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傳承·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著名數學家、中科院院士陸啟鏗——自強不息 勤耕不輟

有一次,數學大師華羅庚突然問陸啟鏗:“什麼叫‘陸啟鏗猜想’?”

陸啟鏗滿臉疑惑:“我也不知道。”他後來查文獻才瞭解,原來這是自己一項研究的延伸,從1969年起,國外一直有人在研究它。

1966年,陸啟鏗發表論文《關於常曲率的卡勒流形》,隨即在國際上引起廣泛關注,該成果後來被稱為“陸啟鏗定理”,其中提到的問題被稱為“陸啟鏗猜想”。這一猜想成為數學界的著名命題,代表了我國在多複變函式論領域研究的高水平。

陸啟鏗1927年生於廣東佛山市,幼年患小兒麻痺症,雙腿殘疾。1938年日軍侵佔廣東,他隨父母兄姐妹逃難到澳門,學業由此中斷。

在澳門,他借堂姐課本,自學了從小學到初中的課程。1946年夏,陸啟鏗考入中山大學數學天文學系。其間,他拖著病殘之軀,每週在佛山和廣州之間奔波,當家教,維持生活、補貼家用。由於品學兼優,畢業後他留校當了助教。

1950年,華羅庚到中山大學做學術報告,慧眼識珠發現了陸啟鏗。此後,華羅庚親自致信多次協調,調他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成就了我國數學界的一段佳話。

“華先生寫書,我幫他整理,我年輕勁頭大,經常連夜工作。”陸啟鏗回憶。不負華羅庚的指導和期待,他在多複變函式論領域不斷結出碩果:1958年至1959年間,華羅庚與陸啟鏗建立起了典型域上的調和函數理論。從此之後,“陸啟鏗引理”“陸啟鏗常數”“陸啟鏗不變數”……在多複變函式論領域,他做出了大量奠基性和開創性的工作,享譽國際數學界。

研究數學需要高度集中精力,對智力體力都是極大考驗。因為陸啟鏗行動不便,很多運動不能參加,但他克服困難學會了游泳,並長期保持鍛鍊。

1992年11月,陸啟鏗與陳景潤共同榮獲首屆“華羅庚數學獎”。耄耋之年,他依然勤耕不輟,發表了多篇具有重要意義的論文,取得的成果在國際上被稱為“基本的不等式”。晚年,陸啟鏗罹患肺癌,好友到醫院看望他,他淡然自若,侃侃而談科技界的情況,誇讚朋友新近的博文寫得好。生命最後兩個月,他說話都很困難了,卻仍然如往常一樣,堅持每天上半天班。“我不是天才,做出一些工作完全是下苦功的結果。”談起科研心得,陸啟鏗如是說。

2015年8月31日凌晨,著名數學家、中科院院士陸啟鏗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他敬佩老師華羅庚踐行了生前的志向: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作為華老的弟子,這一點,他也做到了。

來源:人民日報

分類: 歷史
時間: 2021-10-07

相關文章

傳承·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丨著名天文學家、中科院院士葉叔華:堅持不懈 追趕前沿

傳承·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丨著名天文學家、中科院院士葉叔華:堅持不懈 追趕前沿
編者按 科學家精神是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的協同精神,甘為人梯.獎掖後學的育人精神. ...

堅持不懈 追趕前沿(傳承·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

堅持不懈 追趕前沿(傳承·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
來源:人民日報 --葉叔華 "天文臺只招一個男的."1950年,當葉叔華滿懷建設祖國的熱情,從香港到南京的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求職時,工作人員的回答讓她吃了"閉門羹&q ...

大力培育弘揚科學家精神(大家手筆)
來源:人民網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科學成就離不開科學家精神支撐.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大力培育弘 ...

華僑華人:傳承和弘揚辛亥革命精神
中新網北京10月9日電 2021年是辛亥革命110週年,海外華僑華人組織多種形式的活動,紀念這一影響中華民族歷史程序的事件. 辛亥革命先驅黃興的曾孫女黃昀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紀念辛亥革命110週年座談會 ...

科學家精神鑄就國家脊樑

科學家精神鑄就國家脊樑
2020年9月20日,全國科普日活動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在北京中國科技館揭幕,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學家手模亮相,向公眾開放.視覺中國供圖(資料圖片) 說起科學家 ...

文藝應塑造英雄人物、弘揚崇高精神
[文化評析·新時代需要健康的審美觀(12)] 塑造英雄人物.弘揚崇高精神,是時代的召喚.歷史的需要.人民的期盼.恩格斯在評價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曾說:"這是人類歷史以往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一次偉大的 ...

