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科學新聞網站近日發表文章稱,波士頓大學藝術與科學學院天文學副教授凱瑟琳·埃斯派利亞特和合作者在《自然》週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提供了新的線索,這些線索有助於我們弄明白,當太陽還處於嬰兒期時,是什麼力量在發揮作用。這項新研究首次在一顆“嬰兒恆星”上發現了一種形狀獨特的斑點,它將揭示有關年輕恆星如何成長的新資訊。
埃斯派利亞特解釋說,在“嬰兒恆星”的形成過程中,“嬰兒恆星”會吞食原行星盤中圍繞恆星旋轉的塵埃和氣體粒子。這些粒子猛烈撞向恆星表面的過程叫做“吸積”過程。
埃斯派利亞特說:“太陽經歷過同樣的過程。”
原行星盤是在磁化分子云中發現的。天文學家知道,磁化分子云是形成新恆星的溫床。有理論認為,原行星盤和恆星是透過磁場相聯的,而各粒子會循著磁場到達恆星。隨著粒子撞向不斷成長的恆星的表面,吸積過程的匯點處會形成熱點。熱點的溫度極高、密度極大。
據報道,在觀測一顆距離地球約4.5億光年的年輕恆星時,埃斯派利亞特及其團隊的觀察結果首次證實了為預測熱點的形成而開發的天文學吸積模型的準確性。迄今為止,這些計算機模型一直依賴一些演算法來計算磁場結構如何引導來自原行星盤的粒子撞擊成長中恆星的表面的特定點。現在,可觀測資料支援這些計算。
波士頓大學團隊仔細研究了位於銀河系金牛座-御夫座分子云中一顆名為“GM Aur”的年輕恆星。該研究團隊花了一個月時間每天拍攝GM Aur發出的不同波長的光的快照,並編撰X射線、紫外線、紅外線和可見光的資料集。要觀察GM Aur,他們有賴於“各種眼睛”,這包括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TESS)、斯威夫特天文臺,以及美國拉斯坎佈雷斯天文臺的全球望遠鏡網路。
埃斯派利亞特說:“這項(研究)告訴我們,熱點是磁場在恆星表面留下的足印。”太陽曾經也有過熱點,它們不同於太陽黑子。太陽黑子是比太陽表面其他地方更冷的區域。熱點集中在太陽吞噬各種粒子的地方,這些粒子來自圍繞太陽的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原行星盤。
埃斯派利亞特說,原行星盤最終消失,留下恆星、行星和其他構成恆星系統的天體。太陽系存在的小行星帶和所有行星為曾經出現過原行星盤提供了證據,而原行星盤推動了太陽系的發展。埃斯派利亞特說,研究與太陽有著類似特徵的年輕恆星是認識地球如何誕生的關鍵。
來源:參考訊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