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可
今年的諾獎得主,既有老年人,也有年輕的。拿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真鍋淑郎90歲,哈塞爾曼89歲。
而拿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阿登·帕塔普蒂安54歲,算是“小弟弟”;有不少評論都認為,這個年紀能拿諾獎是一種幸運。
近年來諾獎得主給人的印象,七老八十很正常,九十多也不少見。事實上,從1950年代以來,所有科學領域的諾貝爾獎得主,獲獎年齡都越來越大。
1957年獲諾獎的時候,楊振寧35歲,李政道31歲,今天已經不大可能有這樣年輕的幸運兒了,但當時可不算另類。維爾納·海森堡初拿諾獎,只有31歲;他第二年又拿了一次諾獎,共同獲獎的是比他小一歲的保羅·狄拉克。
勞倫斯·布拉格利用X射線分析晶體結構獲1915年物理諾獎時,只有25歲,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看看上世紀前半葉那些科學大咖,平均是四十來歲拿諾獎,比如愛因斯坦(42歲)。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
究其原因,主要是“排隊領獎”的人變多了。一百年前,全世界大約有一千名物理學家,而今天有一百萬。早先競爭不太厲害,沉甸甸的果子長滿了枝頭,等著科學家去摘。而高智商人才湧入科學界,每一個細分領域都充滿競爭和進一步細分,成果越發專業化、小眾化。“候選領獎隊伍”越來越長,獲獎年齡就越來越大。
但是老年人拿獎,不意味著科學是屬於年長者的遊戲。真鍋淑郎90歲拿獎,但他的理論突破也在三十出頭的年紀,那時帕塔普蒂安還沒出生。
曾有統計說,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做出代表性貢獻的平均年齡是37歲。縱觀歷史上有名的科學成就,都是科學家們在三十多、四十多歲的年紀就取得了。
一個道理是,做科研太辛苦,需要體力,比如帕塔普蒂安把200多個疑似基因挨個敲除,看細胞還能不能感受壓力,敲到第100多個,才找到關鍵基因。經年累月地耗神,沒有年輕人的精力支撐不住。
編輯:黃磊
稽核:嶽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