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廈鐵路是福建省第一條幹線鐵路、第一條出省鐵路通道,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繼成渝鐵路後第二條開工建設的幹線鐵路。福建博物院館藏有兩件和鷹廈鐵路有關的國家一級文物,一件是“1956年釘下鷹廈鐵路最後一枚道釘的鐵錘”,長30.5釐米,重4.4公斤,兩頭略小,中間大,方孔,裝木柄;另一件是“1956年鷹廈鐵路最末一段鋼軌”,工字形,長16釐米,寬6.70,高14釐米,是鋪軌部隊從末一段路軌上鋸下的一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通往福建省外的鐵路,雖曾進行過6次勘測,但始終沒有修建計劃。1951年國慶期間,福建省委第一書記的張鼎丞向中央和華東局建議,儘快考慮修建鷹潭至南平的鐵路,以解決福建出省通道的問題。1952年,因戰略需要,中央政府決定提前修建鷹廈鐵路。
1955年春季,福建百姓終於盼來了鷹廈鐵路的全線開工。鐵道兵共投入8個師、一個獨立團,閩贛兩省號召了20多萬軍民參戰,鷹廈線是“搶修”出來的。提出來的口號是:“小雨大幹,大雨小幹,不下雨拼命幹”。這支曾在朝鮮戰場創造了奇蹟的鐵軍著實遇到了困難。
尤其是進入崇山峻嶺的福建後,築路施工顯得異常艱鉅,自古閩人出山如登天,閩道更比蜀道難,鷹廈線必須穿越巍峨的武夷山脈和戴雲山脈,武夷山首當其衝。其中的大禾山成了鐵道兵必須征服的“鬼門關”,連王震都親自深入施工隧道參加戰鬥,其施工的難度可想而知。
移山填海,人定勝天
靠人工,鋼釺、大錘打炮眼,包括洞內的通風都是很困難的,每進一米都是很困難的。隧道斷面那麼大,靠鋼釺大錘往裡打實在很困難。搞了一段以後,加上當時王震司令員的努力,中央也進口了一些裝置,風槍、壓風機等通風裝置都來了。23團尖刀連施工進度開始大幅提高,每天掘進可達1.7米,別小看這1.7米的進度,它可是鐵道兵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一點一點從花崗岩裡啃下來的。
在那個生活物資極度匱乏的年代,對從事高強度施工任務的鐵道兵來說,連填飽肚子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王震說:打隧道戰士太辛苦,勞動強度太大,給風槍手每天補充一兩個雞蛋,要補充一兩杯牛奶或者是豆漿。
廈門海堤是鷹廈鐵路最前方的一項艱鉅工程,施工部隊和民工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援下,戰勝海上狂風巨浪和國民黨軍用飛機的騷擾破壞,築成兩條共5千米長的路堤,跨集、高海峽把鋼軌鋪到廈門,1955年10月1號,朱德委員長為海堤親筆題寫“移山填海”四個大字。
1956年12月9號,鷹廈鐵路最後一根鐵軌鋪到了廈門,打下最後一根道釘。至此,全長694公里的鷹廈鐵路,宣告竣工,僅用了1年零10個月時間,比原定計劃提前一年完成。這個速度在我國鐵路建設史上實屬罕見。
毛主席笑了,他說:“鷹廈鐵路一通,三個姓陳的都高興啦!”這三個姓陳的是陳毅、陳嘉庚、陳紹寬。陳毅時任華東軍區司令員,為建成鷹廈鐵路,他上下奔波,多方協調。陳嘉庚最早以全國政協副主席之職發起提案,報請國家進行這一大工程決策,同時,也是為家鄉做了一件大事!福州人陳紹寬原是國民海軍司令,時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當然也為家鄉建設欣喜……
1958年1月3號,鷹廈鐵路全線通車運營,70多年來,鷹廈鐵路改變了福建交通閉塞的局面,加強和鞏固了東南沿海國防,促進海峽西岸與祖國腹地聯通對接,為福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活力。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
福建新聞廣播•福建之聲聯合
中共福建省委黨史研究和地方誌編纂辦公室
共同推出百集歷史印象志
《紅色文物裡的福建印記》
它們,寂靜無聲
卻記錄著忠誠和信仰
它們,滄桑斑駁
卻烙刻著初心與使命
傾聽紅色文物故事
重溫先烈奮鬥足跡
文物無言 歷史有聲
1 END
1
監製 :趙林 阮怡
顧問: 鍾健英
編輯 :鄭佳慧、劉建英、孫世慶
播音 :李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