「地評線」漫評:銘記抗戰歷史 弘揚抗戰精神
文/李群 圖/張文婷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中國經過艱苦卓絕的14年抗戰,終於取得勝利. 時間在往前走,英雄的面孔已成永恆,而對那場戰爭,我們亦須從記憶的平面不斷昇華記憶的深度.1 ...

華人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後成為美國院士

華人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後成為美國院士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人才是其繁榮的基礎.長期以來,中國有許多優秀的人才,特別是在科學研究領域,但其中許多人已經流失到國外. 因此,中國越來越重視如何留住人才.你還記得中國女科學家李愛珍嗎?她曾四次被中國 ...

開展國防教育宣傳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實小集團北二路校區開展國防教育宣傳活動

開展國防教育宣傳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實小集團北二路校區開展國防教育宣傳活動
四川新聞網訊息(餘學凱 記者 袁洋)今年是"九一八"事變90週年,今年9月18日剛好是第21個全民國防教育日.為了增強師生的國防觀念,弘揚愛國主義精神,9月17日下午,實驗小學教育 ...

田家炳小學:弘揚愛國精神 激發愛國熱情

田家炳小學:弘揚愛國精神 激發愛國熱情
今年是紀念"九一八"事變90週年.為進一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9月18日,萬盛田家炳小學組織各班開展了"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紀念九一八事變90 ...

追憶崢嶸歲月 弘揚革命精神——高新區小學校師生觀看紅色電影

追憶崢嶸歲月 弘揚革命精神——高新區小學校師生觀看紅色電影
為引導學校師生重溫黨的光輝歷程,繼承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9月23日下午,瀘師附小教育集團高新區小學校組織學校師生共同觀看經典影片<紅色土司>. 該影片取材於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北 ...

《峰爆》用災難片的可視性弘揚鐵道兵精神,難能可貴,也十分高明

《峰爆》用災難片的可視性弘揚鐵道兵精神,難能可貴,也十分高明
正在熱映的電影<峰爆>表現的是中鐵建修築的隧道所在縣城,發生的自然災害的故事. 它的主角是鐵道兵戰士及它的傳承者中鐵建的技術人員,它的劇情圍繞兩代鐵道兵在災難中的故事展開. 由於災難片的可 ...

弘揚“上海精神”譜寫合作新篇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應塔吉克共和國總統拉赫蒙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9月17日在北京以影片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上海合作組織和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成員國領導人阿富汗問題聯 ...

弘揚抗戰精神的重大意義

弘揚抗戰精神的重大意義
1931年9月18日,日本軍隊進攻中國東北.在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外有一處殘碑,上刻"夜十時許,日軍自爆南滿鐵路柳條湖路段,反誣中國軍隊所為,遂攻佔北大營,我東北軍 ...

中科院院士劉嘉麒:基礎研究不能靠人多、不能靠庸才

中科院院士劉嘉麒:基礎研究不能靠人多、不能靠庸才
作者丨劉嘉麒 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嘉麒 李子鋒攝 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基石.加強基礎研究是提高我國原始創新能力.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必要條件.基礎研究不同於一般工作,它非常專業.非常嚴謹,是一項艱鉅而神聖的 ...

中科院院士抗癌20多年,至今未復發,他的抗癌方法,值得學習

中科院院士抗癌20多年,至今未復發,他的抗癌方法,值得學習
趙淳生,中國科學院院士,今年83歲.可能有人沒有聽說過他,但我們要知道,中國第一臺超聲電機,就是由他發明的,並且還應用在了"嫦娥三號"上面.可能有些人對他的瞭解,僅限於此.如今身體 ...

“兩彈一星”元勳王希季:心繫祖國 老驥伏櫪

“兩彈一星”元勳王希季:心繫祖國 老驥伏櫪
原標題:"兩彈一星"元勳.中科院院士王希季--(引題) 心繫祖國 老驥伏櫪(傳承·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主題) --王希季 "兩彈一星"元勳.中科院院士王希季為 ...

石油科學家要攀登世界科技的屋脊

石油科學家要攀登世界科技的屋脊
中國,從貧油國到產油大國,離不開石油科學家問鼎地宮的石油抱負.上下求索的石油精神. 9月10日,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召開"石油科學家精神及科技創新"院士專家座談會.從油氣提高採收 ...

她放棄海外工作機會毅然歸國,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如今成唯一獲獎女科學家!

她放棄海外工作機會毅然歸國,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如今成唯一獲獎女科學家!
三尺講臺上,她用熱愛播撒智慧,讓強國青年的內涵不斷擴充套件:科技創新中,她將論文寫滿大地,奮力譜寫中國人心中的稻花豐年.她就是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李媛.近日,她榮獲2021"強 ...