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分幣,估計很多人還是有印象的,特別是八零後們,大家小時候都是用過、玩過這種紙幣的,這是我國發行的面值最小的紙幣了,而且這種紙分幣總共有三個面值,分別是壹分、貳分和伍分,現在已經不再流通了,從21世紀初期,就開始對紙分幣進行回收,而到了現在,能夠在市面上看到的紙分幣,都是普品了。
但是對於紙分幣的收藏卻是一直沒有停歇,然而,很多人並不知道,其實紙分幣是發行了兩種的,一種是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期的早期紙分幣,另一種就是八十年代後發行的紙分幣了,而圖中這一張就是一張典型的早期紙分幣了,兩種紙分幣最大的區別就是在於冠字號了。
早期紙分幣是採用了羅馬數字+阿拉伯數字的形式,從二羅馬八數字,到三羅馬七數字,這是人民幣的正常冠字號,可是到了八十年代之後,為了節約印刷成本,於是央行決定取消了阿拉伯數字,僅僅保留了冠字,這也就是我國人民幣歷史上的一種奇葩了,我國人民幣歷史上僅次一種,單單具有冠字的人民幣。
而在如今的收藏市場上,普品的紙分幣大都是無號的,而最具收藏價值的才是長號紙分幣,而對於長號紙分幣來說,已經很是罕見了,而且紙幣的收藏對於品相的要求很嚴格,越是稀有、完好的品相,價值才會越高,這張長號紙分幣,行里人都知道價值很高,如果大家家裡還有紙分幣,可要仔細鑑別一下,看看到底是不是長號紙分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