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跟日本人長期合作的科研工作者。談談我眼中的日本科學家吧。
首先,我覺得還是要分明白真正的日本科學家和恰好是日本人的美國科學家。比如這次諾獎得主真鍋淑朗,我簡單看了一下他的履歷,雖然他是東大的博士,但畢業之後就來美國搞科研,至今已經50多年了,從我的角度,更願意稱他為日裔美國科學家而並不是日本科學家;但2015年的中微子諾獎梶田隆章則是一個標準的日本科學家。下面我就談一下我認知中的美國科學家和日本科學家的區別。
先上防槓宣告:這篇回答不是誇日本也不是黑日本,只是談一下個人的感受,槓就是你對。
要談日本科學家,就得先談談美國科學家。美國的科研基本上是資本主義式的:崇尚獨立PI,多個專案相互競爭經費,教授對學生的管束比較少,更多的是提意見和幫忙改論文,鼓勵學生有自己的想法,更注重創新性而不是技術細節。美國科研體系培養下來的學生上限很高,下限……說實話也不低,主要是有源源不斷的外國留學生,髒活累活總有人幹,當然,這個一般國家也學不來。
日本的科研相對而言更加社會主義:
1.崇尚集中資源搞大專案,一旦確定發展方向,舉國之力投入,同時對相對應的競爭專案少給或者不給funding。
2. 專案內部等級森嚴,一個大領導,幾個小領導,然後博士,碩士,各自有分工。主力工作博士來做,碩士一般做一些新的方向性探索,博士畢業後,碩士繼承之前的主力工作。
3. 極其,極其喜歡摳細節,討論問題喜歡把所有的可能性都遍歷一遍,能獅子搏兔絕不涉險一搏。這條其實說不好是優點還是缺點,摳細節可以把東西做得非常好,但也很容易迷失在細節裡。
4. 為了把細節摳完,工作極其努力,恨不能睡在實驗室。34加在一起,導致日本人非常擅長在已有框架下實現技術。
5. 培養體系比較固定。因為之前說的那種繼承式培養,所以每個人的博士論文看起來都差不太多。我老闆曾經吐槽過:“20年了,這些日本人寫的論文都長得差不多。”
其實相比於美國的科研體系,我覺得中國學習日本這條路更加靠譜。因為想拿諾獎需要的也不全是天才,有很多的發現需要的是一定創新+大量經費/努力+一定的運氣。對於這種專案,日本人的科研模式是很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