《規劃》還提出,要深化高水平技能型大學建設,重點加強養老、護理、學前教育、托育、家政服務、健康管理、軌道交通、城市執行、非遺傳承等專業人才培養;重點建設12所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職業學校和 100 個左右骨幹特色專業。
本市還將最佳化職普融通人才培養模式。推動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嚮應用型轉變,鼓勵有條件的普通高校開辦應用技術型別專業或課程。加強普通中小學生職業體驗和動手實踐,推進職業教育綜合高中班教學。同時,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重點建設 100 個左右校企共建的“工程師學院”和“大師工作室”;探索現代學徒制與 1+X 證書制度融合的培養模式;加強企業實踐基地和校企合作培養培訓基地建設,推動職業院校教師普遍成為“雙師型”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